使用道具 举报
引用第25楼初卫平于2014-05-12 22:32发表的 : 想当年父亲17岁就离家出走,去戈壁滩玉门油田打井,家里只有我和母亲相依为命,妈妈用无私和大爱让我得以成长。至今我永远不能忘记,月亮皎洁时,母亲在农田里教我如何拾棉花;风霜雨季之时,母亲教我如何收拾地里的庄稼,回家后如何点柴做饭,那时候我感觉母亲做这些理所应该,谁让她在母亲呢?可现在想起那悠悠往事却眼泪婆娑。亲爱的母亲,感谢您将儿抚养大,现在该是为儿孝敬您的时候了,可是您整天说:“我现在不好好的吗,身体啥都正常,你在单位团结好同事上好班就是尽孝了,等我走不动了再说吧。”
引用第26楼丹青于2014-05-12 22:58发表的 : 鸿雁老师,说实话,看了你的这个帖子,感觉特别感动。 可以说,鸿雁老师以一位女性独特而细腻的视角,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当今社会,确有部分人并未懂得“百善孝为先”的真正含义,很多人或疲于生计的奔波,或将工作繁忙作为不能常回家看看的借口。于是乎,有人在网上晒出华丽的文字回忆儿时的温馨,有人高声颂扬父母的养育之恩,但在各种煽情的背后,电脑一关即作蒙头大睡状,或呼朋唤友、或对酒当歌要庆祝母亲节,实事上,他们却连一通电话也没舍得给远在家乡的父母双亲打过去。 不管大家是否承认,我们都得面对这个现实,它在不经意间成了部分人言行不一的悖论。蒲老师用一句简短明了的话,问出:“你在网上孝敬母亲,她知道吗?”引发无数网友扪心自问,请你每天在临睡前想想:今天,我孝敬了我的父母了吗?我是怎么孝敬的?问完之后尚能问心无愧者,那么恭喜你,可以心安理得地说晚安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