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娘的嫁妆
上班时,不小心脚脖子被矸石轻轻“吻”了一下。去医院做检查,医生说:“没有伤着筋骨,只是有些淤血红肿。”
遵照医生的嘱咐回家静养。到了晚上,钻心的疼痛阵阵袭来,夜显得格外漫长,就连时钟的滴答声也枯燥得让人难以忍受。迷迷糊糊地刚睡着,却又被院子里噼啪的声音惊醒。转脸看看身旁甜睡的妻子,哦!可能是家里的煤气罐没气了,习惯早起的娘在劈木柴做饭。
吃早饭的时候,妻子端了一盆水放到我面前:“趁热快洗,这是娘用樟木给你熬的药,说是祖辈留下的偏方,洗了伤好得快。”
盆里的水暗红色,飘出奇异的香味。慢慢把脚伸进盆里,水烫烫的,脚痒痒的,心暖暖的……
用偏方熬制的药果见奇效,几天后,我竟可以试探着下床走动。去娘的屋里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被褥和衣服整齐地折叠在床头上。我突然想了起来——娘的衣柜哪去了?
娘不在家,去问妻子。妻子反问道:“你说娘的衣柜哪去了?还不是怪你。那天早上娘把衣柜砸了,给你熬了药。”
“什么?熬了药?”我惊呆了。那衣柜可是娘仅剩的一件嫁妆,是娘心中的宝贝啊!
爹和娘结婚时,正是上世纪60年代初物资匮乏的时代。那时女人出嫁讲究四大件嫁妆: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个衣柜。娘也不例外,只不过让娘引以为荣的却是其中的衣柜。
衣柜是外公特意从曲阜请来木匠制作的,取材选用能防虫蛀的樟木。柜子周边镏金走线,八个银制的护角锃光瓦亮,中间配一把圆形古式铜锁,柜面上描绘着麒麟送子的吉祥图案。造型精致的衣柜在当时曾吸引了半个村子的人前来观看。
我8岁那年冬天,家里不幸发生一场火灾,物品大多在火中化为灰烬,衣柜是当时唯一一件抢救出来的家具,也是娘现存的最后一件嫁妆。
爹去世的早,家里生活拮据。有一天街上来了个收古董的,娘忍痛拿出陪嫁的一副玉镯变卖。收古董的手里拿着玉镯,眼却盯住了放在炕头上的衣柜。他围着衣柜左摸摸、右瞧瞧,然后掏出3张“大团结”,要买走衣柜。在当时30元钱可是个不小的数目,顶的上家里半年的收入。可娘说给多少钱也不卖,只把古董商急得团团转,叹息着走了。
几十年的岁月中,娘里里外外操持着家务和繁重的农活,再苦再累也从不忘记将衣柜擦抹得一尘不染,从不忘记将衣物折叠得整整齐齐地放进柜子里。生活的重担压弯了娘的腰,岁月的风霜染白了娘的发,饱含着沧桑的皱纹爬满了娘的脸庞……儿行千里母担忧,自从我离家从事煤矿工作后,娘的心里又多了一份无尽的牵挂……
脚伤好了以后,我和妻子决定为娘买一个新衣柜。
家具店里的各种新式家具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但遗憾的是,因为时代不同,即使我跑遍镇上所有的家具店也没有买到那种古朴精美的卧式衣柜。
世上任何一件稀世珍宝,都永远不能替代父母心中对子女的那种呵护和疼爱!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唐口煤业 刘寅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