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31|回复: 35

2014年助残日:弘扬自强精神,播撒关爱阳光

发表于 2014-5-16 12:54: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40107112513939.jpg

    2014518是第二十四次全国助残日。在企业中也会经常看到身体有残疾的工友,记得有一年我与单位的职工去一个双目失明的工友家“学雷锋、做好事”,其实就是帮他们收拾屋子,擦擦玻璃,这名职工找了一个同样是双目失明的妻子,他悄悄地把他们班长拉到一边,神秘兮兮地说着什么?说着说着还脸红了,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他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之所以写这段是想告诉大家,每一个残疾的家庭其实都有一个自强不息的故事,他们也在寻求自己的幸福,而我们能做什么呢?或许一句温暖的话,或许一个激励的故事,或许伸出我们的双手,都可以给他们一个美好的希望,所以在2014年助残日到来之际,我们中企互动平台的会员们也都行动起来,多给残疾职工一些关注,在企业中倡导友爱、互助、融合、共享的理念,形成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
        一、活动主题
     弘扬自强精神,播撒关爱阳光
        二、活动背景
        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涉及2.8亿亲属。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中国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实现人生和事业的梦想,过上了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全面增进残疾人福祉,充分维护残疾人权利,增强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高残疾人发展能力、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团结带领、支持帮助广大残疾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才能让中国梦更加美丽。
        三、活动内容及奖励。
    1.对残疾职工送上真挚的祝福,每位参与者都将给与鼎币奖励。
    2.可以讲述一段你所熟悉的残疾职工或朋友自强不息的故事,以激励更多的残疾朋友。每位讲述者都将获得鼎币奖励。同时优秀的残疾职工励志故事可以推荐上《班组天地》杂志。
    3.可以提供一些如何帮助残疾职工或朋友提高幸福指数的小窍门,凡提供者都将获得鼎币奖励。
       四、时间安排:2014516日至2014525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6 13:40:52 | 查看全部
支持李老师《弘扬自强精神,播撒关爱阳光》的这一活动,我查找一下资料(单位有),然后上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6 16:09:36 | 查看全部
单位门口的修车人
    单位门口有一位修车师傅,因为先天残疾,腿脚不利索,可能为了生计,学了这门修车技术,我们单位谁的车子坏了都会找他。
    由于长期风吹日晒,这位师傅的脸晒得黑黑的,像粘了一块铁皮。但他为人和善,心肠很好,我们单位的人找他修车,只要不是大毛病,他都坚持不收钱。我们心里过意不去,总是会坚持给。一个坚持不要,一个坚持给,这样的争执片段,几乎每天都会上演。他说:能够让我在这个黄金地段修车,我就已经很知足了!同时会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不会亏本的,我已经赚了不少钱啦!说完就会爽朗地笑。
    有许多人都喜欢聚在他这里聊天,不忙时,他就会坐在凳子上胡吹海侃,很快乐的样子。遇到我们单位的人进进出出,他总会大声打招呼。我们都感慨:他真是一位想得开的人。
    但是有一次,我们无意间看到了他的内心世界。那是一个雪天,风不大,不算太冷。看到雪不大,他又来了。像是在家喝了点小酒,微醺的样子。停电动车的时候,不知怎么滑了一下,车没歪,他倒在了地上,爬了一下,又摔倒了。有路过的人看到了,急忙要去扶他。不知是酒劲上来了,还是心里不舒服,他用力摆着手,不让我们去扶,他自己却也不再努力,躺在雪地里不起来,手捂着脸呜咽,嘴里嘟嘟囔囔,好像是在抱怨和发泄心中的痛。那一刻,我们都静默在那里,心里很酸。先天残疾,这种痛苦也许与生俱来,在内心深处根深蒂固吧。
    但是,他又是坚强的。他在我们单位门口多年,像这样的发泄,我们只见过仅此一次。更多的时候,我们见到的是他灿烂的笑脸和爽朗的笑声。靠微薄的收入,他维持着家,还奉养着家里的老娘。偶尔天气晴好的时候,白发苍苍的老娘也会跟着一起来修车摊帮忙,他们有说有笑,那情景,跟正常人家没什么两样。
    我们都很敬重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6 21:47:21 | 查看全部
                          盲人家庭的幸福生活
     今天看到这个活动,心里有些酸酸的,因为我的身边就有一位残疾人,可是他的家庭经营的很幸福。
    我的同事小刘,在她怀孕3个月的时候,她的丈夫因工作中,浓盐酸喷入眼中,造成双眼失明。这对于一个女人,一个本来父母就不怎么同意他们婚事的女人,真是雪上加霜,痛苦不已。面对现实,小刘没有嫌弃,没有听从别人的挑拨离他而去。而是把更多地关爱给了丈夫。用更多地母爱呵护、期待孩子的出生。
    孩子出生了,爸爸没有见过自己的骨肉,如今孩子12岁了,他经常就是摸着孩子,感受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为了给妻子减轻负担,照顾一下妻子,他每天自己摸着擦地板,做饭。有好多次炒菜时,手不小心烫在了锅上,手上立即起了几个大泡。为这,妻子心痛的不得了,每次责怪他不让他干活,可是丈夫一直很愧疚,总想凭着自己的微薄能力和妻子共同撑起这个家。虽然身边有不少人关照他们,但那毕竟是短暂的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丈夫现在很麻利的做饭、洗衣等。为了给家里带来欢乐,他学会了吹萨克斯、笛子等,还学会了电脑,妻子上班了,他用盲人用的电脑配件和网友们聊天,然后把听到的新鲜事分享给妻子和儿子。
    儿子也很懂事,每次放学回家,吃完晚饭后,就拉着爸爸下楼逛一圈,给爸爸当眼睛、当拐杖……他也很羡慕别人的爸爸是那样的健全,但他一直说,我也有别人家可能没有的幸福,比如我天天能听到免费的萨克斯乐器和笛子。
    妻子很能干,也从不给车间找太多麻烦,她总说:知足常乐,我拥有一个健康帅气的儿子和痛爱我的老公足矣。而且还有单位和身边这么多同事的关怀,我真的很幸福。
    如今,双方的父母也都相互照顾他们一家,小刘的泪水不再那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6 23:15:37 | 查看全部
每一个残疾的家庭其实都有一个自强不息的故事,他们也在寻求自己的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6 23:22:54 | 查看全部
这个活动很巴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6 23:23:3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6 23:30:08 | 查看全部
姚远:折了翼也要飞翔
                                  马兵

        青春渴望飞翔。和同龄人相比,湖北荆门供电公司调通中心通信自动化班的信息管理专责姚远,其人生之路因先天性残缺而不同寻常。34年里,上苍给了他生活的艰辛和磨难,也给了他命运的勇敢和坚强,更给了他工作学习源源不断的动力。

        勇闯命运三道关

  1980年,小姚远出生于荆门市一个普通的电力职工家庭,父亲姚华贵在城郊一所变电站工作,经常没日没夜地加班,小姚远的出生为这个忙碌的家庭带来了无穷快乐。但打击却接踵而来,小姚远在多家医院被确诊为“先天性脊柱侧弯”。为此,姚华贵和妻子多次带他外出寻医问药。12年里,他们带着小姚远赴北京、上海等地,先后做过4次大的矫正手术,其中2次进行了“全麻”———第一道艰辛的“手术关”,小姚远顽强地闯过了!
  由于治疗耽搁了学习时间,姚远在求学中更是付出了常人无法想像的努力。从荆门财校中专毕业后,他又走进了荆门大学成人大专函授班———第二道艰辛的“学习关”,姚远再次顽强闯过!
  生理上的残疾,让姚远心理备感压抑,变得不爱与他人交流。但在父母真诚的开导下,笑容又回到了姚远的脸上,他带着自信的笑容和身边的人打着招呼——第三道“心理关”,姚远也一笑而过!

         还原生命本色

  “生命是绚丽的,我要还原它本来的色彩!”在姚远的工作笔记中,笔者不经意地看到了这句话。是啊!一个身有残疾的人更能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14年的工作经历中,除了身体条件所限,不能同科室的其他男同胞们到生产一线从事重体力活外,文件排版编印、通信运行、打设备铭牌、电脑检修、网络维护,他都积极努力干了个遍。也正是他这种放到哪都能“顶事”的劲儿,但凡认识他的人都会说他“不简单”、“吃得苦”。他的一言一行也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同事们,个个在工作中不甘落后。
  提到姚远工作中的吃苦劲儿,调通中心的党支部书记王清民说起了这样一件事:2010年正值调通中心创全省标准地调之际,姚远开始从事信息维护与管理工作,随着办公自动化的需要,中心决定创建单位主页。没有先例可循,他硬是啃方便面加饼干连续在办公室工作了四天三夜,把单位主页做出来了。当湖北省电力公司的领导前来检查,看到眼前这个在全省地市级电力公司二级单位中也是首开“先河”的单位主页,竟出自这个不足一米六、且先天残疾的小伙子之手,连连表示不可思议,并为其身残志坚而感动。
  在荆门调通中心工作的14年里,姚远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电算会计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成长为通信自动化骨干人才。去年经公司选送培训,他同许多本科生、研究生一起,参加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中心组织举办的网络安全防护培训班,全方位地掌握了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成为了荆门市注册信息安全工程师第一人。

        给予他人热量

  姚远的手机多年来一直是24小时开机。工作时间外拨打他手机的多是同事和小区附近的居民,无论什么时候,电话一响,姚远立即上门帮忙解决电脑或网络故障,父母常常为儿子的身体担忧,可姚远总以无声的微笑表示他“能行”。今年4月,调通中心开展了“爱心洒满人间”的无偿献血活动,考虑到姚远身体不好,同事们出发前并没有通知他。姚远得知后,一直追到采血车上,挽袖献出400毫升血。他要让人们感受到他的热量。
  提及今后的打算,姚远深情地说,如果我的命运里注定只有一只完好的翅膀,我也要勇敢地去飞!有一种鸟,天生是要冲破笼子的,因为它有一颗高飞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7 00:27:26 | 查看全部
助残 助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7 06:36:05 | 查看全部
菊残犹有傲霜枝
——盲人张建岗自强自立之路
     今年47岁的张建岗是安钢退休职工,盲人按摩师。他从因公致残、迷惘绝望到鼓起勇气、苦学按摩、服务社会,走出了一条曲折的自强自立之路。
意外致残
     张建岗1981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安钢李珍铁矿、中型厂和制氧厂等单位上班。那时的张建岗朝气蓬勃,生活之路充满阳光。然而,1983年的一次意外事故完全改变了他的生活。这一天,张建岗同往常一样来到中型厂工地,利用钢丝绳吊装产品,不料,手指粗的钢丝绳甩了起来,弹到了他的眼睛,引起眼底出血。揪心的疼痛只是恶梦的开始。事故发生后,经医院确诊为视神经萎缩,虽多方求治也未能阻止视力逐年下降。1990年,28岁的张建岗双眼完全失明,身心俱陷入黑暗。1997年,妻子与其离婚,使痛苦的他雪上加霜。1998年,张建岗提前退休,每月只有200元退休工资。原本美好的生活在几年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面对一次次沉重打击,张建岗一度——
迷惘绝望
     一连串事情的发生,令一向坚强的张建岗感到了孤独、无奈,甚至迷惘、绝望……他每天将自己关在屋里,什么也干不了,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眼前一片漆黑,心情沉到了谷底。他也曾想到结束自己的生命,解脱眼前的痛苦。那一次,他关好门窗,打开了煤气阀,安静地躺在床上……幸好被邻居发现,他与死神擦肩而过。就在他极度困惑时,他的同学、朋友和市、区两级残联的同志一个个来到他的身边,每天轮留陪他说话,帮他买菜,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在朋友们的帮助和鼓励下,他不再就此消沉,而是鼓起勇气,尽力适应眼盲后的生活。在不懈努力下,张建岗学会了上下楼、做饭、洗衣服,烧开水……很快,他的生活可以自理了。他说,是朋友们给我带来了光明,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要自食其力!他毅然选择了学习按摩走自强自立之路。2002年,张建岗来到郑州阳光职业学校——
苦学按摩
    学习推拿按摩是一份苦差事。初学按摩时张建岗已过不惑之年,是班里年纪最大的学员,记忆力比不上年轻人,他就将别人休闲的时间都用在听录音带上,反复地听,反复琢磨,几近痴迷的地步,经常在梦里念叨着穴位名称,手指在床板上不停地按压;为了找准穴位,他每天在自己身上练习,将自己掐得青一块紫一块。当时一个班五六十个学员,全盲的只有五六人,张建岗就是其中之一。身体条件不如别人,注定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他每天都比别人多练两个小时推拿手法,长时间的基本功练习,使双手拇指骨骼变形,并长出厚厚的茧子。为加强力量锻炼,他还每天坚持做俯卧撑,用三根手指支撑一口气做30多个,多次崴了手腕、弄伤胳膊,还磕掉了门牙。就这样,凭着超人的毅力,他学完了《中医理论》、《针灸学》、《推拿学》、《人体解剖学》等盲人书籍,掌握了按摩、烤电、针刺、拔罐、牵引等全套技能,同时获得了按摩师资格和中专毕业证书。其后,他还多次到私人按摩诊所和洛阳正骨学校等地学习交流,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有了长足的进步。学成后,张建岗家庭按摩诊所于2005年开业了,他要——
回报社会
     张建岗说:“在我最孤独的时候,是朋友们给我带来了‘光明’,现在,我要将光明放大给别人。”为了更好地服务病人,他省吃俭用购买了人体骨骼架、穴位图,购置了按摩床、牵引床、针炙拔罐器材等医疗器械,开始了推拿按摩生活。身为残疾人,张建岗深知疾病给人带来的痛苦,他尽其所学,倾力为患者服务,对残疾人或经济困难的病人,免费治疗,分文不收。安钢四生活区王浩珍是低保户,患上腰间盘突出症后,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了巨大压力,张建岗一边免费为其治疗,一边与其谈心,消除她思想上的顾虑,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完全康复。张建岗处处与病人方便,以帮人助人为乐,曾多次参加社区便民义诊活动。2006年,四区一号楼张大爷的老伴患脑梗塞后遗症,行动不便,张建岗自己克服重重困难,每天让家人陪同,登门为其治疗,连续治疗一个月后,病情明显好转。张建岗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受到患者一致好评,诊室内挂满了患者赠送的锦旗和书画,安阳县的患者和市区的患者也纷纷慕名而来。在为患者服务的同时,张建岗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的生活随之——
苦尽甘来
     眼前多少难心事,能胜困难谓之强。张建岗凭着一颗坚强的心,走出了一条自强自立之路。如今的张建岗经济收入丰厚,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不但减轻了家庭负担,而且为社会减轻了负担。他的事迹先后被《今日安报》、《夕阳红》、《安钢报》和安阳电视台、安阳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报道,他也获得了2007年度安阳市十佳文明市民(自强自立)荣誉称号,2008年担任了安阳市殷都区盲人协会主席。面对这些荣誉,张建岗淡然视之。他平静地说:助人一臂之力,也许会改变他的一生。我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各位朋友的帮助,而我也将一如既往地帮患助弱,帮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和困难的信心,为他们解除或减轻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