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72|回复: 4

[随笔] 【原创首发】落英缤纷掌第三式--白鹤亮翅

发表于 2014-5-17 11:38: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table]
【原创首发】落英缤纷掌第三式
白鹤亮翅
[table=100%,#ffffd9]我媳妇是个很感性的人,特么容易激动,容易被感动。那天咱和她一起逛街,看见一对残疾夫妻沿街卖唱乞讨,她幽幽地看着我:“捐点儿吧?不容易啊。”我对着她有些湿润的眼神儿说:“捐吧。难说咱俩也有落魄的时候。”于是她捐了。

媳妇感性也爱好文字的。我就找了《夫妻树》让她仔细读一遍,然后告诉我她的感受,评价评价。她看了,很平静,以致于我没能从她那我再熟悉不过的脸上找到一丝涟漪。只在我一再追问之下,才说:故事不错,但手法抓不住读者的心,平铺直叙,缺少文学艺术性。

夫妻树,很浪漫,很让人充满想象的故事。只是,再读一遍《夫妻树》,实话说,我不能从文字里面找到那对夫妻和一棵树之间的必然联系,找不到关联性的故事或者情节。诚然,文学的创作是可以借物抒情或者描写的,但私下以为,对那对夫妻感人的故事,是可以站在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位置去做一些加工的。让一个凄婉执着且不失精神内核的故事更具吸引力和流传性。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设置通篇结构呢?

首先,在以“我”为讲述对象的前提下,描述一下特定的年代,特定的背景,特定的环境里,总有一棵生活工作里熟悉的树,而这棵树的姿态让人遐想;自身沧桑的经历里面总是让人勾起对一些人和事的回忆。这里面,对树的描写是不能忽略的。

然后,在艺术的笔触里,用蒙太奇的镜头切换时空,转换到另外一个人的转述,由旁人细节性的转述勾引起自己当初邂逅那对夫妻的往事。让文章具有跌宕起伏性,看下去的念头。当然在这里面,是需要细节性描述旁人转述那对夫妻的一些细节的。

文章的升华取决于凤尾,而不是呐喊或者口号。听完讲述以及再次遇见之后发生了让人无法言喻的悲伤。这个时候,完全可以重新把目光,把笔尖对准那棵树,这既是一种文章架构上的呼应,也是一种有效的寄托。

那对夫妻是为森林而来,为森林付出了生命。当作者去回忆那些的时候,除了尊重事实,其实是可以把那颗树设置到夫妻工作情节中,让那棵树也历经虫劫,却苍松不老的。

文学,不只是简单地讲述,简单的感慨或者呐喊。

题外:想起当初有人给我们出的一道题目
白雪茫茫的沙滩上,一只白鹤站在雪地里。问,你看到了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7 11:49:46 | 查看全部
也看过一些文学评论,独立成篇,引人思考,读来令人热血沸腾。但看过这个评论,我的脸上也没找出涟漪来,可能还是比较肤浅吧,我!生活的厚积到创作的薄发与浅尝辄止的抒发可能属于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创作阶段,感谢您精彩的文字呈现,期待您按照自己的思路创作出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夫妻树》,以飨读者。

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8 15:30:27 | 查看全部
一篇文,作者总有自己的立意和角度,用什么样的手法来表述,然后希望读者指出不足,谢谢落英老师的点评。同时,我们期待白鹤亮一下翅,让大家一睹风采。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19:06:11 | 查看全部

回 1楼(胡云峰) 的帖子

文字,有读就有评。感觉这是不让人评的节奏了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19:06:44 | 查看全部

回 2楼(沐沐) 的帖子

哈哈,斑竹们步调一致。这是为嘛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