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登高的温石

端午节,大家快来赛龙舟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4:03:47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68楼钗头凤于2014-05-22 23:24发表的  :
 全国各地都会在端午吃粽子。嘉庆的大肉粽个头大、油腻,上海粽子喜欢包喇叭形状,而江西人包粽子一般个头小巧、清爽,成均匀的立方三角体。“‘老南昌’有不少包粽子高手,带着孩子向参加包粽子比赛,不仅灵巧双手,更传承江西民间传统技艺。”梅联华说。
非常感谢莉莉的大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4:04:11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69楼钗头凤于2014-05-22 23:27发表的  :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源于纪念屈原.
非常感谢莉莉的大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4:05:07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70楼钗头凤于2014-05-22 23:27发表的  :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4:05:26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71楼钗头凤于2014-05-22 23:28发表的  :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非常感谢莉莉的大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4:06:05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72楼钗头凤于2014-05-22 23:29发表的  :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非常感谢莉莉的大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4:06:24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73楼钗头凤于2014-05-22 23:29发表的  :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非常感谢莉莉的大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4:06:43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74楼钗头凤于2014-05-22 23:30发表的  :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非常感谢莉莉的大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4:07:13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75楼钗头凤于2014-05-22 23:30发表的  :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恭喜莉莉踩中幸运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4:07:39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76楼钗头凤于2014-05-22 23:31发表的  :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非常感谢莉莉的大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4:09:04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77楼钗头凤于2014-05-22 23:31发表的  :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佩戴香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