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保险绳
•李晓波
王灿已魂归天堂5年了。在宝川煤矿,他曾是首屈一指的采煤能手,劳动模范。16岁参加工作,他把青春、汗水乃至生命都奉献给了矿山,按道理,他应该是升入天堂了吧,但想到他的离去,想到他血肉模糊的遗体,我却从心里一阵阵发冷。每每想起他的时候,心中禁不住一阵酸楚:灿哥,你还年轻啊,下楼眼捅煤,再紧急的情形也不能成为不系保险绳作业的借口呀!
王灿是个攉煤工,曾在采掘工作面摸爬滚打多年,他相貌堂堂、膀大腰粗、见多识广、工作经验丰富,采煤工作面打眼、放炮、攉煤、架料,什么活都难不倒他,是个闻名宝川矿区的“全能”老把式,曾连续多年被评为宝川矿务局劳动模范。更难得他是一个热心肠, 带徒弟时总是不遗余力,倾囊相授,二十年下来,他的徒弟已经遍布宝川煤矿各个连队,有的已经当上了队长、书记或部门负责人。王灿心眼好,人缘自然也好,工间休息时,发现皮带跑偏,不用你说,他一定上前帮把手;发现有支柱打在浮煤矸上,他一定会抢着来帮你重新支护;发现漏顶漏矸,他一定会抢先动手进行背帮背顶处理;发现顶上有危岩、悬矸,他一定会前来敲帮问顶,直到隐患处理完毕才准许你作业;你在岗位操作上遇到什么困难,他一准帮你动脑筋、想办法。王灿每天在现场奔走,对采煤工序了如指掌,对每一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心知肚明,闭着眼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工友们亲昵地称他为年轻的“老师傅”,说有他在,岗位安全就如拴了一条看不见的保险绳。
似乎为了印证工友们的话,二十年来,王灿一直在宝川煤矿采煤一线工作,连刮伤都没有一个,凡在他身边的工友也没有一人受过工伤。因他技能过硬,加之为人古道热肠,大家都很尊重他,在宝川煤矿,从矿长到普通职工,大家纷纷都尊他一声“灿哥”。
出事那天,工友们出井洗澡没见到王灿,吃饭没见到王灿,矿灯房也迟迟没见到王灿交矿灯,大家慌了神,赶紧到井下工作面分头寻找。后来和他一起攉煤的工友陡然想起,临下班时王灿说他要到楼眼处看看,今天的煤炭水分太重,他怕楼眼堵起来了。大家赶到楼眼处一看,楼眼已经堵满了,现场救援指挥、宝川煤矿矿长郑云立即命令放煤,足足放了50车煤,当看到王灿时,他没系保险绳的身体已经血肉模糊,口腔里、鼻子里、耳朵眼里塞满了煤屑。
“你说这个王灿,你看他平时讲安全头头是道,今天捅楼眼怎么就忘记了规程规定必须是两人或者两人以上人员随同工作,且必须要系保险绳呢。安全工作,不管你是多么能干的人,都来不得半点侥幸呀。”看着王灿的遗体,郑云痛心疾首地说。
(作者单位:川煤集团广能公司李子垭南煤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