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职场中打拼多年 有本事有业绩是真把式
提到“油子”,大多数人都会给这样的人冠以“不老实”“耍滑头”等贬义词,觉得这样的人自由散漫,溜须拍马,非常不可靠。但如今的社会,凡事与绩效、能力、经济挂勾。所以,现在的“职场油子”都是在职场中打拼多年,有本事、有业绩,处事圆通的一群人。
案例:是“油子”但并不“耍滑”
李洋在一家私企做会计,切当地说,他是身兼三家公司的会计。对此,李洋有自己的想法。“我有固定工作,也有兼职,有钱有闲的生活我喜欢,所以也没有啥追求。我只是不想升职,只想做好我的本职工作。”
李洋说,会计对于公司来讲是个举足轻重的位置,公司即使更换领导也不会轻易更换管帐人员,所以工作相对稳定,工作时刻相对自由。“我做了10年的会计,工作看似轻松,但是我所做的工作,别人很难接手。正由于如此,领导对我管得比较松。”
“可以说,会计这一行,我干‘油’了,但我并不‘耍滑’,只是缺少追求而已。”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李洋觉得,不想做领导的职工也是好职工。李洋认为,只要自己遵守职业道德,工作认真负责,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他从来不想,也不愿意承当这份责任。
HR讲堂:职场“油子”是“真把式”而非“嘴把式”
“客观地讲,说他们是‘油子’,不如说他们是‘游’刃有余、进退自‘由’、‘悠’然自得之人。”仇思颖说,李洋是对本职工作全部把握、烂熟于心、游刃有余,他们在职场中举重若轻、履历丰富、能力卓越。这些能力、履历决定了他们本身具备取舍的主动权和抉择权。
只要同时具备很强的阅历、能力的优势,油滑的处事风格、丰富的实干经历,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油子”,否则就是“滑头”而非“油子”。最主要的是,“油子”具备年龄优势,基本都在35岁以上。仇思颖认为,职场中需要“油子”,由于这些人大多是某一领域或者某一职业的专家级、重量级人物,是被上司赏识的。他们有自己的方针和共同之处,这些人会适度跳槽,并且在面试中成功率极高。
虽然如此,但作为用人单位,仍是忌讳那些眼高手低、说得多做得少的人,因此,仇思颖给职场“油子”提出四点主张。
首先,在适度跳槽的前提下,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位置。
其次,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做事应脚踏实地,放低身段,不要好高骛远。
第三,术业有专攻,一定要做到某个领域的专家型人才,这样才会有过人之处。
或者成为某个职业的名人,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最终,一旦选择新的岗位,就要尽量做到完善。很好地完结新工作所赋予的职业方针,与新的职业水平相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