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46|回复: 1

希望与生命同在

发表于 2014-5-26 15:25: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刚刚看到《生命不息》这本书的简介时,我一直觉得这会是一本科幻书,比如穿越时间隧道什么的,或者干脆就像中国的影视剧那样,主人公可以借助某一个天象或者事件穿越。但真正看了书后才发觉,这本书和穿越什么的根本就不沾边,倒是充满了哲学意味。一条蛇衔着自己的尾巴,“它象征着宇宙的无限循环。线性时间只是一种构想,实际上万物流转,没有过去未来,只有现在。”类似这种充满哲理的话,书中有很多,主人公厄苏拉还是一位对诗歌和文学很感兴趣,且记忆力超强的人,很多书中的名言信手拈来,且和书中的场景紧密切合,让人仿佛忘记了还有重生这回事,倒是觉得充满浓浓的文学意味。

书名之所以叫《生命不息》,是因为主人公厄苏拉一次次死亡,却又一次次存活下来,重新来过。她出生时脐带绕颈,窒息而死;婴儿时,被家里养的猫憋死;四岁的时候在海边被潮水吞没;五岁的时候为了捡玩具摔下来,等等。但下一个场景,她依然活着。这种反反复复的生生死死,没有恐怖的死前描写,作者用一种奇特的叙述方式写出了她的死亡和重生。前一章她死了,后一章在相同的地方就有相应的救护方式产生,她依然活在这个世上。

比如,她出生的1910那一年就反复在书中出现了好多次,但你看的时候不会觉得重复,因为每次都会有新的细节补充和新的悬念产生,而不同人物的命运也随着厄苏拉的死亡和重生不断发生变化。你必须在每章开始前注意上面的时间,然后回忆这是她第几次死亡与重生。每次她的身份都会有所不同,经历也不同,不变的是她和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生命无限轮回,人生历程丰富多彩,作者借用厄苏拉的经历,借助一个“即视感”的名词,再现了那个时代英国资产阶级的生活和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场景。狐狸角的温馨和宁静与大战中的恐慌、艰难、惊惧以及生命的脆弱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借厄苏拉的父亲之口说“爸爸说他更希望我们做活着的缩头乌龟,也不愿意我们被称为牺牲的英雄”。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有什么比和平的生活更有意义呢?对于他们来说,家人的平安和健康才是最实在的幸福。厄苏拉因为重生的关系,有时是战争的受害者,有时是战争时期的救援者,可是无论何种身份,精神和肉体的痛苦都让人痛不欲生,这种战争的痛苦也清楚地传达给了读者。

而对于主人公厄苏拉而言,不管是十六岁的生日初吻,还是痛苦的堕胎,抑或残忍的家暴,失败的婚姻,残酷的战争,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能摧毁她生的意志和对未来生活的希望。精神和肉体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但时间可以治愈一切,把握现在,走出困境,是她面对厄运的唯一办法。

时间真的像一个周而复始的圆,整本小说也像一个圆。从厄苏拉击毙元首开始到刺杀结束,1910年的场景再次出现,前后呼应,浑然一体。虽然不管怎么变化,到最后,厄苏拉都是独身一人,没有子嗣。生命还要继续吗?完美的生命真的存在吗?你要把握你现有的生命让它更趋向完美呢?

这一个个问题似乎在拷问着每一个读书的人。那么,让我们用希望支撑自己走下去吧!

希望与生命同在!(《生命不息》书评/我爱读书)
75B502833B5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0 05:54:34 | 查看全部
感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