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15|回复: 0

[已见刊稿件] 五精安全管理”创造“万钩无事故”安全业绩

发表于 2014-5-27 21:21: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安全·自主保安】

“五精安全管理”创造“万钩无事故”安全业绩
■杨进聪

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核设备公司)起重班隶属于生产部动力室,主要负责生产厂区及核电安装现场的吊装作业,所吊装产品小到几百公斤大到上百吨,使用的起重吊装设备90余台,班组成员平均年龄只有32岁,这支年轻的队伍有16人,其中起重指挥人员6人,行车司机10人。
核电起重作业要求较为严格,核电设备产品一般较为庞大且形状不规则,在吊装作业过程中有一定的危险性,若操作不当,不慎将核电设备损坏,不仅给公司带来了损失,核电站安装进度受到影响,甚至影响核电站的寿命,核电站一个堆的正常运行年限是60年,核电设备的损坏不但将减少核电站正常运行时间而且有可能造成核泄漏,带来的危险无法估量。所以不管产品的大小,吊装作业时必须做到“稳”、“准”、“细”。“稳”就是要在吊装时不管是起吊还是下落都要保持平稳,作业人员的心态要沉稳,戒骄戒躁;“准”就是在吊装时放位要准确无误,不能有半点误差;“细”就是在起重作业时要心细,不得马虎,在做好吊装的同时也要做好产品的保护措施,不能对产品有损坏或污染。只要我们对每一项起重作业坚持做到“稳”、“准”、“细”,那么不管是对公司还是将来运行的核电站都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安全保障。
众所周知,起重指挥属于特种作业,安全风险系数高于其他工种,不出事故则已,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可能酿成大祸,所以起重班就要从源头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消除安全隐患。起重班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安全生产业绩,更关注到核电设备的安装进度或安全运行状况,若关键产品在吊装过程中出现问题,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下面,我们将起重班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对安全的理解、认知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五精管理模型”,为起重班的安全管理指引了方向。
“五精管理模型”即:
1.精心设计方案
在每一个产品吊装时都要有章可循,每一个产品吊装前要有技术方案,并对技术方面进行交底。对每一个产品的结构、吊点都要与技术人员梳理清楚,确保产品吊装顺利进行。
2.精减吊装次数
产品制造吊装中,在满足产品制造工艺、不破坏结构形状情况下,做好吊装方案,尽量减少吊装次数,避免重复吊运,提高设备利用率,这样不但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并且提高了工机具的利用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3精细化态度
良好的精神状态,平和、静心、严谨、认真的态度,是起重班安全作业的前提。在产品制造吊装过程中,有些车间为了赶进度,督促起重班吊装人员尽快吊装或翻转,起重班吊装人员为了遵守吊装规则及安全,要拒绝急躁的工作心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不能图一时之快而酿成大错,造成安全事故。
4.精准化确认
吊装作业中,严格执行吊装方案,从人、机、料、法、环等多方面进行严格、精准的确认,确保可能发生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处于受控状态。
5.精益化操作
吊装作业过程中,无论是司机、指挥、协吊等人员,都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实行标准作业流程,精益求精,细心操作,确保作业中无多余的动作、无失误,这是预防起重伤害事故的关键环节。
综上所述,“五精管理模型”是起重标准化作业关键步骤的具体体现,它不仅明确了作业流程和操作步骤,更从员工作业心理方面对作业安全的影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据统计:201371日至20131130日,推行的“五精模型”,实现安全无事故吊装达13650次。真正达到了“万钩无事故”的业绩,使大家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在整个行业得到了更好的运用,让大家形成了一种“我要安全”的作业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