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年,我住的这幢职工集资建房,还是崭新的,但是门窗架却是用旧木料做成的。因此,住进去还不到两年时间,只要天一刮风,那窗户就摇摇欲坠咣当直响!看来,不换是不行了。可是偏偏又找了一个不入流的工匠,在动工前也不仔细研究研究房屋的结构,用蛮劲儿将旧窗户架强行撬了下来之后,举起大锤就朝墙体猛砸!我下班回来的路上老远就听到震天价响!若不是看清了砸的就是我家,还以为是拆迁办的人在耀武扬威呢。
草草将玻璃钢窗户安装好之后,工匠拿着不菲的工钱一走了之。窗户框四周的缝隙,大得能塞进去两个手指头。没办法,只好自己找来水泥填补那些花钱自找的烦恼。
一个夏天的夜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好像听见有麻雀在房间里叽叽喳喳乱叫,可是拉亮电灯找了半天,也没发现麻雀,关掉灯刚躺下,又听见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的声音,而且决非三两只,估计起码是一窝……
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天,我搬了一把凳子坐在阳台上看书,看着看着,忽然听见身后有麻雀的欢叫声,我转过身子一抬头,果然看见两只麻雀,就站在我窗户上方的一个比小孩子拳头还大的墙洞口,我当时心想,嘿,这差劲儿的工匠,倒是给麻雀留下了一处好窝。可是,当我友好地面对它,想说些什么的时候,目光刚与它们一接触,就“嘭”的一声展翅飞走了……
是啊,如今城市高楼林立,却没有鸟儿栖息之所,我曾经代鸟儿感慨地说:“纵有广厦千万座,却无一洞留给我。那么多的空间,却容不得一个燕子窝。自私而又霸道的人类啊!难道你们,非要弄得鸟儿找不到住所……”
于是,我索性卖个顺水人情,把那个墙洞留给它们,还常常将吃剩下的饭菜撒在窗台上。一年一年地过去了,它们就在这墙缝洞中筑巢垒窝,繁衍生息……可是,它们虽然与人比邻,却不敢深交。
以后每次几乎都是这样,我坐在阳台上看书,只要是背对着它们,即便我大声朗读,它们也目中无我,自顾欢欣!而当我用目光随便朝它们望一眼,它们仍然惊恐万状地扑棱棱朝天空飞去,好像稍一迟疑就会被我抓住似的……
我常想起那句名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莫非它们从我匆匆一瞥的瞳孔里,窥视到人心的贪婪和可怕?!记得我爷爷,我父亲也曾跟我说过类似的发现。
看来,并非是它们误解了人类的目光,而是自古以来,人的眼神就对鸟类不怀好意。记得白居易就曾在他的《赠沙鸥》一诗中写道:“老逼教垂白,官科遣着绯。 形骸虽有累,方寸却无机。 遇酒多先醉,逢山爱晚归。沙鸥不知我,犹被隼旟飞。”王维也在他的《积雨辋川庄作》一诗中提及类似的典故:“……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说古时有人家住在海边,与海鸥相近相喜,可当其父要他把海鸥捉回来时,海鸥便再不飞近他了。由此可见,鸟提防人、惧怕人、远离人,并非生来多虑,杞人忧天。
我不知道该用哪种办法、经过多少世纪才能协调和消除鸟与人,或说人与鸟在目光相碰时那种如临大敌的警觉?
记得好几次,一群白鹭或大雁,在辽阔的蓝天自由翱翔,当它们飞过我的头顶时,迅速四散、惊恐万状!其实,我仅仅只是仰首朝他们望了一眼,徒手漫步,不可能对他们构成任何威胁。难道就因为我这好奇而无意识地一望,它们就习惯性地猜度到人类的诡谲,明明暗藏杀机却佯装欣赏。难道这是一群惊弓之鸟,飞越千古,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对人类的警觉……
记得去年初秋的一天,我在山脚下水库边看书时,突然不知从何处飞来一群野鸭,我兴奋不已地偷眼望它们在碧波荡漾的水上嬉戏、畅游,正想站起身,就听到它们嘎嘎地惊叫起来!于是,我赶紧又装作若无其事地坐下来侧过身去,并在心中默默地对它们说:野鸭,野鸭你别惊慌,我只是在此地读书思索写文章,既没带弓箭也没带猎枪,仅带了纸笔和干粮。你在水上追逐你的自由,我在岸边构思我的诗行,咱们相安无事,共同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天堂。
野鸭啊!野鸭,在这荒郊野外,自从有了你的逗留,这片风光再添锦绣,我爱还爱不够呢,哪儿还忍心对你下手,只是但愿你别被那些饕餮之徒发现,因为他们正像猎犬似的在四处乱嗅。
前不久,我和中国爱鸟协会的两位朋友,先后到本埠几个农贸市场看了看,发现市场上有不少被毒死、猎杀、网捕、铁夹子装的野生鸟类,其中有不少还是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人看着都觉得惨不忍睹,鸟看着能不胆战心惊魂飞魄散吗,我们问了买者卖者,似乎并没有人管这事,若是任由这种交易发展下去,真是令人不堪设想。天哪!山林若是没有鸟,风光明媚长不了。鸟是害虫的天敌,鸟是生态之仪表。
其实,人类也是生物链上的其中一环,不可能离了其他的生物而独立生存!人为地扯断任何一环,其结果都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