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悔肠子”的一件小事
文/随其自然
“悔肠子”是一句土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肠子都悔青了”,表示对于做过的某件事情特别后悔。
小时候,家里能够有一台“收音机”都是奢饰品,更谈不上电视和电脑了。没有啥娱乐活动,很喜欢看“结婚的”场面,也算是“凑热闹”吧。特别羡慕“两种人”,一个是“压车的”,另外一个就是“压轿的”。 “压车的”是指女方的小辈,就是现在结婚拿箱包的小孩子,有外快,能收到一些礼钱。在农村,送新娘用马车,“压车的”小孩一般是新娘的侄子。车老板往往会“教唆”小孩子:一定要把箱包抱紧,千万不要人家给你几个小钱就下车,多要钱,看我的眼色。“压车的”小孩子,运气好,会得到10元左右;差一些的,会得到三五块钱。10元,在当时,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那可是一笔“巨款”。很可惜,父亲哥四个,我没有姑姑,“压车”的好事自然轮不到我。
“压轿的”指新郎晚辈,一般是新郎的侄子。二叔结婚,一点印象都没有,可能那时候还很小,也就谈不上“压轿”了;三叔、四叔结婚的时候,我年龄又比较大,也不适合“压轿”。一位堂叔结婚,“压轿”的好事终于轮到我。就是那次“压轿”,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后悔不迭”,真是肠子都悔青了,因为损失了本应该属于我的“一笔巨款”。叔叔结婚的那天早上,大人领着我去接新娘子。新娘子是外村的,可能是前一天也许是当天早上,新娘子就到了村里的一个亲戚家,接新娘子不用出村。结婚那天,我得到了一包饼干,拿到饼干后,抱在怀里,急急忙忙跑回家,生怕别人把饼干给抢了。尝一口,真甜!,那叫个美呀。后悔的事情发生在第二天。第二天,一般是新郎的嫂子,领着新媳妇到婶子、大娘家去“认亲”,“压轿”的小孩也陪伴。新娘子得不到啥“好处”,反倒“压轿”的小孩会得到一点“外快”。大方的人家,主人会给小孩子5毛钱;“吝啬”的主人给小孩2毛钱。“认亲”结束,小孩子一般能挣到三四元钱。
那时候,我比较贪玩,早上起来,就跑到地里去抓蚂蚱,早把认亲的事情忘了。那天领新娘子认亲的大嫂是我母亲,母亲找不到我,只好找了我的一位堂弟顶替。事后,抱怨母亲,为什么不找我,本来属于我的三四元钱,让别人得了好处。
前两年,堂弟来太原。在酒桌上,我谈起了那次“压轿”的事情,“抱怨”堂弟,好处都让你得了。引起酒桌上的人哄堂大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