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对海南岛而言,俄罗斯实在是一个太过遥远的地方。当机舱传来即将到达莫斯科的广播时,10余个小时的飞行疲惫顿时一扫而光。机舱里,有人唱起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中国人都心领神会地一笑。
陌生的城市 熟悉的感觉
一大早,在去往莫斯科国际展览中心的路上,两旁熟悉的建筑让我们陷入了疑惑:这就是那个遥远的莫斯科?如果不是有的建筑物上挂着的俄语标牌,我们甚至会以为这是中国北方的某个大城市。
俄罗斯女导游朱丽娅笑称,当年苏联不仅“输出革命”,也输出了包括建筑在内的各种文化,影响了不少社会主义国家。北京展览馆、上海展览馆都是当年“输出”到中国的典型的斯大林式建筑。
这种混合了哥特、文艺复兴等几种样式的建筑形式被称为“斯大林式”,这种建筑强调高楼的垂直线条,庄严肃穆,宏伟壮观。27层的外交部大厦、26层的希尔顿饭店、莫斯科国立大学主楼等都是这类杰出建筑的代表,其中最杰出的7幢被称为“七姐妹”,现在都成了不错的旅游景观。
红场、克里姆林宫、无名烈士墓
其实,从电视里看过无数次的壮观的红场、克里姆林宫,才是每一个中国游客最向往的地方。
我们是在坐着大巴路过红场许多次之后,才终于踏上红场的。“这就是红场?”一行人不约而同发出了这样的质疑,言语中难免透着失望和怀疑:电视里壮观的阅兵式,就是在这里举行的?眼前的红场面积9万平方米,大约只有天安门广场的五分之一,感觉比电视上呈现的小太多了。
红场地面全部由条石铺成,显得古老而神圣。沿着斜坡向上走,旁边是圣瓦西里大教堂,这座漂亮的“洋葱头”教堂是莫斯科的另一标志。大教堂的任何一面都是正面,教堂中间是一个带有大尖顶的教堂冠,周围分布着8个带有不同色彩和花纹的小圆顶,再配上九个金色洋葱头状的教堂顶,风格独特。正是因为这座教堂实在漂亮,沙皇伊凡大帝残忍地刺瞎了建筑师的双眼,只为了不再出现同样的教堂。
红场的两边,一边是克里姆林宫红墙和列宁墓,一边是俄罗斯最大最豪华的古姆百货店,建筑非常气派。
现在的克里姆林宫,是16世纪末期由意大利军事工程师设计施工的,之后历朝历代再添加各个城塔,教堂,以及其他风格的建筑。宫墙没有采用石材,而是独特的红墙,城墙上各个城塔顶端的红五星,是1935年按照斯大林的命令安装的。
参观克林姆林宫要经过非常严格的安检,行动路线也是受限制的,我们只能在有斑马线的地方逗留。导游指着一栋三层高的普通楼房告诉我们,这就是总统的办公地点。匆匆一瞥,大家也有很大的满足,有人开玩笑说,也许在某扇窗户的帘后普京也正在好奇地打量我们呢。
我们同样慕名来到了红场旁的无名烈士墓,这里是莫斯科的圣地,为纪念卫国战争中殉国的烈士而建。烈士墓与我们想象中的很不一样,由钢盔、战旗和桂枝组成,前面燃烧的五角星是24小时不灭的长明火,站在墓前,一种敬意油然而生。正如无名烈士墓上闻名遐迩的墓志铭:“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万古流芳”。
“地下宫殿”、阿尔巴特大街
唱着苏联歌曲,看着苏联小说成长起来的一代中国人,只有在完成了对心中的那个莫斯科找寻之后,才会进一步想去探究那个更真实、更多彩的莫斯科。
莫斯科人每天搭乘的地铁,当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何况,这早就被誉为“地下宫殿”。从外面看,地铁站就如同普通楼房,经过木质旋转门进入。检票进站后,下行的电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一眼望不到底,电梯几乎要呈90度角下行。紧紧抓住扶手,甚至不敢往下看一眼,1分钟甚至更久一点才到达站点。
站定后才知道,之前的一切努力和担心都是值得的:地铁站居然可以修建得如此豪华、精美,难怪这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最宏伟的地铁站,享有“地下艺术殿堂”的美称!马赛克的拼贴画、柱子和屋顶精美的雕刻装饰、大理石的贴面、甚至灯头上那些精美的装饰,即使再过一百年,也仍然是精美的艺术品。
地铁列车是老式的绿皮车,外表看上去老态龙钟,速度却快得惊人。原本说好坐两个站就走,但到了下一站,发现又是另一种风格的华美和壮观。于是又想着再坐一站,看一看下一站又是怎样的美丽!
阿尔巴特大街是另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小说《阿尔巴特街的女儿们》给了这条艺术街和商业街世界级的知名度,可与伦敦的诺丁山、巴黎的蒙马特尔高地相媲美。
在这条专卖纪念品的街道,除了两边商店里销售的几乎大同小异的俄罗斯套娃、苏军纪念品、漆器等,街道中间一间接一间的油画摊是最独特的风景,这些街头画家甚至可以当场作画当场销售。
俄罗斯国立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世界闻名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几乎俄罗斯所有流派的精美作品,在这里都有陈列,如伊万诺夫的《基督显圣》、费多托夫的《贵族的早餐》、彼罗夫的《三套马车》、克拉姆斯科依的《无名女郎》、列宾的《伊凡杀子》……听导游一幅一幅讲解下来,居然对俄罗斯11世纪到20世纪的历史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更有了要去认真了解这段历史的冲动。
来源:海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