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反应】
“解题神器”让家长忧心
在“解题神器”受到学生追捧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家长和教师的担心,其中最主要是对辅导软件质量的忧心。在采访过程中,很多教师对记者反映,这些“作业神器”软件像是一种变相的课外辅导机构,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唯一的优势就是收费比较低。这类软件不需进行教育资质的审核。对没有门槛任何机构都可以操办的现象,很多教师并不认同。
对待“解题神器”的态度,很多家长坚定地与老师结成了“统一战线”。家长陈女士说,“孩子还小,肯定没有那么好的自控能力,有了这个软件,怎么保证考试中不用这个软件作弊?”家长杨女士认为,“解题神器”就其本身来说,也许一方面会对一部分学生起到帮助作用,但它同时也容易滋长不劳而获的惰性,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对网络和外界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因而从长远来看,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在大多数家长忧心忡忡的情况下,也有家长对这种软件的流行表示理解,北京的李先生认为,如果只是询问难题,自己还是会同意孩子用。
【专家就访】
作业是学习的一把钥匙
尽管有人呼吁,没必要把新生事物当成洪水猛兽,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这种网上教学问答,对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扮演着“家教”的角色。然而,这仅仅是少数派的乐观看法,对于这个“家教”是否合格一直以来众说纷纭。多数人表示,有这样一个学习交流平台本身是好事,但孩子们用起来很难避免滋生懒惰情绪,部分学生还可能对这类软件形成依赖,从而不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机器的奴隶。
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海燕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这种软件的流行让学生缺少了深度思考的训练,以前为了思考一道题我们都绞尽脑汁,虽然辛苦却锻炼自己的深度思维能力。而如今学生往往浅尝辄止,缺乏锲而不舍的精神,长此以往会产生不良影响”。
“作业在学习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是消化信息的有效载体,如同学习的一把钥匙。”北京四中网校副校长刘开朝担心如果这种软件会让学生感受不到做作业过程中思考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