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精明的“袁算盘”
袁山攀,重庆能源集团打通一矿采煤一队生产二班班长,长着一个圆圆的大脑袋,两颗黑色的小眼珠儿转来转去,让人一看就感觉到他很聪明。因为他的名字和“算盘”同音,再加上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算计大半天,所以大家都叫他“袁算盘”。
平时,“袁算盘”在食堂买菜都是一样半份,同事不解,他笑着解释到:我只花半份菜的钱,却可以吃到更多的菜品,一举两得,多划得来呀。大伙都笑他,这样会算计,真不愧是“算盘”。
“袁算盘”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把工作数字化。每天上班,他总要在工作面把材料这里点一点,哪里数一数,直到确信材料数目和工作量相匹配时,他才放心工作。今年3月12日,他和同事下班走了几千米,正准备入罐升井。突然,他大叫一声:糟糕,今天带下井的螺丝帽没用完,放在工作面忘记了拿。说完他就一个人跑回去,等同事出班洗完了澡,他才出井,汗流浃背的说:终于找到螺丝帽带出来交到库房了,虽然只有十颗螺丝帽,但至少也可以给班组节约材料费几十块钱哟。
由于他对材料管理都有严格的数目,所以,别人想借,就非常困难。在不久前连队举行的技能比赛中,另一个参赛班组钳工忘记带足润滑黄油,只好向旁边的“袁算盘”求救,他极不情愿的把黄油借了,当那个钳工同事每在机器上抹一下,他就反复强调:少用一点,少用一点……。终于,他再也忍不住,一把将黄油袋抢过去,气愤的说:你用一次顶我用两次了,不借给你了”。瞧瞧,“袁算盘”够小气了吧?
在今年二月的质量标准化竞赛中,“袁算盘”所在的生产二班获得第一名,分数和其他班组只差距两分。其他班组长不服气,找到队长问原因。队长拿出检查记录本说:你们看看袁山攀班组,材料在工作面不仅堆放整齐,而且帐卡物相符合。你们呢,虽然材料堆放整齐,但是没有标明数量,所以扣了分。那些班组长终于明白了:好一个袁山攀,算计来算计去,还真算计出一个第一名来啊!
作者:刘小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