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池州,无疑是个盛满诗意的江南小城,这次得缘前往,近距离拥抱,让我真切感受到它的魅力与美丽。一路上,车子飞速地闪过峰峦叠翠的群山,绿茵覆盖的大地。我的心惬意地向前奔跑,古风新雨交织在脑海,唐诗宋词跳跃在眼前。池州---千年天下第一的诗地,人杰地灵,魅力四射。 |
九华天池
美丽的天池,那一方清泉宛如一块巨大的碧玉深情的嵌在群山怀抱之中。如果把那高耸的山峰比作母亲挺拔的乳房,那一池的美玉就是母亲甘甜的乳汁,让我在它的怀里尽情地吮吸,沉醉。
我们走在天池的路上,虽是初夏,天气有些闷热,但阵阵清风送来了丝丝凉意。环视,群山巍峨,古树参天,竹韵袅袅。导游小姐娓娓道来,大家一边倾听,一边拍照。我时不时就掉队,更喜欢一人在这平平仄仄的石径上享受着宁静。越往里走,翠色越浓,空气更清新。我正在遐想,忽然导游小姐手一指,“看,龙池!”站在一个小平台上俯瞰,一池绿水依偎在静静的山谷里,连绵的山峰,蓝天白云清澈地倒影在水中,仔细看就像是一块翡翠的美玉。导游接着说:“那山是不是像一条龙”?我抬眼看,只见峰峰相连,起起伏伏,蜿蜒生动,龙头昂起,龙尾伸展。它欲腾飞,它的神韵给那一池的碧玉增添了蓬勃的生机。
在一片惊叹声中,我们来到了一个洞口。在一座不大的山峰脚下横穿着一个洞,洞口较宽,里面很窄,一股清泉从洞里往外涌,大家惊叹,恍若进入桃花源了。我蹲下来极目向洞里窥视,只见长长的水面上闪动着点点亮光,清澈的溪水从山的那边流过来的,细细的水波声在向人们倾述着它的悠然和快乐。我的心也荡起微波,一漾一漾,掬起一捧清水,顿觉一股凉意抵达我的心里,惬意舒爽。很快,我们进入了一个奇特的洞群,那山路全是一个个无比精致的石洞连起来的,洞外是绿树苍劲,古藤缠绕,青苔馥郁。洞里凉风飕飕,幽暗深深。那些洞,有大有小,有圆有方,或高或矮。突出的棱角清楚地告诉我们,要用得心来方可无恙。大家在里面猫着腰钻来钻去,就像是在走迷宫。在与它一次次周旋的回合中,我小小的愿望超越它,正在爬上绿色的枝头。最后拐个弯来,迎着一缕阳光,我们出得洞来,大家攀在石径上,有的亮起了嗓子,大喊,可我还陶醉在静谧的意境中,宁愿失语。
走在“红旗渠”的诗意里,曾经劳动的号子喊亮了天池的山山水水。今天我的一缕情思被你旷世的惊涛淹没。“步步高,”是山路的高,是意向的高。但每向上一步,就离天池更近一步,心就会抵达蓝天。
诗仙曾被庐山瀑布所倾倒,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绝句。今天,我被眼前的"天池瀑"而折服。来到天池瀑前,抬头看,一道瀑布初出处其声如乐,其形似白龙腾空。一缕淡淡的雾气萦绕期间,往下便转化成玉柱,没伸多远又撞击在一层凸出的岩层上。被击碎的“玉柱”又变成无数大大小小的银珠碎玉飞溅开来。从上端斜射下来的阳光给这些飞珠溅玉涂上缤纷的色彩,绘出一道道彩虹。我陶醉在慑人心魄的意境里,不知觉间被“小雨点”飞湿了眼眸,温润了心怀。大家纷纷拍照留影。天池瀑,九华天池的脊梁,即使从万丈悬崖跌下,依然壮志豪情,我也要举起两道山梁,豪情满怀地踏出一道绿径。
九华天池,那是从天而降的仙境。 就连一阵风看起来也是气宇轩昂,有着神秘的仙风道骨。
杏花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人杜公诗里的一指,盛开的杏花芳香了千年,从此从唐诗里蹦出天下第一村。花开是一首诗,花谢也是一首诗。虽然我们没看见杏花,但那一百五十亩的杏花岭啊,是一篇厚重沉长的诗篇,四千多棵杏树就是四千多双明眸,它看着我们,欣欣然说着自己的故事,每一棵树就是一首诗。那一岭的翠绿,铺天盖地的朝我奔涌来,我被万种意向淹没,我再次走进杜公清雅俊朗的小诗里,它神奇的魅力,给古老而又年轻的江南小城增添了绝妙的含蕴和典雅。
大家都在要陶醉中忘情地调侃,友人看着那些生机勃勃的杏树,不无动情地和我们说:“我想抱一株杏树回家,把它当着儿子来养育,让它在我的家乡扎根,再生儿育女,子子代代,诗意芬芳。”是啊,鲍主席爱诗,更珍惜友谊。此时我想,池州它的一切的美和深深的内涵全绽放在《清明》诗里了。盛开在池州城,盛开在池州人的心中,更盛开在我的心中。让我深情地拥抱你,好吗?
我们谁也带不动杏花岭,但我带回来一句发自内心的诗句,那就是我有些微醺的一次次念想。
美丽生动的池州,精致典雅的贵池,不是笔墨所能尽致,不是语言所能涵盖。才子佳人,诗情浓郁。我愿以一颗宁静的心默默的守候,等待明年春暖花开,我们再次相约杏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