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02|回复: 1

吴丹:让自己和班组变得更强大

发表于 2014-6-15 00:59: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编者按:攀钢要有竞争力,员工首先要有竞争力。时下,鞍钢集团挖掘机司机技术状元、矿业公司朱矿采矿车间电铲大班长吴丹总结出《WK-4B电铲吴丹先进操作法》,让电铲平均装车时间有效缩短、使电铲装车效率大幅提高……
吴丹:让自己和班组变得更强大
汪必奎
    6月3日,已经持续了近20天的高温天气,依然在攀枝花的天空肆虐。偌大的朱矿狮子山采场,在火辣辣的阳光照射下,犹如一个沸腾的火盆。虽然还是上午,但汗水仍旧流过不停。
从车间开完早调会回到班组,吴丹挎上工具包,拿上点检锤,搭上一辆过路车走向采场,开始了他新的一天工作。
对电铲重要部位做巡检、掌握各机台设备维护和生产情况、与职工交流掌握思想动态,亲自上机开启电铲装车……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你都可以看见吴丹总是在采场忙忙碌碌地重复着上述工作。
“电铲也是一门技术活,三天不练就手生”吴丹说。他正是用执着与坚守,成就了自己的人生高度:总结出《WK-4B电铲吴丹先进操作法》、“电铲循环点检·重位重查法”点检方法,连续四届夺得攀钢技术能手称号,成为鞍钢集团技术状元、鞍钢集团公司劳动模范……
一个转岗青工,两年小试锋芒,首度圆梦“攀钢技术能手”
     1997年4月,在汽运车间干了5年汽修工的吴丹转岗到采矿车间电铲工段,成为首届攀钢电铲技术状元韦东彬的徒弟。
“五年之内,我也要像您那样,成为攀钢技术能手。”吴丹对师傅说。
听了这话,一些同事当时就给吴丹泼了一盆冷水:“一个转岗职工,没有高学历、没有参加过专业培训,一来就敢说这话,口气真不小!”
不久之后,更大的一盆冷水再次向着吴丹兜头浇下。当时,吴丹已经学徒3个月,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于是就向师傅提出要单独操作电铲抠根底。“咔嚓、咔嚓……”才干了不到十分钟,吴丹便从操作室看到刚换不久的提升钢绳突然断了三四股。这一下,吴丹慌了手脚。
看到自己不熟悉操作要领蛮干的后果,想到自己曾经夸下的“海口”,站在赶来帮忙更换钢绳的班组同事面前,吴丹觉得很没面子,深感懊悔。
“磨刀不误砍柴工”。此时,吴丹才深刻领会师傅常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的含义。必须静下心来潜心钻研技术,把自己的刀越磨越锋利,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电铲司机。此后,从定点倒货、扫道、曲线装车到依次排斗、掏槽、交叉、选点、阶梯挖掘,只要一有空闲,吴丹就跟着韦东彬从最基本的“稳、准、快、满、平”练起,反复对动作要领进行操练、细心体会,直到满意为止。
至今,原采矿车间电器技术员邓建平回忆起吴丹当初的学习劲头,都还记忆犹新。“他那时候,只要一有机会,就会缠着我学读电气图,让我教他判断和排除常见电气故障的技巧,遇到比较难一点的故障,还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邓建平说,那段时间,吴丹就像是一台充足了电的马达,有时候搞得我见了他就“烦”。
天道酬勤,成功眷顾努力人。1997年10月,转岗仅6个月的吴丹就熟练掌握了电铲操作要领,在岗位上独当一面。1999年8月,吴丹仅用了2年多时间就在攀钢技能大赛上一举成名,圆了自己第一个“攀钢电铲司机技术能手”梦。

一项操作法,十年磨一剑,大幅提升铲装效率
“吴丹,你又在发啥神经?烧了水也不管管,壶都快烧穿了。”正趴在电脑上沉浸于梳理电铲操作法的吴丹,被妻子高分贝的责怪声拉回到现实。
那是在2006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吴丹的妻子马华正在客厅里辅导女儿做作业,忽然闻到一股焦糊味道从厨房传来,连忙跑过去一看,灶台上满满的一壶水早已烧干,壶底烧得通红。
这一次,马华是真的有些不高兴了。
“那段时间,他就像着了魔似的,一心就只想着他的操作法,有时炒菜连盐都忘了放。”至今马华还清楚记得当时的很多细节。
原来,在2004年吴丹被任命为49号电铲司机长兼任替班班长。
彼时,朱矿渐次进入深部开采,当时的电铲工段承担的生产任务也逐年递增。然而,设备严重老化、操作人员锐减的矛盾日益加剧,逐渐影响到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为缓解这种状况,朱矿将其他岗位的一些职工转到电铲岗位上来,吴丹发现他们由于从业时间短,又没有受过专门训练,所以操作不规范、野蛮拼设备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设备事故频发,一度处于失控状态。
如何快速扭转这一被动局面,确保设备高效顺行呢?能否将老师傅和我自己掌握的操作技巧加以总结、在机台职工中推广呢?这个念头一萌生,吴丹便即刻着手整理资料、梳理思路,很快形成了一本上万字的电铲流水操作程序。
然而,要将这些繁冗的实际操作经验提炼成简捷易学的操作方法,却并非易事。尽管日思夜想,但很长一段时间,吴丹依然是小耗子啃南瓜无从下口。
2007年的一天,已担任采矿车间电铲大班长的吴丹,周末在家陪女儿画画,看着女儿用画笔在画板上一圈一圈地快速涂抹,然后用橡皮擦掉不需要的部分。吴丹突然灵光闪现,能否像用橡皮一样,把不规范的操作动作抹去呢?他一下子兴奋得跳了起来,猛亲了一下女儿的脸马上跑进书房打开电脑,他终于找到了总结电铲操作法的金钥匙。很快,他就运用“三同时”、“去繁就简”和“循环原理”,总结提炼出“四勤五快七不准”电铲操作要领,形成了WK-4B电铲吴丹先进操作法》。
这一操作法经推广运用7年来,不仅使吴丹所在电铲大班班组职工的整体操作水平得到普遍提高,还使该班电铲平均装车时间从34秒/斗缩减为28秒,装车效率由11.2万吨/台月提高到15.1万吨/台月;设备故修时间也从2010年的2.89小时/万吨逐年下降至目前的1.56小时/万吨。
一个班集体,上百号电铲司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2009年,赵伟从朱矿排土车间转调到采矿车间时,师傅正是电铲大班长吴丹。此时,也正是吴丹在班组推广运用操作法的关键时期。
“你认为自己的操作法先进,先进在何处?”“我都干了几十年电铲,还不晓得如何开电铲?”当时,不少职工对吴丹推行的操作法提出质疑。这当中,就包括刚做吴丹徒弟的赵伟。
“不论是年龄还是工龄,赵伟都比我长。”吴丹说,赵伟在排土车间干的也是电铲司机,所以他对我能力的怀疑属情理之中。
然而,开此电铲非开彼电铲。在对赵伟的生产过程进行过几次观察之后,吴丹发现,赵伟在开斗卸完货进入下一工作循环前,每次都要撞击底门,这很容易将插销打断,缩短铲斗底门的使用寿命。
“是设备问题还是人的技术问题?”吴丹问赵伟。
“是设备问题,插销不对头。”赵伟很肯定地回答。
吴丹二话不说,坐上操作椅,开动电铲装车。只见电铲上下左右运行,就像挥舞自己的手臂那样自如,没有一下在关斗时磕打底门,赵伟顿时心服口服:“师傅,还是人的问题”。这事传开后,那些曾经质疑过的职工,也开始信服吴丹的操作水平了。
“班组有128名职工,19台电铲,任何一个电铲司机、机台拖后腿,都会影响整个大班工作”吴丹说。他通过开展导师带徒,培养核心操作团队,举办班组技术小课堂,开办QQ平台共享先进操作经验,将操作法作为标准操作模板写入电铲司机员工制度包在班组全面推广……
通过对吴丹先进操作法的学习和运用,班组职工整体操作技能和业务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目前,不仅吴丹本人成为了鞍钢技术状元,他所在的电铲大班也已有25人通过了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62人获得了高级工资格证书,4名职工通过挖掘机技师考试,11人次夺得攀钢及矿业公司技术能手称号。
当前,鞍钢集团提出了“做大资源优势”发展战略,攀钢提出了“做大矿业”发展战略。矿业公司党委书记陈昊说:“矿业公司作为攀钢做大矿业的主体,要达成上述战略目标,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竞争力强的职工队伍,而吴丹,用实际行动为广大矿业人做出了好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9 18:37:17 | 查看全部
吴丹老师的文笔的确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