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8|回复: 1

(高考2)美国人眼中的中国高考像一场战争?

发表于 2014-6-15 10:54: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130042705.jpg



         备受全国瞩目的,一年一度的灾难·剧情·群演大片【高考[微博]】终于落幕了,在六月的这个初夏时节,整个中国的939万考生,走入了考场,度过了决定他们命运的这三天。

  这场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的1000万人的关键考试,也早已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中国大妈享誉国际而新生出“dama”这个单词一样,高考也有了拼音词组“gaokao”,一时间成为国外媒体中国报道的热门词汇。《纽约时报》甚至还给“gaokao”注上英文发音:“gowkow”。

  美媒:美国人不相信高考

  中国的高考,已经被称为“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升学考试”。《环球时报》曾发出一条消息,说在一些外国人的眼里,中国的高考“简直就像一场战争”

  ↓美国一些网络媒体对中国高考的报道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高考像一场战争?
  《每日电讯报》———记者彼得·福斯特评论中国高考

  随着上千万中国高中生开始这场马拉松般的考试,中国进入高考时间,因为这场考试的关键性,它给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微博]带来沉重的压力也就不足为奇……我是彻底被语文作文题击倒了,如果英国高中生也面临同样考题,他们会怎样……”

  BBC——高考权利岂能因异地被剥夺

  参加高考本该是每个考生的权利,这种权利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异地考生却因为种种固有的体制问题,而面对着比高考本身更为难以抗拒的煎熬。在这种煎熬之下,有的孩子不是输在考试成绩上,而是输在了身份上。解决异地高考,已经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问题。人为设置条件剥夺孩子参加高考的权利,这违背高考公平竞争要求,更是对教育公平的践踏,受伤的不仅仅是这些将人生转折寄托给高考的孩子,真正伤害的是社会公平和公正。


  《纽约时报》——高考本无罪,学习应得当

  《纽约时报》用中国的一句俗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高考竞争的激烈。另外,该报还有记者撰文评价中国高考其实,考试本无罪,学习内容若得当,有一点应试压力,英文水平只会提升得更快。需要承认的是,在东亚各国,除了新加坡人英文能力优秀,其他韩国、日本、中国等国英文能力都较不熟练,这与英语教学的内容和考核标准有莫大关联。

  《SLATE》 ——美国网络杂志

  美国网络杂志《SLATE》在一篇报道中对高考的含义作了“详细”解释,报道称,“kao”意为考试,而“gao”意指这一考试的高级、暗示它的难度,也暗示它对中国学生前途的“胁迫力”。

  《外交政策》——最难的学术测试

  美国《外交政策》编辑则在其杂志博客上发表评论,认为中国高考“可能是世界最难的学术测试”。评论称,持续两天的马拉松考试试图考核中国学生所学过的所有东西,而这一考试的成绩也是中国学生进入大学的唯一标准。“这一制度似乎能体现当代中国的一个现象———追求现实的、甚至有些无情的高效率。”评论说。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高考像一场战争?
  美国学生对中国学生:敬佩、同情、惋惜

  在美国也有类似的考试:ACT和SAT,目前全美所有四年制大学都同等认可这两个考试。而无论是ACT,还是SAT,都只是各大学在录取新生时的参照考分之一。ACT每年举行5次,成绩两年内有效,只要交几十美元报名费,学生想考就考,直至考出满意的分数为止。

  不难看出,美国高中生的幸福指数要高出中国高中生很多。所以很多美国人都很难理解中国高考。

  曾有一个老美朋友问我:高娓娓,你以前高考的时候感觉怎么样?

  我们那个时候高考还没那么多人,而且高考之前还有预考,预考没过的人连高考的资格都没有。

  美国小伙马特来过中国,对中国教育制度有所了解。他觉得,高考对中国学生来说很残酷。而对中国高考的规则,他觉得很不可思议:“怎么可以用两天来评价一个学生?这是很不全面的!”

  另外一位非常熟悉中国教育体制的美国女孩说:在中国高考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不止一次地听见美国学生这样说:“明天是ACT考试吗?哦,天哪,我忘了,那我明天得早起了。”这意味着,在美国许多学生都不怎么为考试做准备。ACT和SAT的考试通常都是在周六,因此,这是他们必须要早起的一个周六。

  时常听美国大学生说:“天啊,真想再做一回孩子!”许多人怀念儿时和高中的时光,对他们而言,那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不过可能当中国年轻人回忆往事时,却很难说:“天啊,真想再回到高三!”或者“天啊,真想再做一回一天到晚学习的学生!”

  还有一位美国学生了解了中国高考后说:我很同情中国学生,但很怀疑是否值得这样努力。这是最好的一条路吗?难道这就是生活的全部吗?我们爱学习,不是因为我要参加考试,而是因为学习是一件美好的事。但我同样喜欢野营,和朋友一起玩,做社区义工等等。学习应该努力,但同样应该享受生活,因为我们相信生活是美丽的。我非常敬佩中国学生的勤奋和认真,但同时为他们感到惋惜,因为在美国文化体系中,他们错过了生活的美丽。

  美国人也来做高考题

  国外舆论还对中国高考的作文题一直都很感兴趣。有美国记者评论:尽管中国高考称得上是“标准化考试之母”,但它的题目却“令人惊异的新潮”,甚至还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比如“隐形的翅膀”。

  美国《福布斯》杂志的报道也称,从有趣的寓言到流行歌曲,很多高考作文题目出乎很多人意料,“很多西方读者看了,可能也会忍俊不禁。”报道还将高考全国卷和北京卷的作文题目原文刊载,“挑战”美国读者———“想上中国大学吗?先完成这些大学入学考试题。”

来源凤凰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0 12:06:2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