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26|回复: 5

[散文 随笔 杂文] 《感悟报告文学》

发表于 2014-6-16 08:26: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天从《南方周末》读到冯翔老师的这篇《歌功颂德已经把报告文学全毁了》真是感触颇多!其实,10多年前在我县委宣传部担任副部长时,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并写成随感《感悟报告文学》投给有关报刊,或许因为人微言轻,或许因为不合“主旋律”,没有被任何一家报刊采用,更别说引起什么反响,时隔多年今天再看这篇随感录,并不像昨日黄花,仍然鲜活如初。若蒙哪家刊物采用,读者还会认为刚写的呢?
                        《感悟报告文学》
                                                         
     我喜欢上报告文学是从阅读《包身工》《哥德巴赫猜想》《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妖之间》《唐山大地震》等名作开始的,每读一篇,都能让我激动十天半月。但这些年来,每看到一篇报告文学,睥睨之情立刻涌上心头,忍不住就想往那上面吐一口痰。
   从前,工作之余我也常写一些报告文学。那年在基层工作时,我认识了一位村党支部书记。他是浙江移民,60年代从新安江迁移到江西省崇仁县,先是在凤岗公社柏昌大队当生产队长,后担任该大队党支部书记。
   在全国还没有提出村务公开时,他就率先将全大队的财务账目,张榜公布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墙报栏。在提倡只种水稻的年代,他身体力行落实“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农业生产方针——主张种菜、养鱼、栽果树等多种经营。使一个贫穷落后的大队一跃而成为全县,全区的经济发展模范村和先进党支部,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
   在群众的眼里他是一个党的好干部,在我的心目中,他确实是一位很值得一写的典型人物,于是,我花好几周的时间,经过十几次的修改,写成了一篇有关他先进事迹的报告文学——《相山的旗手》。我很喜欢自己的这篇作品,为了自己的辛勤劳动,也为了我书中的主人公,行程数百里,把稿子送给省城一家很有名气的刊物的一位小有名气的编辑手中。不料热脸遇到冷屁股,他漫不经心一目十行地翻了翻说:“不行,不行,立意不鲜明、事迹不典型、人物不生动、文笔不流畅……一连四个 “不”字之后,把稿子扔了过来,埋头做他自己的事情,不再理我。
   没过多久,该编辑部举办“xxxx冲刺”报告文学征文,有关单位推荐我参加这次征文活动。因为有上次的教训,我早已心灰意冷,而编辑部竟一反常态,每天打电话催。无奈之下,我只好又把那篇报告文学原模原样送到编辑部,真是巧得很,编辑还是他。
   他大概早把过去的事忘记了,这次就像是见到了阔别多年的挚友,又是倒茶,又是递烟,还一口一个局长。然后才接过稿子,扫了几眼,没等看完便赞不绝口地说:“写得好,写得好!立意好、文笔也好,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事迹材料生动感人。”说着把稿子往他办公桌抽屉里一放,接着就问:“钱带来了吗 ?”我故意卖关子说:“那位村支书怎么也不肯出这几千块钱,还说‘用公家的钱为我个人竖碑立传,这样的事我做不出……’”
   听到这,他的脸立马拉了下来,竟比川剧的变脸还快。我慢吞吞地说:“……后来还是他们村的村委会主任瞒着他,从出纳手里借了几千块钱要我拿来。”他的笑容立刻又灿烂起来。
   交完了钱,我们走出编辑部,他深情地在我肩头上拍了拍说:“局长,还能不能再弄几篇来?”我说:“手头有几篇关于批评性的报告文学,给一些人看过,他们认为写得不错.....”他打断我的话说:“批评性的也行,能有‘效益‘吗?”我说:“就是没人肯出钱。”他很遗憾地叹了口气:“那就算了”。我故意逗他:“公家没人出钱,个人还是挺愿意出呢。”他的两眼马上又亮起来:“也行,也行。”
   还有一次,我和邻县的一位文友送稿子到某杂志社编辑部,编辑同志也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问我在哪里供职?文友忙介绍说:“这是我们县xx局的党委书记……”文友刚说到这,这位编辑同志,就很感兴趣地将旋转椅旋过来正脸朝着我:“怎么样,单位的效益和规模都不错吧?”。
   我苦笑着说:“效益不怎么的,规模倒是不小;大大小小有那么十几个公司”,他似乎很兴奋地:“这就好、这就好!”接着话题一转:“你把稿子留下,回去给那些经理们做做工作,说省里有一家杂志社最近正准备专门组织编写出版一套《崛起的基层企业家》报告文学丛书。此丛书出版发行之后,对企业今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说“他们这些经理对这个好像不感兴趣”。他“嘿!”了一声,表示非常惋惜地:“这些当经理的,真是不懂政治经济学,连包装自己都不会”。
   我终于感悟到了什么是当今的报告文学。从此以后,每当看到洋洋万言的报告文学或长篇通讯,看到主人公那张道貌岸然的压题照片,我就暗自盘算:“不知这家伙出了多少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6 09:50:38 | 查看全部
岩泉老师的这篇文章写的很深刻,提示了当今文学的现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6 11:06:24 | 查看全部
欣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2:18:54 | 查看全部

回 1楼(纤手香凝) 的帖子

谢谢纤手香凝老师的认可和解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2:20:16 | 查看全部

回 2楼(云中羊) 的帖子

感激云中羊老师的来访和勉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6 18:11:29 | 查看全部
欢迎老师继续支持原创天地!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