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唐口煤业:巧借“天时”降成本
6月15日晚9时许,笔者在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唐口煤业公司东煤场看到,该公司煤质科夜班铲车司机李百振、刘宝山正操作铲车,均匀地将湿煤泥平摊在煤场的空地上。
“我们在夜间将湿煤泥摊开,既不耽误白天的装运工作,又能充分利用第二天的阳光晾晒。”该科科长杨长玉介绍。
据了解,煤泥是该公司动力煤的洗选产物,以往都是利用煤泥烘干机烘干后,发往电厂等企业,来增加效益。进入6月份,该公司改变思路,充分利用太阳光线变强、气温升高等有利“天时”,加大湿煤泥的晾晒量,进一步降低煤泥烘干成本。
为保证湿煤泥在晾晒中不受雨水侵袭,该科成立“气象服务小组”,每天安排专人收看天气预报,密切注视天气变化。并通过星云、空气湿度等变化来识别短期内天气情况,以便雨水来临时及时做好应急准备。
此外,他们还将煤场内不同煤种的小堆煤,在精确计算热值后进行拼堆配煤,发运至电厂或装火车,拓宽晾晒场地。
“由于晒干的煤泥相对烘干煤泥水分低、热值高,6月份以来曾一度出现‘脱销’情况。”杨长玉告诉笔者,截至6月上旬,他们已晒出并发运干燥煤泥5790.46吨,同比湿煤泥烘干节约成本8.6万余元。(满建强 张小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