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强化管理练内功 精打细算渡难关
――德铜采矿场“抓基础 练内功 渡难关”活动纪实
查列
面对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江铜集团德兴铜矿采矿场坚定信心,主动应对。连日来,这个场结合自身实际,确立了“抓基础 练内功 渡难关” 的指导思想,积极采取措施,把全场员工的思想、精力和行动都统一到立足岗位、眼睛向内、牢固基础、策谋发展上来。围绕基础管理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夯实和规范各项基础工作,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全面提升采区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实现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聚力集财 节约每一分钱
“这个要是委外的话,至少也得一千多元。”3月20日,在堆浸厂一车间厂房门口,电工潘大卫指着大伙刚刚完工的自动抽水箱说道,“现在大家利用工业时间做了一个,即安全适用,还可节约一定的成本。”
以往,堆浸厂萃取系统添加液的水箱加水,一直靠人员手工作业,要是拿瓢舀满一箱水,不仅耗时耗力,而且随着人员的精简,还会影响到员工对系统的巡检。为此,该厂决定对水箱进行改造,得知消息后,厂里的员工主动请缨,揽下了这趟额外的活。电工、焊工、水泵工等几个工种的人员一起合作,找来了电机等设备,做成了美观、适用的电动抽水水箱。
为了节约每一分钱,该场广大员工立足岗位实际,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入手,决心以一分钱掰成两半用的精神,直面困难危机,以此共克时艰,与矿山共渡难关。
在该场西破振动站放矿排班室前,青工小徐正自己用柴刀削洋铲上的木棍。原来,在晚班铲矿作业时,洋铲耙子突然断了。虽然一把洋铲值不了几个钱,但小徐仍捡回铲子和木棍,利用早班维修人员检修的间隙,自己将断头削好。装上后,再用钉子钉牢,试了试,“这样用用也挺好的。”
精细管理 添色画图降本
“车子怎么了?”3月20日,铁运工段电机车修理库游志峰正捧着午餐朝车库走去,当看到自己所定的18号车停在备用道准备换车台时,赶忙问道。
“控制器过桥速度上不来。”电机车司机马春来回答道。
“先不换,我马上过来处理。”游志峰朝着车库一阵小跑,放下还没嚼上两口的午餐,拿过工具就朝机台奔去。
以往,电机车维修库被称为“老爷库”,即使是机台的一点小毛病也要将车倒入库中维修。为此,工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维修人员分成两拔,定出机台,并将维修人员的奖金同所定机台产量进行挂钩。
“制度刚出台大家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可是一旦奖金拿到手,多的和少的相差一百多时,情况就不一样了。”段长黄社丁提及这一“触动”所带来的新现象时,满脸的兴奋,“现在维修人员每天早班主动协助司机对机台进行开车前的检查,一改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修得少,成本自然也就低了。而且,就连原来星期六星期天维修人员值班也不需要了。”
该场狠抓管理的薄弱环节,改变管理粗放现状,强化成本和人力资源等为重点的专业管理,大力从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问题,从员工的不良习性入手,精细管理,不断夯实各项管理基础,做到凡事有标准、做事有定额、沟通有平台、办事有制度、违规有惩处,从而达到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
信心,直面困难的勇气
“降本增效,首先是大家的意识必须到位。信心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有信心才能够渡过难关。有信心,才能够把思想统一到共度难关上。”今年三月初,场党委书记聂震到联点穿孔工段调研时,鼓舞员工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靠信心渡过难关。
为此,该场积极做好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动力,调动一切力量,不断增强员工的岗位责任心,不断提高员工直面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一心创新,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如何顺利完成过亿吨生产大关,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将成本降到最低,尽可能的利用一切条件去谋求新机遇、新发展。
广大员工沉着应对,主动谋划。电铲维修工段加大了电铲的日检、专检和保养工作,进一步提高维修质量,减少电铲不必要的维修费用,从而将成本降到最小。铲钻大修工段严格领用制度,保证“用多少领多少、专人领用”的原则,使成本消耗得到降低。铁运工段则抓住员工人本观念,在清捡回收每一颗道钉、每一颗螺丝的基础上,加大对旧设备的技改攻关力度,从而在十里铁运线上掀起了一幅幅降本增盈的画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