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创建节约型企业过程中,企业之本,重在开源节流。近日,笔者从中原油田钻井四公司了解到,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钻井行业带来的巨大冲击,该公司的21个钻井班组用实际行动落实“两会”精神,他们以科技攻关为主线,通过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强成本管理、深挖设备潜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等工作,提高打井速度和小改小革作为挖潜增效活动的重要措施,企业也因此实现了“效率”与“节能”齐飞。
新技术应用:点中损耗要穴
3月23日,该公司40487钻井班组在承钻的卫388井施工过程中,成功运用双燃料发动机动力组实现三开作业正常钻井生产,作业过程中系统工作稳定,运行情况良好。目前已完成钻井进尺618米,标志着油田大功率双燃料发动机应用技术日趋完善成熟。
据该公司技术人员李东介绍,40487钻井班组配备的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犹如一个既能“喝”油又能“吞”气的“节能心脏”。通过这个“节能心脏”可实现燃料在柴油和天然气之间的方便切换,用一万立方米天然气可替代七吨柴油,柴油综合替代率达到百分之七十左右。经过论证使用,双燃料发动机性不仅能适应钻井作业要求,而且节能和环保成效明显,大幅降低了钻井成本。它的推广应用,对中原油田钻井行业在节能、降耗、减排、环保方面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创效:打通降本关节
“通过对190型柴油机排气管的改进,不仅降低了柴油机尾气烟尘和噪音给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且经过改良的自喷雾功能,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近日,在钻井四公司机修大队钻修班组里,党员边启山的革新成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而经过他改进后的排气管比购买市场上具有相同功能的排气管每部节约资金近3万余元,为企业创造了客观的经济效益。
围绕生产经营中心,这个班组通过开展“党员立项攻关”活动为载体,紧扣技术创新、安全生产、降本压费、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的“瓶颈”问题确立项目,组织开展了班组党员每人创效1000元为目标的立项攻关活动,把攻关课题和创效完成情况作为班组党员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得到了广大班组党员积极响应。活动的开展使该公司班组党员在节能降耗的各项工作中奋力领跑、勇于争先,积极带头参与各种节能技术攻关活动,开动脑筋苦攻关,变废为宝巧节能,以攻关再挖潜,以技术创效益,不仅打开了技术革新的新局面,也推动了节能降耗工作向更深层次开展。班组党员王汝杰自主攻关设计的“气控式洗眼器”,不但更加安全可靠,而且相比以前购买厂家的设备每台节约成本30%左右,在制造出的首批53台“气控式洗眼器”不仅满足了国内钻井班组的需求,而且顺利通过了国际市场甲方监督的认可,仅此一项攻关项目就增收节支23余万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勤俭节约:激活效益血脉
节能减排,挖潜增效,岗位是主导,员工是主体,只有落实到岗位,才能将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在该公司沙特项目部“中国18号”钻井班组施工现场,职工边泰立把所用过的废旧钳牙收集在一起,利用锉刀和钢丝刷把废旧的钳牙刷洗干净,通过柴油浸泡重新装在液压大钳上,上紧刹带就可以继续使用,仅此一项就节约成本12000多元。
面对金融危机、原油价格持续低迷、阿美石油公司减产等不利因素,该班组积极引导职工搞各种小改小革,为班组节约成本。同时,要求员工从点滴做起,开展“五个一(节约每一滴油、每一度电、每一方水、每一张纸、每一分钱)”活动。“能修的就修,能省的就省。”这已经成为目前该班组职工的共识和行动。“一把钢丝刷1.4元、一块钳牙11.5元、一袋黄油10元……”这些生产中的常用耗材的价格,该班组职工万峰随口都能说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班组干部经常教育员工从点滴入手,厉行节约。材料员在发料的时候,严格把关,不多发一颗螺丝、一米棕绳、一团棉纱……每名员工做到不乱扔材料,用多少拿多少,用不完再回收。勤俭节约、挖潜增效变成该班组全员的自觉行动。(本报特约通讯员编号040:赵则阳通讯员:孙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