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53|回复: 0

平均工资统计为何遭质疑?

发表于 2009-3-29 09:35: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北京和上海两地统计局发布2008年职工平均工资,数据显示,京沪两地职工月均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每次统计局一公布平均工资,接着便是质疑数据失真的一片争议。大多数人在感慨自己收入低于平均值的同时,也纷纷质疑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平均值”是否有意义。(3月26日中国新闻网)

  统计局的数字应该是带有权威性的,可是两地职工平均工资数公开后,遭来了一片质疑,不少职工认为被虚高,不能不说这一数字缺乏真实依据。

  按说官方统计出的数字,都是通过必要的渠道,进行科学的定位计算得出的,如:北京调查了13.8万个法人单位后计算得出的,其中包括了企事业单位、机关,也有社会团体,可谓是面广量大。可是都调查了些什么人,都包括那些数字,这正是人们质疑的焦点。

  北京所调查的人不仅有一般的工人,也有官员,也有高收入的企管,还有千万百万富翁,这种数字就难有说服力,有的说:一个老总能顶普通员工几千人的收入,能让曾通员工心理平衡吗?有的说:如果和盖茨两人平均,那我就是亿万富翁,要想成为有钱人真容易。还有的说:有道是张家有财一千万,十个邻居穷光蛋,平均下来算一算,个个都有上百万!再加上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差别,这种统计数字能说明什么?有多大的意义?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少企业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在这么一种态势下,能做到不裁员,不减薪就算是对社会的贡献,而恰恰相反的是,两地越是困难时期工人的收入越高,如:2008年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比2007年增长了12%。2008年度上海市职工平均工资比上年增长13.8%。这有点不太正常,好象两地不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

  平均工资当然自有其统计的方式,但是统计什么样的人却很有讲究,如果要数字出政绩,多统计些富人就行了,这种数字要大能大,要小能小,这平均数可这样平均,又可那样平均,如果那个人说职工平均工资要比上去增加100%,笔者妄测照此统法也不是没有可能,可见人有大胆,数字就能放多大量。

  数字是给有关部门提供依据,以此为基数,定盘子,作决策。虚高的数字带有盲目性,就会产生投入的地方不投入或少投入,从而影响民众的生产、生活,反过来,职工普遍没有这么高的收入,又会影响其情绪,产生不满,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要真正统计出令人信服的数字,就得做过细的工作,分开档次,以职工的总数为基数,按照不同行业的比例进行统计,同一企业也应有区别,职工人数应占多少,车间以上管理人员应占多少,高管应占多少,进行科学定位,分出各行业平均工资,分出普通职工的工资和高级员工的工资,如此才有说服力。

  在困境面前,数字明显的虚高,连普通的人都能看得出,为什么作为行家里手的统计部门就看不出,这不能不说带有明显的政绩观,从一些地方的统计看,好的数字总是一年比一年高,差的数字总是一年比一年低,不论是年景好差,不分主观客观原因,这也许也是一种“潜规则”。这种“潜规则”只能是对公信力和信心带来损害,别无益处。


                                                                      来源:人民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