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又到高考的季节,我是没有参加过中国高考,也错失了体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那种感受,我在日本是参加日本大学入学一次考试(日本高考),其内容与样式既与中国的高考有相同,又与高考有区别。亚洲的国家对于上大学都有一种追求与向往,而日本教育的改革与中国教育走过的改革之路也有相似点,日本大学考试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记得我当时是9月份左右就开始要准备(大学入学统一开始是在每年的1月),所以为了参加考试要实现报名,因此先去书店买了保名单,支付了考试的费用,填写内容,然后反复检查,最后才小心翼翼地邮寄出去,现在记忆已经有点模糊,好像一周之后是考试中心寄来了准考证,我记得我的考试地点是京都大学,于是开始了在日历上画圈圈,等待考试来临的那一天,而我那一年的考试参加人数是79万人。
经过长久的低生育率日本现在参加考试人数越来越少,很多原来很难进的大学都开始放下身段去招收更多的学生,我所在的大阪有一家私立大学名字叫近畿大学,虽然在私立大学中排名不靠前,但是因为容易进,原来每年要招1万多名学生,最近因为学生生源减少,所以开始搞改革,把报名改成网络,减少了很多书面的报名邮寄,原来堆成小山一样的报名单现在看不见了。是不是所有大学都好进,那么日本进好大学的入学考试是如何进行的呢?
话说回来再谈大学共通考试施行的原因,据我大学的导师说,在刚开始实行大学共通一次考试时,并没有很多学校赞成这个改革。所以开始时这个考试基本上私立学校都不参加,只是针对国,公立大学的学生。当时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大学,名牌大学已经是与金饭碗相关联,所以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好的学校(进学校),以及好的补习班(塾),目的让自己孩子的成绩能够有突飞猛进地提高。在好的学校都会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定(偏差值)。如果国语的日本全国成绩是70分,我获得73分,我的偏差值是+3,如果日本全国数学平均成绩是50分,我的成绩是49分,其实我只是离平均成绩差一分,而不是所谓49分就不能靠大学。因为要考好的学校,所以对偏差值的也是非常重视,学校教育也是为了偏差值的教育而教育,也就是为了高考而作的应试教育。
共通一次考试从最初的只是日本国立,公立大学的考试,大学,高中,以及日本教育管理机构的各种想法都具有的考试制度。如大学方面是想把最优秀的,最全面的大学生招入自己的大学,而高中方面教育只是应试教育,每天给学生做大量的试卷以及题目,这样才能获得好的分数,进入好的大学。而教育管理机构就是想用行政手段管理教育,这样三个方面的立场与想法要统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改变这个情况,日本文部省(教育部)就与日本国内各个学校的专家一起,讨论出分两次考试,第一次是基础成绩,第二次是学校,学部(科目)不同的专门成绩,也就是打破偏科的应试教育。用当时一位教育家的话:共同考试就是为了避免一分之差,冰火两重天,实际呢?我觉得一分之差改变人生的情况还是存在。
我的导师还告诉我,原来在大学共通考试之前,国,公立学校有两次考试机会(前期,后期)。因为实行了共通考试就变为一次考试。(之后有的学校为了选拔更多好学生,还是恢复为两次,第二次甚至要在4月开学前一周完成)我的大学入学第一次考试后觉得这些题目并不很难,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拔高题目,就是像一场一般的学习能力考试。我当时参加的是国语,数学,英语,历史以及地学六门考试。因为考试形式是标准试题,又是机器评分成绩很快就出来了。除了数学有点失常以外,我都是获得最好的成绩。国语考试中也没有国内现在都有的所谓高考作文,因为在一次考试中是没有小作文的,只有等共通第一次考试成绩出来以后,具体选择去报考学校时,这些学校的入学二次考试的内容中必然有小论文,我记得我所读的大学二次考试是:小论文,英语,国语以及面试,小论文的题目是《20年后的我》,已经具体不记得我自己写的内容,但是我是很认真地把这篇文章写完,而且非常得意。原因是在准备二次考试的小作文时,学校老师已经给我做过很多这种小作文,每年虽然有些变化,可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抓住基本,1200字的小论文应该有80点以上的好成绩。连老师都说,平时偏差值一般的我是超水平发挥,我心里说,我只是平时没有拿出全部能力考试罢了。
大学入学考试科目因为不多,所以这个考试还一直受到批评,认为有的学生从进入高中就只学习自己要靠的科目,有的学生理科考地学(地理)就不会去学化学与物理了。我认为纵观各国的考试制度,中国,韩国都有高考,而且这种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形式,而日本的大学入学考试既有上述两国高考的样式,也有不同,就是考试题内容比较注意基础知识,而把比较拔高的内容放在大学方面的二次考试中进行,这样可以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选拔优秀学生。我想任何一个考试方式都没有十全十美,中国有科举制度,然后才有高考制度的传承,只不过考试内容不同,形式还是一样。但是中国高考中还有论述内容,所以相对日本大学入学一次考试的只是比分数,比记忆能力不同。还有一部分考试者的思考内容在内,因为人的思考能力是不能用数字来表示。今天安倍内阁传出将再次改革日本高考制度,从每年一次的大学入学考试,一次性决定自己未来,到在高中分三次接受大学的适应性测试,如果通过适应性测试,就只要接受大学的小论文与面试考试,通过即可进入大学。日本在想用三年三次的高中考试代替原来的两次考试,而中国还是中国式的一次考试决定人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来源凤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