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26|回复: 3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矿工

发表于 2009-3-31 15:28: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矿工
          我是2006年3月21日进矿工作的一线矿工,屈指算来,到今年3月21日已整整三年啦!
     三年,并不长,也不短。在进矿工作的这三年里,我经历了许多,创作了许多,领悟了许多,冷静了许多,成熟了许多,当然,感慨也是颇多的!
     三年过去了,痛也好,累也好,大喜大悲也罢,大失败大成功也罢,它们终将被滚滚湍急的历史长河所淹没,可我总感觉一切都仿佛在昨天刚刚发生过一样。
     三年的时光就这样不声不响地溜走了,像风、像雾、像炊烟般飘逝了,心里总有些不太情愿,究竟还有什么留下来了呢?!思索了好久后才发现,能留下来的好像只有几段印象深刻的往事和几篇还能叫得上名字的文章吧!(对我个人而言)
     大概是因为当了7年的打工编辑记者的缘故吧,记得从进运河煤矿工作的第一天开始,我就着手写新闻稿件,并亲自送到矿政工科。下井期间,由于分早、中、夜班(当时我上的班是“三八制”),我感觉写作的时间明显不够用,为了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计划,我不得不挤占自己的睡眠时间——上早班时,我晚上去矿门口附近的网吧写稿子,写完后,直接通过电邮投到《运河新闻》(矿报)的邮箱里,因为白天上早班得全天下井,我升井后政工科的人员也下班了,所以没有办法直接将手写稿件送至政工科;上中班时,我常常是夜里2点睡觉,6点起床,吃完早饭就又去写稿、送稿;上夜班时,我次日上午10点上井,11点睡觉,下午15点起床去写稿,晚上夜班前再补睡一小觉;就这样,时间一长,我便日渐消瘦起来,三个月的时间竟减了13斤的体重;令人不快的是,矿门口附近的网吧只有一家,由于喜欢上网的人又较多,那里有时候会出现“人满为患”的盛况,为了不耽误写稿子,我只得骑着自行车到5里外的南张镇的镇上去上网写稿(有时候也去矿东北的二十里铺镇)。但值得庆幸的是“苦心人,天不负”——我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因为我写的稿件最多时竟有13篇(一个月内)之多,采用率也达到了80%,这对于一个写作时间并不宽裕的一线矿工来说,是非常难得和值得庆幸的。
     其实,那时的我不仅对内投稿宣传综掘工区,而且还对外投稿宣传运河煤矿甚至是济矿集团的。后来,《济宁日报》、《山东工人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煤炭报》、《工人日报》、《现代企业教育》、《企业文明》、《新安全》等报刊杂志上也有了我写运河煤矿和济矿集团的宣传稿件。
      值得一提的是,我并不是进运河煤矿之后才宣传济宁矿业集团的,在我还没有进矿工作之前,我就已经开始宣传济宁矿业集团了。那是2005年六七月份的事,我还在济宁之窗网站做网站编辑的时候(我在那里打工俩月整),就已经有意识地宣传运河煤矿、落陵煤矿和阳城煤矿了,像周雯的《运河煤矿运转工区  干群同唱一台戏》、王少卿和王现平合作的《落陵煤矿的小气与大方》、王政的《济矿集团第一座花园煤矿正式开工建设》,以及图片报道《阳城煤矿举行千人安全大签名活动》等都曾被我编入济宁之窗网站的“本地新闻”栏目中。
      还有,2006年3月,我刚进矿的时候,还曾收到过济宁樱花集团发过来的“求贤”邮件,内容是:“我单位(樱花集团)要招聘你,月薪1800元,从事企业宣传,来吗?”
      当时,我的工友宋丙会同志也看到了这封邮件,他还风趣地说:“樱花集团是搞什么的,还敢挖咱济矿集团的‘墙角’啊!”我当时没有作声,只是微微一笑,随即便回复邮件婉拒了樱花集团的“猎头”之举。现在回想一下,我当时看中的不是高薪,而是济宁矿业集团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王彦伦董事长心系职工、英明果断的领导魅力。因此,我毫不犹豫地回绝了济宁樱花集团抛过来的“绣球”,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至今我仍然被当初的这个决定感动不已,也正是这个决定才使得我有了了解矿工、体恤矿工、同情矿工,赞美矿工,继而攒足了为中国矿工鼓与呼的勇气和力量,因为干矿工这一行确实不容易……
      工作时忙下井,闲暇时搞写作。下井的日子对我而言平淡而充实,我不断地勾勒着自己心中的“宏伟蓝图”,不停地向下一个奋斗目标迈进,就这样,我的影响力在运河煤矿也一天天地不断增大;2006年5月末,我所撰写的《做精煤炭企业文化   力促煤炭企业发展》发表在《现代企业教育》杂志上,该杂志系国家级成人教育综合性期刊,是中国企业教育研究会权威指导性刊物,中国成人教育核心期刊。2006年6月16日,我参加了矿上举办的爱岗敬业方面的演讲比赛,虽然没有拿到名次,但我首次在演讲中演唱了由我本人创作的歌曲《矿工人最美》,此歌一唱,便在演讲现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2006年6月30日,我的一篇题为《猴车,我的猴车》的散文在《工人日报》的文化版上发表,我也因此成了济宁矿业集团成立以来,首位参加全国职工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征集活动并光荣上榜的职工,最终荣居87位优秀奖获得者的第25位。《猴车,我的猴车》一文先后被编入《走向深处》(全国职工文学创作优秀作品集,西藏人民出版社)和《中国煤炭新闻网文学作品选》(大众文艺出版社)两书中。还是2006年6月,我所撰写的心理稿《矿工安全的心理保镖》发表在《企业文明》杂志“心理茶园”专栏,这是我进矿工作后发表的第一篇矿工安全心理稿。
      后来,《中国煤炭报》在06年8月9日第八版上以《现代矿工写出风采》为题,报道了我在运河煤矿边下井边写作的一段真实经历;时隔两日,济宁本地的权威媒体《济宁日报》又在8月11日第七版头条上以《我市一矿工扬名网上——王传钧18万字“知青题材”长篇小说被多家网站全文转载》为题,对我写网络长篇小说的事儿进行了宣传报道。
      挫折和困难会使人怀疑自己,许多坚强的人能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优势,也分析清失败的原因,权衡再三,认为自己可以获得成功。于是,再次坚定自己的信念,再次树起理想的风帆,就地爬起,重整旗鼓,再创辉煌和奇迹。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我“干劲十足”的时候,谁曾想,一场意外的工伤正悄然向我袭来。
      我这辈子都忘不了那一天——2006年8月12日,因为那天是我在煤矿井下出工伤的日子,也是我平生第一次被推上手术台做手术的日子!
      8月12日那天,我上的是早班,我和师傅王守信及老工人欧传壮在8305轨顺的中部车场负责运料工作(往常,中部车场总是有5个人工作的,那天由于休班的人较多的原因,仅有我们三人),运的是采煤上用的“液压支架”的底座,一车约有6吨重。
       上午十点左右,上把钩已经放下来了一钩车皮,而我们中部车场还没有正式往下走钩呢;我师傅是班长,他似乎有点急了,为了赶时间,他在没有掩好后面矿车的情况下,就让老工人欧传壮和我推前面的矿车以便挂好钩头后往下走钩,结果导致后面的矿车利用惯性前行,而前面的矿车在我们三人推了一段距离后,由于人员少、力量小而达不到又顺势后退过来(以前,像这6吨重的车都是五个人推的,那天只有我们三人推,所以没能推到位);当我用力推车的手感觉车已后退并力图回撤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我的手抽撤的稍微慢了半拍,被两车迅速形成的“前后夹击”之势包围了,从而挤伤了我的左手。
      当时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后面的矿车在没有掩上的情况下顺势前冲,前面的矿车在推不动的情况下迅速后倒,说时迟,那时快,我的手就在连抽至抽间被挫挤了一下,顿时,我感觉自己的左手像过电一样酥麻,我赶紧将左手手套迅猛地拽开,只见掌心里立刻喷出两股血柱,真的与喷泉别无二致,涌出的鲜血顺着他的左掌边缘往下滴,半个左手掌裂开了,虽然不疼,但伤口处却异常地发烫发热;我的心当时一沉,知道自己掌心里的血管断了。这时,老工人欧传壮边大叫“传钧挤手了,传钧挤手了!”边围了过来,我师傅则也从矿车的另一侧跑了过来。奇怪的是,我当时并没有着慌,只是顺势蹲下来取下脖子上的毛巾捂住伤口,这时,我师傅连忙说:“厉害吗?赶紧给他包上!”
      紧挨着我的老工人连忙俯下身帮我缠上毛巾,但血仍不断地从毛巾里渗出来,不一会儿,便阴红了一大片。当老工人试图给我缠系上时,我清楚地看到那位老兄的双手在不停地颤抖着,由于哆嗦而没劲儿的缘故,那块泛着红印儿的毛巾被老工人系了两次都没有系上。我忙说:“算了,算了,就这样吧,赶紧上井!”
      就这样,到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后,我在手足外科动了近六个小时的手术,因为左手小指挫挤性骨折,又挤断了四根血管,所以不得不对手掌进行了缝合,而且还在小指里钻上了两根钢针,左胳膊上打了石膏。
      后来,又住了整整十八天才出院。住院期间我才感到后怕,我在想,如果当时的我不是在车的一侧推,而是跑到了轨道的里边推车,那我现在是不是已经被挤成肉饼了呢?!完全有这种可能!真是越想越后怕!当然,在出院以后,我又进行了必要的休养。
      尽管如此,我并没有因为自己出了工伤而气馁或自暴自弃,而是铭记这次事故教训,更加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况且,为了警示工友,让其他工友也注意安全,牢记这血的教训,我还特意利用自己休养的那段时间,采访、整理、创作了 “矿工安全心理系列”专稿,而且是用一只手敲键盘打出来的。
      不久,此消息不胫而走,2006年10月28日的《山东工人报》又以《这个民工小伙不一般  闲暇时撰写“矿工心理系列”》为题再次对我单手创作“矿工安全心理系列”专稿的事情进行了宣传报道。与此同时,我的一篇曾发表在《现代企业教育》杂志上的题为《做精煤炭企业文化  力促煤炭企业发展》的文章荣获“2005-2006年度全国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免费将该文入编在《中国科学发展论坛》中,并发来了红头贺函以示祝贺。
      2006年11月23日,我被运河煤矿劳资科科长电话通知——借调到集团公司市场部上班,24日去集团公司市场部(煤质运销部前身)报到。于是,我开始了在集团公司市场部上班、在运河煤矿1号单身公寓208房住的两边跑的日子,虽说有些不太适应,但比我过去到井下工作时的条件要好许多。于是,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集团机关上班,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项工作,温和友善地与同事们相处配合。
      真是应了那句话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经历了工伤事件和工作调整后,我本以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生活已经开始向我微笑了。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上帝给了我一个冷彻心扉的答案,我的父亲在打工回家的途中突遇车祸,不幸于2007年1月19日晚身亡离世。父亲的陡然离去打乱了我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将父亲火化后、把他老人家的骨灰盒放到屋中央的大桌子上的那十来天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心疼的我和母亲天天以泪洗面,平生第一次感觉到了身挑家庭重担的艰难和无助。还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艰难险阻都让我挺了过去,我又恢复了往日的勤奋、执著与果敢!
      记得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说过:无论何种情况或遭遇——好的或坏的,都取决于人们对它的态度;意志坚强的乐观主义者以“谋事在人”的哲学对待困难或失败,这是尤其珍贵和必要的。而我就是这样的人,作为一位普通的农民矿工,我做到了,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有一位哲人说过:如果说人是自己命运的舵手,那么自信就是指引人生小舟航向的罗盘。的确,我就是个充满自信、乐观勤奋、细心果敢的人,而且善于抓住机会展示自我。
      虽然,截止到目前的我还没能正式调入集团政治部工作,但我始终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新闻梦,不失时机地向世人展示着我的才华,从2007年1月19日开始,我已经在中国煤炭新闻网、中国企业报道网、国家煤炭信息资讯网、山东新闻网、山东矿业网、《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煤炭报》、《济宁日报》、《山东工人报》、《工人日报》、《现代班组》杂志、《安全与健康》杂志等新闻媒体上发表了《不足一个月  喜获四项奖——济矿集团董事长王彦伦被誉为“得奖专业户”》、《煤矿安全生产亟需“六戒”护身》、《当代矿工应具备的几种品质》、《煤炭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起步晚发展快效果佳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网络新闻宣传异军突起》、《济矿集团举行2008年度职工革新暨合理化建议表彰大会》、《济能发集团与山塑集团合资煤焦化项目正式签约》、《驻鲁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一行来济宁能源发展集团调研》等六百多篇(幅)作品;其中,《当代矿工应具备的几种品质》还是中国煤炭新闻网2007年点击量最高的稿件,是精品稿件中的精品,有位叫巩涛的网友甚至建议中国煤炭新闻网将该稿永久置顶。
      而且,我写的《董事长是企业集团发展的灵魂——从济宁矿业集团的迅猛发展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作用》还被编入了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发展与创新》一书。2007年5月10日,我国安全生产领域惟一的综合性报纸——《中国安全生产报》利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将我3万字的矿工心理系列稿(3月16日起已在中国煤炭新闻网连续登载了8篇)精编到6000字,并以《农民工王传钧及其工友的亲身体会——心理健康   安全更有保障》为题进行了刊发,我的“矿工安全经”面向全国推广的号角也由此吹响。
      2007年5月29日,兖矿文明网刊登江记文的署名新闻《济三矿安全基础管理向农民工“取经”》,内容是学习我的刊登在2007年5月10日《中国安全生产报》七版上的《心理健康,安全更有保障》专稿。
      2007年6月7日,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其官方网站挂出了《兖矿集团济宁三号矿安全基础管理向农民工“取经”》,内容依然是兖矿集团学习我的刊登在2007年5月10日《中国安全生产报》七版上的《心理健康,安全更有保障》专稿。
      2007年7月7日,中国安全天地网以《著名矿工作家王传钧》为题对我进行了宣传报道。
      2007年9月8日,中国安全生产报以《为矿工心灵撑起一把伞——记山东省济宁矿业集团工人王传钧》为题在全国范围内对我进行了宣传报道,覆盖了整个煤炭系统。因此,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我的“矿工安全心理系列”将使我国的百万矿工获益(我国共有矿工500多万人),再加上网上的众多网民,甚至还有突破百万人的可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一个农民矿工所创造的奇迹。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007年11月,《当代工人》杂志以《掘进工俩身份》为题,对我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当月14日,我又被集团公司借调到政治部从事政工宣传工作,主要从事新闻摄像、文字、图片宣传(对内对外),包括报纸宣传和电视、网络宣传。
    2008年4月7日,济宁矿业集团运河煤矿497名原派遣制员工激动的在转招合同制员工申请表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成为该矿正式的合同工,我本人也在“转正”之列,从此告别了“农民矿工”身份。
      2008年6月13日,我结婚了,婚姻大事在我33岁那一年“终成正果”。
      2009年2月4日,《济南时报》以《矿工“保镖”考上上大》为题对我出书前考上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专升本)的事情进行了报道,山东大学“山大视点”网站也予以全文转载(http://hi.baidu.com/kuanggongxin ... 3188a0d9335ac9.html)。
记得我曾经对采访我的记者说:“我觉得21世纪的青年矿工应该有一种努力为理想奋斗、勇于在煤海打拼的奉献精神。作为一名农民出身的矿工,我确实很普通,我做的还很不够,我能与所有同龄矿工所共勉的,便是‘为他人服务,为后人铺路’!其实,在很多时候,为他人也是为自己,为后人也是为自己人,我始终坚信这一点。而且,我总以为,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存在和参与而更加美好和谐。”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09年3月16日,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由我所创作的34.7万字的我国首部矿工心理励志类通俗读物《地心深处那束光》一书,这是我国首部以矿工“安全快乐工作、和谐提素成功”为主题的“矿山安全-心理励志”类通俗读物,也是我国建国以来出版的唯一一部由一线矿工自己单独创作的安全心理专著。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矿工正从“要我安全”转变到“我要安全”的正确轨道上来,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煤炭系统的广泛关注。
      当然,《地心深处那束光》一书也是由我个人出资印刷的,这也算是我为中国五百五十万矿工弟兄们做的一件真正的大好事、实事吧!虽然我的资金也很有限,但我已经尽力了,目前有不少矿工弟兄们已经读到了该书,并已经开始从中受益了;就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黄毅也于2009年3月19日给我发来了短信——“寄给我的书收到,谢谢!祝贺你在安全心理学的探索上取得的成绩,希望有更多的作品问世。黄毅。”所以,我的苦心没有白费,我的成绩没有白出,我无怨无悔!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矿工,我会继续发扬“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工作作风,继续在工作之余调研好矿工安全心理项目,努力为处在中国最底层的矿工服好务!
    值得欣慰的是,有远见之明的媒体对此也很关注,2009年3月20日,我们当地的《济宁日报》以《矿工来写  矿工去读  成就矿工   我国首部矿工心理励志类通俗读物出版》为题对我出书的事情给予了宣传报道;2009年4月3日,创刊于1949年7月15日的以经济宣传为重点的全国性综合性中央级大报《工人日报》又在第七版(开卷版)“书情报”专栏中对《地心深处那束光》一书做了介绍,并附有本书的封面。另外,报道此消息的媒体还有“全球矿权网”、“中国煤矿网”、“山东新闻网”、“山东矿业网”“中国煤炭新闻网”等。

      除了媒体,我个人考虑的也还是挺周到的,在《地心深处那束光》一书出版的前夕,我还专门挤时间撰写了“王传钧解读《地心深处那束光》系列稿(共计六篇)”发到中国煤炭新闻网和我个人的博客中,目的就是方便广大读者了解详情,因为《地心深处那束光》毕竟是我国首部以矿工“安全快乐工作、和谐提素成功”为主题的“矿山安全-心理励志”类通俗读物,广大读者也需要享用这种“知情权”。
      值得一提的是,出书之时,恰逢徐州医学院搞“益暖中华”大型公益活动,我应邀参与了他们的“生命可以承受之重—关注矿工、关爱生命”公益活动,并免费给他们寄去了《地心深处那束光》一书予以支持,受到了莘莘学子们的热烈欢迎(http://irunforlife.blog.sohu.com/113282648.html)。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质,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我的成功路是用坎坷和曲折铺就的!我是这么认为的。当然,回首三年的风雨历程,除了勤奋执著外,我也有些许遗憾——进矿工作三年来,国家级奖项和市级奖项,我都拿过,书也写过出过,可唯独在集团公司内没有获得过任何奖项;《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煤炭报》、《山东工人报》、《新晨报》、《济宁日报》、《当代工人》杂志、《安全与健康》杂志、中国煤炭新闻网等新闻媒体都曾对我进行采访报道过,唯独我们集团的报纸从来没有对我本人进行过任何宣传报道。还有一点,我有点耿耿于怀,进矿工作三年了,仅仅接受过一次“信号把钩工”的培训,其他的任何培训都未享受过,作为集团公司借调人员,我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为了弥补这一学习培训上的不足,我自力更生报考了2008年10月份的全国统一的成人高考,并一举考取了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在职本科),了却了自己学习“充电”的一桩心愿。
      遗憾归遗憾,但值得庆幸的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沮丧懊恼或颓废,为了践行“为中国矿工的尊严、安全和心理健康而努力书与呼!”的诺言,为了让平安之花永远为矿工怒放,为了使自我的生活更好一点,为了事业家庭的成功美满,我正踏着和谐时代的节拍、和着自信勤奋的鼓点、怀着一颗乐观感恩的心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奋进、奋进、奋进……
      因为我深知,我就是我,我最了解我,我要做最好的自己!我要为同是矿工的弟兄们多做点实事!无论别人承认与否!(王传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1 16:16:55 | 查看全部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1 17:04:01 | 查看全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9 21:13:55 | 查看全部
认可自我,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这是一种勇气和品质!感动!学习!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