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月30日,中原油田采油二厂注水站职工将斜板罐里的管线换掉,使水质慢慢恢复正常的小革新成果受到厂自主创新能手协会的充分肯定,并给予他1000元的奖励。
该厂历经30年的开发,目前已步入“高含水期”,需要加大自主创新成果的研究与应用,解决制约油田开发的诸多技术瓶颈。日前,该厂结合生产经营重点、难点,把创新载体、优化程序、完善机制作为突破口,通过举办职工自主创新论坛、组建自主创新能手协会、建立基金保障机制等方式,大力推进职工自主创新活动,推动了自主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快速转化,为油田优质高效快速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使老油田焕发出勃勃生机。
搭台子:体制要适应发展需要
“我们把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当作生产经营工作重点来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促进了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生产任务的完成,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不完善地方,体制要适应生产经营发展需要。”采油二厂负责职工自主创新工作的群众工作办公室主任杨志伟如是说。
岳为是准备大队的一名职工,平时喜爱发明创新,但研制经费却无稳定的保障来源,特别是对一些无法采购的非标准件,没有解决这些费用的政策,这让他感到为难。该厂相关部门在调研中,发现不少诸如此类的“瓶颈”问题:普通职工在创新成果研制过程中得不到及时的、必要的技术支持、指导,研制时间往往很长;出成果后,没有对成果进行检测的设备和手段,导致一些技术标准较高的成果无法在现场推广应用……针对这些情况,一套紧紧抓住四个关键环节——激发参与热情、搭建协作平台、筹措研制资金、加大激励力度的新体制得到实施。
树梯子:集中技术力量攻难题
为贴近生产管理实际、富有挑战性的主题,在开展自主创新论坛活动中,厂工会建立了“三级选题机制”:在全厂职工中广泛征集选题,厂相关科室针对职工提出的论坛主题再进行论证、遴选,主管厂领导命题。近期该厂组织的“精细注水”、“科学控躺”、“杜绝假资料”、“治理低产井”、“精细成本管理”、“加强井站文化建设”等主题活动,都紧贴生产重点,受到职工的欢迎。油藏经营管理二区职工郭业观察到冬季长距离井加热炉耗费大量天然气现象,突发妙想,在月度自主创新论坛上发布了《燃煤型水套加热炉的推广应用》,目前已在63口井上进行了安装使用,增效170万元。郭业说:“自主创新论坛每次都有厂领导参加,有好的想法都会得到肯定,就像‘梯子’一样。”
“自主创新能手协会”的成立使个人技术力量有限、资金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对于难度较大的项目,该厂成立攻关小组,采取多工种联合作战,共同攻克技术难点,厂工会还对每个攻关项目都指派相关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为了解决抽油机变速箱漏油问题,该厂“自主创新基金会”专门为“自主创新能手协会”提供了3500元的资金,特成立了由顾军等5名职工组成的攻关小组,他们精心组织、明确分工、齐心协力,每周六在厂自主创新协会集合,交流创意,仅用三个月时间就攻克了这一难题。该厂维修大队职工全国技术能手巩章生说:“厂里通过举办职工‘自主创新论坛’、 成立‘自主创新能手协会’,为我们职工搭建了发表创新观点、展示自己能力的梯子,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参与热情,挖掘出了基层蕴藏的巨大智力宝藏。”
育果子:“三方监督”机制促转化
为保证自主创新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年初,该厂建立了“三方监督”机制,即领导监督,使自主创新成果推广更有力;工会监督,自主创新成果推广更迅速;职工监督,自主创新措施落实更具体。为避免自主创新成果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虚报、作假等现象,厂里将需要推广的成果和建议进行全过程公示,并开通了监督电话和监督网址,职工可以随时进行监督。同时,为了使已经具备推广应用条件的自主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生最大的效益经过反复酝酿,该厂尝试打造了“科技大蓬车”,通过“科技大蓬车”及时将创新成果送到应用现场。
该厂还通过完善职工自主创新机制,吹响了激励职工自主创新、学习、奋进的号角,自主创新这一“富矿”得到深度开发,人人热情参与,重知识、学技术、练本领、长才干蔚然成风,自主创新活动呈现出立意新、质量高、见实效的良好发展态势,一批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的职工脱颖而出,在全厂营造了集思广益、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该厂先后举办了12期自主创新论坛,参与职工2650多名,职工提出的1100余个措施和建议中,有240多个得到落实,有5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成果受到了油田表彰,创造经济效益2600多万元。(本报特约通讯员编号040:赵则阳通讯员:李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