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59|回复: 11

班组员工自主创新容不得浮躁

发表于 2009-4-1 09:35: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员工自主创新容不得浮躁(浮躁心态掣肘班组创新)
     耿平
     【事件】参差不齐的员工创新成果
     3月30日,中石化山东下属企业石化销售分公司员工自主创新成果奖项张榜公示了,全公司共有8项成果获得一等奖,30多项成果分获二三等奖。
     笔者闻讯后走访了该公司主管班组创新成果收集汇总、评比的王建华主任。据介绍,该企业今年上报的200多项员工自主创新成果中,有不少成果只写了几句话,表格也是大片空白。这些成果的技术含量的确让人不敢恭唯。
     王主任拿着班组创新成果对笔者说:“今年也确有几项响当当的成果,解决了现场技术难题,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总体员工自主创新成果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是为了评奖而创新,个别甚至有点糊弄事……”
     据了解,该公司每年都要征集员工创新成果,除了为数不多的几项高质量成果外,总体质量差强人意。有的只立了项,但根本没有实施就报了上来;有的项目很有创意,但由于中途遇到困难,员工打了退堂鼓,造成半途而废;有少数成果由于缺少实验数据,难以让人信服;也有少数成果编写质量太差而“端不上台面”。
     随后,笔者来到获得一等奖的董增福技师所在的泵站想探个究竟。看到董师傅正在分散装置上捣鼓着什么。
     笔者问:“董师傅,祝贺你获得创新成果一等奖,又在搞什么新发明啊?”
     “以前,分散装置初溶效果不好造成溶液配制质量差,我正琢磨调整V/F参数……这个项目我花了一年多时间,快有眉目了。”
     据董师傅介绍,该成果研究成功后可明显改善溶液配制质量,降低用电量。受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影响,该项成果队上给予了资金、技术和人力支持,加上自己一年多的潜心研究,已由原来的“雾里看花”到现在的“尽在掌握”。
     笔者思考中迎面遇上了工人技师李跃庭师傅,他对笔者发起了牢骚:“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创造的成果很能解决问题,但写得不好只得了三等奖。可有些人一个月就能出两三项成果,我连做梦都想不到。”他的同伴陈兴华则有点不以为然:“一个小工人搞创新,这不是难为人吗?我们搞创新,那技术人员不就失业了?”
        随着采访的深入,笔者发现,与董师傅“慢工出细活”的情况形成对照的是,该企业员工创新存在一定急功近利现象,员工创新体现了“眼高手低”、急于求成、浅尝辄止的浮躁心态。一些员工为了评奖而创新,一些老项目改头换面又重新报上去,有的是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另外员工创新成果转化普遍效益较低,成果一旦评奖,就被锁进了柜子,好不容易创造出来的成果没有转化现实生产力。
     该企业班组创新虽然非常高涨,且创新成果质量数量总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但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企业还有很多的具体事情要做。

    【笔者评说】员工自主创新要脚踏实地(员工自主创新要克服浮躁心态)

     时下,受金融危机的拖累,国内不少企业陷入了重重难关,都在寻找转“危”为“机”的出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而笔者认为,要实现温总理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员工则要当好自主创新的主体角色。
     大家知道,刚刚过去的几年,一个妇孺皆知的事实就是,我国制造一亿件衬衣、卖几十亿盒牛奶才能换回一架飞机!专家指出,出现上述尴尬事实的根源就在于我国企业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反映到具体的企业就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据笔者观察,当今班组员工在创新实践比较浮躁和浮华,甚至存在浮夸现象,有一部分员工存在一些思想误区,在创新实践中知难而退,眼高手低,浅尝辄止使员工创新难有作为。主要表现为创新口号喊得多、创新项目立项多、参与人员多而创新成功率低、创新成果普遍质量不高、创新效益不够明显。
     对一线员工来说,自主创新是针对立足岗位实际进行的面目一新的创造,绝不是虚晃一枪,更不是新瓶装旧酒。有些创新项目表面上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实地里工作没做多少。就连简单的模仿和粗糙的复制都被冠以创新的名字,贴上创新的标签,造就了以假乱真,滥竽充数的“速成”成果。更有甚者把创新当行头和借口,借着创新的口实谋取私利。在一定程度上员工创新表面上的繁荣浮华,实际上体现了员工创新上的浮躁情绪,有的为了应景或个人利益对创新成果进行夸大,从而谋取虚荣。平心而论,这些应景之作和形式主义的东西越少越好,因为在真正的自主创新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心思和精力都应该更多地放在这方面踏踏实实做好具体工作。
     事实证明,在危机之下,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法宝,同样也是班组制胜的法宝,是度过难关转“危”为“机”的根本出路所在,但自主创新却又最忌讳好高骛远、沽名钓誉,妄自菲薄更不可取。
     对企业一线班组员工来说,创新要从小处入手,务实创效。而杜绝拿自主创新口号当饰品、拿没有实际价值的“创新成果”博取“彩头”,要避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雷声大”,实际措施“雨点小”,“光说不练”的现象,也避免从大处入手、遇困则放弃的做法。要从制约班组管理的节点入手,甚至从以往看似不起眼的小处做起,从小事做起,因为创新最需要脚踏实地。只要做到每天创新一点点,每天创新一毫米,不以事小而不为,就一定能够立足岗位取得丰硕的创新果实。
     对于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创新要及时进行诊断、规范和必要的“包装”,引导员工消除眼高手低、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正确的创新观。除了给予员工创新提供技术、资金、人力支持外,还要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将员工成果推向市场,让他们名利双收,从而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造激情和绵绵不绝的创新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 09:59:44 | 查看全部
好稿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 10:10:52 | 查看全部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 10:36:49 | 查看全部
学习头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0:37:46 | 查看全部
引用第3楼rlcxiaoming于2009-04-01 10:36发表的  :
学习头条!!
别这样说,多提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 12:31:03 | 查看全部
顾老师写得真好,佩服,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8:47:33 | 查看全部
修改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 19:59:54 | 查看全部
顾老师总是能够找到适合自己钻的那条“缝”,视觉独特,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 20:21:20 | 查看全部
视觉独特,深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22:16:12 | 查看全部
引用第7楼向良忠于2009-04-01 19:59发表的  :
顾老师总是能够找到适合自己钻的那条“缝”,视觉独特,学习!
不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