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创新家族又“添丁”
——兴隆庄煤矿回收队研制自动轮带锯磨齿机纪略
“成功了!成功了!……”4月1日,兖矿集团兴隆庄矿回收队木场车间成了欢乐的海洋,工人师傅们欢呼雀跃,高兴地簇拥在一起。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由他们自主创新的自动轮带锯磨齿机今天实验成功了。
那令人紧张难忘的一幕幕又浮现在大伙的眼前……时间定格在当日的上午9时,飞溅的火花伴着刺耳的机器声、轮锯片的轰鸣声响彻整个车间,木场场长肖学华正神情专注地在挑选直径为80厘米的轮锯片,不时地放到轴轮上,调试升降杆,看看与磨齿轮是否一致,反反复复。维修组组长尹汝亮和亓洪海师傅蹲在地上,一会儿试试皮带运转情况,一会儿查看电流情况,三个“老诸葛”配合默契,忙得不亦乐乎。拆卸、维修、打磨、安装和调试……当他们把轮锯片放到轮带锯上,送电进行自动磨齿时,在春寒料峭的时节,他们三人的额头上已经沁出了汗珠。伴着飞溅的火花,需要重新打磨的轮锯片在自动旋转,一圈、两圈、三圈、四圈,5分钟后,轮带锯齿打磨到需要的深度。终于,全身贯注盯着磨齿机三个“老诸葛”相互对视了一下,开怀地笑了。
在过去,电锯上的轮锯片都是职工抱着,在砂轮机上打磨,打磨出来的锯齿有深有浅,标准还不符合要求,即便是熟练的师傅每打磨一片还得需要二十分钟,更重要的是不安全,小摩擦,小伤口时有发生。 “成立科研小组,用我们那些停用或报废的设备做试验,解决这个拦路虎,有困难队里帮助解决”,回收队队长申相庆的一席话给他们打了一针“强心剂”。于是,今年二月初,组长尹汝亮就带着全组人马,从废料堆里找来一台报废的电机,安装上皮带、轴承、可调节的升降杆,用空电机进行旋转试验,然后在皮带的边上固定好砂轮,靠皮带的动力使砂轮去打磨轮锯片,在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今天通过试运行,自动轮带锯磨齿机终于研制成功了。
“不但节省了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安全了,这是我们自主创新、修旧利废带来的效益啊。”三个人整理着自己的“宝贝”,个个乐得合不拢嘴。从废料堆里把能用的物资收回来修修,经过自主创新改造变成了新设备,这是他们区队的创新增效的秘诀,自2006年来,这个队已经自主创新完成了多功能皮带切割机、自动刷漆机、自动轮带锯磨齿机等9项技术革新。多功能皮带切割机在2008年底获得国家技术专利。(董朋 谢红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