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刘东:创新着,快乐着
邓俊德
“又在全路获奖了,这下可要好好庆祝庆祝!”3月31日,笔者闻讯赶到武汉铁路局襄樊北机务段襄北检修车间辅备组时,工长刘东手中的大红证书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刘东连续第三年在全路QC成果评比中获奖。”笔者从佘主任那里得知信息后,就在班组对刘工长进行了采访。刘工长直率地说:“咱们检修工人干活不是光动手,更要动脑子,把车修好是咱们的责任,而把一个个技术难题解决了,那才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刘东在充满挑战的技改创新之路上赢来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采访中,笔者了解到2007年下半年,为了挖潜提效,段上将东风4型机车的牵引定数由3500吨增加到4000吨,这对机车辅助传动系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提吨开始的头一个月,静液压马达漏油故障就呈直线上升,刘东立即对静液压马达在增吨后的工作环境进行了研究,发现原来东风4型静液压马达采用的单油封,在增吨后机车高负荷运转下容易疲劳老化产生漏油,就向技术部门提出了增加一道油封的建议,将静液压马达的单油封密封为双油封密封,减少了静液压系统漏油故障的发生。通过改造后的静液压马达基本消除了漏油现象,该成果也在当年铁道部QC成果评比中荣获优秀奖,并被多家厂家在机车大修中采用。
增吨对机车辅助传动系统的冲击大大超过了刘东的预想,就在对静液压系统技术改造接近尾声时,水泵故障也开始急剧攀升,严重影响着机车质量和运输安全。刘东又迅速与班组职工张文辉对该故障进行了攻关,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后,刘东发现无论对水泵采用机械密封或是橡胶密封,都存在着薄弱环节,于是他大胆设想采取机械密封与橡胶密封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双保险”来克服增吨后的高负荷对水泵的质量冲击。刘东的设想获得了成功,经过双油封改造后的冷却水泵,自2007年下半年来在一个中修期内未发生一起非正常落修,该项成果也在当年铁路局QC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去年下半年,在经过了提吨后近一年的冲击后,机车燃油泵故障发生频繁,且破坏性比以往的故障更甚,不仅漏油,而且O型密封圈还严重磨损主动轴轴头,几乎每台下车检修的燃油泵主动轴都报废,每根主动轴130余元,造成了大量的成本浪费。面对这个棘手的难题,刘东连续两天一夜在燃油泵的试验现场,经过反复拆装、试验后,刘东发现原来O型密封圈虽然是橡胶材质,但由于燃油泵长时间高负荷运转,造成其对主动轴轴头产生磨损,并最终造成漏油故障。针对这个故障特点,刘东提出了用油封密封代替O型圈密封的方案,并在车间的支持下由机床加工制作了18×35×10mm的橡胶油封。改造后的燃油泵橡胶油封减少了对主动轴的磨损,不仅杜绝了主动轴的拉伤,还基本消除了燃油泵漏油现象的发生,该项成果又在当年铁道部QC成果评比中荣获优秀奖。
职工们都说,只要哪里有故障,哪里有技术难题,哪里就有刘东。的确,刘东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机器,在短短近两年时间里,带领班组的师傅们共进行各类技术攻关、改造创新11起,解决了机车增吨牵引后的诸多技术难题。当笔者询问刘东,这么超负荷工作到底累不累时,刘工长爽快地说:“连夜加班攻关时确实很累,但看到一个个技术难题被攻克,感到的更是一种成就,一种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