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位团委书记干不完的事
作者:安徽青年报记者 高升 石先来 来源:新闻周刊 发布时间:2007-6-28 17:58:31 发布人:root
两张办公桌,两把椅子,一台电脑,一个沙发,两个柜子,这就是晏荣龙的办公室里的全部摆设。见到记者到来,他略显歉意,“集团公司中南区青年安全演讲比赛刚刚结束,下面几个公司的团支部在搞业务竞赛,明天还要去上海开会,忙得焦头烂额,真的想让公司党委给我派个副书记了。”
晏荣龙,皮肤黝黑、身材消瘦,说话时总面带微笑,不知底细的人怎么也不会联想到他是拥有着近万名团员的大型国企———中铁四局团委的“一把手”。
为农民工团员安个家
2005年3月,一纸调令把晏荣龙推上了团的岗位,对共青团没有多少了解的他当时还只知道团有着光辉的历史,甚至连“三会一课”都叫不全。在半年的时间里,晏荣龙却把铁四局团的工作开展得风风火火。
由于一直在基层工作的原因,晏荣龙有着深入施工一线的习惯,他发现公司里大量的农民工背井离乡,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他们没有归属感和荣誉感、缺乏自信,不能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来,而在这友大军中,青年占一半以上。
“团组织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那段时间,晏荣龙一直在思考,本来就黝黑的脸始终沉着,连团委的部长汇报工作都不知道怎么开口,心里直犯嘀咕:“新书记有点凶啊。”直到有一天,晏荣龙兴高采烈地召集大家开会,研究如何把团组织普及到农民工中去。
意见统一了,说干就干,公司团委立刻以文件的形式要求:工程项目部有外协队伍的,应将外协队伍中的团员纳入到项目团组织管理,设立外协队团支部或团小组,力争将团组织的服务全程覆盖、全程跟踪。
当时正值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如火如荼开展,对于农民工中的团员来说,这还是头一次听说“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这个名词,有的人甚至忘了自己是团员。各团支部开始积极、深入为农民工团员配发学习材料、制订活动内容,配发文具,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形式极大地吸引了农民工团员的兴趣,大家似乎又找到了阔别已久的“家”的感觉,很多人还慢慢成长为技术能手。
让工作思路更加清晰
中铁四局团委每年都要开展团干部培训班,晏荣龙觉得以往的内容脱离实际,往往是投入大却没有效果。他上任后就把培训从法律、财务、安全等课程改为专家讲座,如科学发展观、管理方法与艺术等,在他看来,短期的培训更应该解决工作的思路、方式、方法等方向上的问题。
在今年4月17日召开的局团委全委扩大会,晏荣龙端坐在主席台,却反常地做起了推销员,他拿起《冰山在融化》、《关键在于落实》、《于丹〈论语〉心得》等书说:“我建议大家回去多看看这几本书,相信会有很大帮助的。”
由于工作关系,各分公司、项目部团干部分散,甚至有的团支部委员都不在一个工地上,开会怎么办?晏荣龙想出了办法:利用企业OA网络办公系统。在他的启发下,有的团支部建立了专项工程项目的团干部QQ群,召开网上工作会议。
“目前,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人员配备上,公司现有团员、青年近一万人,基层团组织316个,但专职团干部只有18人。由于项目工期短、人员流动性大,选拔团支部书记十分困难,而且也不利于团干部的长期培养。”
为了能让工作得到落实,晏荣龙要求基层团组织想尽一切办法落实好“五个一”:“我们各项目部的团组织负责人都是兼职的,但不管你有其他什么职务,你必须有一张‘书记办公桌’,办公室门上要挂一块‘团委办公室’的牌子,即使是和其他部门在一起办公;兼职团干部整天处理团的事务是不现实的,但你至少每半个月要专门抽出一天的时间来做好相关的工作;一份团报、团刊要订的;在经理部、工地现场,你得有团的宣传阵地,团组织工作的有型化宣传必须要有;青年的活动场所无论大小、多少,至少也有一个。”
在条件的确不允许的情况下,晏荣龙就变着法地整合各项资源开展工作。每个项目部的办公地点往往是临时搭建的,或者是租用的,活动场地都十分欠缺,像篮球场、足球场基本上所有的项目部都没有。体育活动难开展,晏荣龙就把目标放到了文化活动上。去年,中铁四局开展了“我与企业共成长”征文和“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大调研”活动,活动中明确表示将把优秀作品刊登在团委网站上并汇集成册。晏荣龙明确表示:“这一下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也提升了工作的层次,如今,我们的承诺都全部兑现。”
把团的活动融入到生产中去
翻开近两年中铁四局团组织所获得的荣誉录,各种奖项多得让人有些嫉妒,仅2006年就有全国性荣誉两项、省部级荣誉29项,涉及到“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志愿服务、信息调研等各个层面。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因为我们开展的活动对各分公司、各项目部的胃口,他们认可了你才会大力支持你。”
企业团委应该做什么,难道就是简单地开展一些活动么?这个问题让晏荣龙一度很头疼。“我们企业团委和各市、高校团委情况不同,拿我们单位来说,团的工作要与党的工作同步,而党的工作存在一个与项目同步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应该是通过活动把年轻人凝聚起来,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看得到的效益。”
每个企业都有对新同志的“传,帮,带”传统,晏荣龙一次次到分管领导、人力资源部和工会游说,终于把这项工作抢了过来,把这项民间活动真正落实到了制度里。晏荣龙说:“去年我们搞了个‘导师带徒先进单位’和‘明星师徒’评选,各项目部十分欢迎,一些单位还提出了‘周谈心,月上课,季考核,年表彰’的创新做法,这些都对企业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和青年的快速成长大有裨益。如今,‘导师带徒’已成为我们团组织的品牌活动。”
在晏荣龙的推动下,中铁四局各级团组织开展了“知荣明耻”演讲比赛、“我与企业共成长”主题教育、导师带徒、创建学习型团组织、开办青年夜校、建立青年书屋等活动。年轻人的心凝聚了、成才了,士气调动起来了,中铁四局获得了最实惠的效益。青年突击队精心设计的一个施工方案就节约了近百万元的物资投入,分配去的大学生在参加一年多的导师带徒活动后都逐渐成为业务能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