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报告文学
井架耸立的人生
王 廷 永
在他的履历表上,记载着这样一些荣誉:2006年度石壕煤矿“科技先进”、 “三星级人才”,煤电公司QC二等奖;2007年度石壕煤矿“十佳管理能手”、“四星级人才”,煤电公司QC二等奖;2008年度石壕煤矿“十佳科队长”,煤电公司二次创业“优秀员工”……这一连串浸透汗水的荣誉,刻画出他像井架一样耸立的人生。
他叫娄方模,石壕煤矿采煤624队队长。
工作上的“液压支架”
2008年春节期间,重庆电煤供应紧张。当时,娄方模担任队长的采煤624队正在开采北三区1630薄煤层工作面。该工作面瓦斯含量大、地温地压高、顶板岩层破碎、淋水严重。但为了确保重庆的电煤供应,矿上要求该队在做好安全工作的情况下,必须按计划完成生产任务。作为队长,可以想象娄方模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娄方模是转业军人出身,骨子里天生就有军人那种不服输的劲头,在那一段时间里,他几乎没有回过家,吃、住都在队上。每当工作面遇到问题时,他就和其他队干共同商量,及时解决问题。在井下,他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所以有人这样评价他:“娄方模在工作上真是个拼命三郎!”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他的感召下,该队全体员工都发扬出了“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不但超额完成了原煤生产任务,而且无一安全事故发生。 2008年,在娄方模的带领下,该队还连续四个季度都荣膺矿上颁发的“金牌队”称号。
娄方模还有这样一件事让人特别感动。今年元月30日夜班,该队正在紧张施工北1730运输联络巷,跟班队长向他汇报有可能掘进到安全煤柱,碛头瓦斯较大。当时娄方模患了重感冒,正在医院输液,听到汇报后他立即扒掉针管,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井口,换上衣服就下井去了。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他当机立断,撤出所有人员,并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保障了当班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今年北1730工作面割煤机的安装过程中,娄方模挂帅担任了现场指挥。工期紧、任务重,他时常连轴跟班在井下。为了安装工程高质量、高标准、高速度地完成,他对每一道工序都要逐一检查验收。在此期间,他的孩子因患急性扁桃体炎症,持续高烧,说不出话来,他也顾不上照料孩子,妻子埋怨他“只有工作没有家”。
娄方模不管当不当班,总是坚持每天下井检查工作,即使有时去开会,他也要赶回来下井。他说如果有一天不下井,心里就不踏实。他是个老胃病,一次胃病发作,疼得他满脸都是是豆大的汗珠,可他仍然将队里的工作安排完毕后才回家。第二天他又坚持上班,同事们再三督促他回家休息,等身体恢复好后再上班,他硬是不肯。他说:“我这点病不算什么,现在任务紧,哪里顾得上休息!”
娄方模就是这样“拼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业务上的“技术大拿”
在采煤624队乃至整个石壕煤矿,大家都知道娄方模十分勤奋好学。刚参加工作时,他只有高中文化程度,并且缺乏煤矿专业知识。于是,他参加了煤矿机电专业中专班的学习,毕业后在矿机动科担任机电技术员。在此期间,他先后设计了矿S区皮带运输系统,N三区皮带运输系统,卧式煤仓皮带运输系统。参与了N三区皮带机头基础的组织施工。编写了矿2005年、2006年生产能力核定资料的机电运输部分。他提出的对MG300-BW型采煤机截割部和滚筒的改进建议,极大地提高了采煤进度。
2007年3月,娄方模调到新组建的采煤624队,担任技术员。他又自学了煤矿开采技术,取得大专文凭。他还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知识和网络知识,并在全队建起了采煤工艺流程监控系统,为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保证。在他担任队长后,他坚决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以及矿上制定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做到了工作面质量标准化,大大促进了全队的安全生产。2007年,采煤624队荣获矿“安全先进集体”、矿“创业建功奖”和“安全信得过单位”等称号。
娄方模在工作中是个“全挂子”,被人们誉为“土专家”。去年3月,工作面的“采煤机”故障多,原煤产量下滑。为了解决割煤机故障问题,他放弃休息,对机组的油泵、马达进行研究、分析,向机组人提出解决维修方案,使原煤生产迅速回升。他负责北三区的采煤工作,由于上下采煤工作面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大面积的断层,瓦斯经常超限,影响安全生产。经过观察和实践,他向矿生产技术部门提出了加快采面推进速度、强化工作面隅角瓦斯的管理,从而解决了瓦斯超限的问题。
他积极推进技术革新、小改小革,并且卓有成效。在2008年初的N1630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遇到倾角近58度,落差为1.8米和2.2米的正断层,工作面顶板垮落频繁、片帮严重,局部垮顶高达4米以上,片帮深度达到3米以上。该队抽调业务素质过硬,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突击队,他和书记一起,分三班跟班下井,坚持和员工同进同出,针对大断层这一特殊环境,该队在精细化管理的原则指导下,结合实际采取优化扇采技术,细化了各项工作的操作要求和现场安全管理责任,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并且为该矿今后遇到类似大断层扇采,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管理上的“成功强者”
煤矿基层管理,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一次,娄方模在工作面跟班,听到后山有轻微的岩石破碎声音。一般人感觉不到,他立刻叫工作面所有人撤出。不到五分钟,后山来压力,工作面亮睁睁的液压支架慢慢下滑,让刚从工作面出来的工友感到害怕。又一次,在工作面上段听到下面掺打单体支柱的声音,告诉新来的操作员工,有三根支柱没掺在实底上,要重新打,用3.6米π梁接好顶板,那工人就奇怪了:你没检查,怎么知道我没掺到实底?娄队长立即指出了那三根支柱,员工一检查,果不其然,心里感到非常的佩服他。
“要做管理的成功者,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基础资料台帐,管理才有章可寻,有法可依”。这是他在2008年,荣获矿“十佳科队长”的认识和体会。因此,他坚持制度管人、人管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证基础资料和台帐齐全,做好各种原始记录。他抓住每周二安全、政治学习时机,给全队员工,宣传抓好安全工作的现实意义。同时,娄队长利用考核的基础资料,给大家算经济、情感、幸福三笔安全帐。通过算好这三笔帐,员工对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质量标准化工作有了进一步理解,并积极投身安全工作建设中去。他还组织队管人员,通过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三基”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在值排班、井下生产现场控制、材料费用、员工的安全学习教育、违规处罚、全勤奖励等一切都有章可循,并及时上好台帐,推动了员工安全行为规范,有力控制了井下作业现场的安全生产,他本人的现场管理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2009年3月11日,娄队长率领全队职工进入N1730下采面,展开了紧张的初采初放工作。264米长的工作面,时常都能看到他繁忙穿梭的身影,不时地指挥作业人员更换卸压支柱、给支柱测压、察看压戗柱是否齐全、支柱角度是否符合规定,随着生产进度的推进,采空区也不断远离工作面,而娄方模的心,也像悬着的顶板一样提到了嗓子眼,采煤经验告诉他,顶板垮落的一瞬间,意想不到的事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他一方面加强工作面支护质量,一方面根据顶板变化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终于,在正常生产循环后,顶板全部垮落,初采初放阶段工作顺利完成。与此同时,他善于做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以人为本,掌握好管理制度的原则性,减少罚款,使老员工石大明、周林由比较落后的员工,迅速成长为“金牌员工”和“金牌班长”。
在井下艰苦的环境中,娄方模坚持出满勤,干满点,没休息,头痛脑热坚持上班,家中的大事小事交给妻子,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从未因家庭琐事,耽误过任何工作,做到了全年全月出满勤,年累计平均出勤 312个,以忘我的工作热情,投身到煤炭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同事们称其为闲不住的人!
今天,他仍然在平凡的采煤工作岗位上,以作风过硬、雷厉风行、善于管理、勇于创新、勤奋务实的奉献精神,送走了一个个充满硕果的昨天,迎来了光辉灿烂的明天。
2009-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