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042|回复: 1

我想下辈子还当养路工

发表于 2007-6-24 22:46: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叫徐国平,至今养了34年公路,现为江西永丰公路分局佐塘养路队长。

    刚到养路队时,队长发给我一把铁锹和一套灰色的工作服。有人这样议论我们养路工: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拾破烂的,仔细一看是公路站的。最难受的是,公路养护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工作任务相当繁重。面对没日没夜的体力劳动,面对尘土飞扬、风吹日晒雨淋的作业现场,我犹豫了,真不知自己能坚持多久。后来,在老队长和大伙的影响和帮助下,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我慢慢适应了工作环境,并掌握了一定的公路养护技术。

    永丰抚八线开始实施老路改造工程时,我被调到永丰养路队当队长。走马上任,队里情况不尽人意:路面坑槽多,到处侧边,松散等病害严重。要把这段路养护得让领导放心群众满意绝非易事。为此,我组织全体职工开会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管理制度。从那时起,我坚持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将养护机具检查一遍,每天坚持第一个出工,最后一个收工。开始有少数职工认为路段环境差、难管护,悲观丧气。对此,我鼓励大家打消顾虑,并让大家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敢于拼搏、深挖潜力就一定能养好这条路,甚至进入先进行列。半年过去,永丰队的路况赶上去了,队容队貌也焕然一新。

    公路养护工作既苦又累,是尽人皆知的,尤其是地处山区的养路工更是如此。为了让职工安心工作,我从细微之处做起,关心职工,体贴职工。为了改善职工的生活,工余时间我与队友们一起将道班闲地种上蔬菜,蔬菜自给有余。在当时市场猪仔紧缺,价格奇高的情况下,我就把自己家里妻子精心喂养的两头小猪以成本价卖给队里养。通过“一种三养”,职工每年可分到四五十公斤猪肉。
养路工人不仅工作环境艰苦,“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在车来车往的公路上劳动,有时难保安全。

    2003年5月的一天,我在抚八路县化肥厂门口路段正冒雨抢着被雨水冲坏的路面,尽管道路警示标志齐全,一场意外却突然降临到我的头上。一个年轻人驾着辆摩托车在公路上飞奔,我当时正在专心做事,来不及躲闪,被摩托车撞飞出四五米远,当场倒地流了一滩血,断了两根肋骨,胸腔大量淤血,摔成脑震荡,昏迷不醒。经过县医院一天一夜的抢救才苏醒过来。由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一天不上路,就手脚闲得难受,感到不舒心。因此,我治疗两星期、尚未康复时就闹着出院,一回到队里就上路干活了。

    为把路修好还节约经费,我带领职工自采砂石,自扎扫把。那天,我和队里两名职工到山上捡毛竹枝扎扫把,在装车时,因竹枝打滑,人站立不稳,我不慎跌下车来,头先落地。我强忍着剧痛,把竹枝运回队里,卸完车已是晚上9点多,晚饭没吃就回房躺下了。第二天,头痛得实在受不了,到医院作检查,等X光片出来,连主治医师都吓了一跳,说:“你的头骨骨折,怎么不及时来医治!”因为没有及时就诊,颅内积血,留下了后遗症。

    由于长年野外劳动,喝了不干净的水,我双肾患上了结石,记不清有多少次痛得在路边打滚,13年来,发作时就忍一忍,实在不行,就吃点止痛片,消炎药对付。上级领导和职工多次劝我去碎石,我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如果有点小毛小病就请假,那工作还怎么干。”

    几十年来,我以路为伴,以路为荣,以道班为家。几十年来,我走过了一山又一山,养护的路换了一段又一段,记不清拉过多少车石子,清理了多少处塌方的路面,修补了多少个深深浅浅的坑槽。
我,一个平凡的养路工,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更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人生壮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只不过尽心尽职做了一些我应该做的事情,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养路事业。

    而党和政府却给了我许多关怀和荣誉,我被交通部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被江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连续多年被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面对有的人评价工人“没文化”,“被人瞧不起”,“身份卑微”时,我们不要妄自菲薄。我认为,当工人,只要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不怕牺牲,发扬主人翁精神,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就能体现自我价值,就会得到人们的尊重,甚至受到人们由衷的敬仰。当我们工人顾大家舍小家得到家属的理解和支持时,当我们工人的苦累奉献得到社会大多数人的肯定时,当我们的业绩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时,心中充满了无限自豪。

    痴心养路永不悔,我想下辈子还当养路工人!

    如今,我的女儿中学毕业时,毅然报考了交通学校,现在女儿和我一样,当上了一名养路工!
   (徐国平 口述  刘浩军 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 18:31:11 | 查看全部
[s: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