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跟贴创新·责任]班组细胞创新体现一种社会担当
黄山
[新闻事件]“痴人说梦”背后也是一种责任担当
4月4日晚,笔者收看CCTV新闻频道“面对面:李书福:吉利传奇”栏目,主持人董倩专访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专访开头几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十几年前,当李书福带着他的吉利汽车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的时候,对于这个人,人们的评价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对于他的产品,吉利汽车,人们的评价是:它就是廉价和粗糙的代名词……”,采访中还有一段介绍:“08年1月,李书福带着他的团队参加在美国底特律举办的北美车展。在200多名中外记者见证下,吉利公司展示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即BMBS技术)。这项技术一举获得组委会颁发的唯一一项‘技术创新’大奖……”。
笔者被吉利集团董事长言语中透出果敢创新勇气所感动。李书福的团队从15年前梦想能生产轿车,到如今BMBS原创核心技术问世。“痴人”们经历着一次次转型剧痛。当汽车业大打价格战时,这个痴心不改致力于创新团队凭着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强烈危机感和责任感,吉利集团站在北美车展一举夺魁。困扰欧美汽车业爆胎难题,被中国人自主创造出来。吉利集团让世界看到责任在肩的中国力量火山爆发。
笔者在新乡机务段也经常接触到这样的“痴人”。月山检修车间电子组技术骨干赵红全、陈浩杰两位师傅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为了不愿看到班组职工排除冬季电力机车大顶闪络故障时,因缺乏试验台,大家不得不在机车爬上爬下试验,累得一身臭汗。班组自制研发模拟配件试验台因耗时耗人搁浅了,我们2人坚持用了2个多月时间把它拿下了。试验台不仅减轻职工劳动强度,缩短维修工时300个,而且节支20万,在全局推广使用。”还有月山设备车间维修组工长邓振建师傅琢磨3个月研制出烤砂炉活动弯头。这种弯头不仅耐磨损,而且维修起来简单省时。邓师傅半年时间解决班组创新难题20件。邓师傅因此被班组职工笑称旧配件中的“好好先生”。这些大智若愚型创新人才具有攻克设备难关的好奇心和责任感,耐得住漫长等待成功的寂寞,耐得住许久无人喝采时分。
[笔者评述]班组创新体现个人社会价值
班组长扮演班组创新第一责任承担者角色。班组创新难,难在责任不清、搭桥不力、意向不明、资金、技术有限。班组长具有引导、联络、指导员工创新责任。班组创新没有班组长积极参与、四处搭桥的内、外部环境,靠员工个人创新出成果更是难于上青天。另外,班组创新实施目标必须明确,由班组长敲定目标,把大家钱往一处投、劲往一处使。班组拧成合力才能大大压缩出成果周期。班组有限的钱和人才不会瞎扔、瞎投。
同时,技术能手和业务尖子承担着班组创新台柱子责任。班组业务拔尖人才和正在成为业务拔尖人才的员工是班组创新核心员工。班组长如何调动、用好这些主角是创新成果出不出彩的关键所在。技术职工为班组创新成果尽快出炉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需要强调一点,企业培养普通员工“新奇”“忘我”“坚持”的创新品质是班组创新能不能取得实效的关键。班组员工作为自然人都承担合理改变身边事务生存状态的一种社会职责。比如员工常作一项工作能不能换一种思路去做,把定责修转换成省时修,逆向思维作这项工作效果会如何。企业培养班组员工常学创新之道、常思创新之法、常作创新之事。只有这样,创新共担、成果共享机制才能在班组落地开花、枝繁叶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