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4月8日,笔者在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金属结构建造事业部金属结构厂铆焊三车间刘汝涛铆工班的施工场地上见到了由班组员工自主研究设计、用两根余料钢管和轴承装配而成的“中油海管架筒节组对专用托辊”。
该托辊长20米,宽0.5米,主要部分的滚筒--两根直径为0.6米的钢管原来是该班施工容器项目的部件,后因图纸修改的缘故这两根钢管被当做了余料闲置了起来。该班接手中油海导管架项目后,它们便派上了用场。中海油导管架是海底石油运输管道的支架,所以铆焊制作工艺要求特别严格。导管架每分段由4至6节筒节铆焊而成,有10多米长,而首尾两端的直线度的误差却必须控制在3毫米之内。刚开始干这活时,班员们将一个筒节放在平常风塔筒节用的“丫”字形成品托辊上,另一个筒节用天车挂上钢丝绳兜着组对,因施工时会导致天车的钢丝绳有轻微的晃动,从而使直线度无法保证;把它们平放在两根平行的“工”字钢上组对,虽然不晃,直线度得到保证了,但由于“工”字钢是固定在地面上不能灵活旋转,所以组对起来特别麻烦;车间申请结构厂想从托辊制造厂家购买一台,电话打过去,结果厂家回复说没有这种特制的托辊。在车间薛军主任的提示下,刘汝涛班长便“打”起了这两根余料的“主意”,他先是绘制了一幅托辊制作的草图,然后就带着班员秦祥一起组装了一台“中油海导管架筒节组对专用托辊”,并投入了使用。该托辊最大的优点一是灵活旋转、二是自身有20米的长度。导管架的单节吊到上面后,只需用葫芦倒链在单节与单节之间一拉即可合缝,控制好整体长度后,再用大锤和销子平一下错边即可点焊,然后用天车吊住筒节的一头边旋转边加固焊接,非常方便。由于专用托辊的两滚轮的平行、垂直度在整体组装的过程中保证的非常好,所以该班用该托辊组对的每一分段的导管的直线度全部都控制在了3毫米以内。
孙吉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