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创新是他永不停息的事业
谭吉辉
3月8日下午,笔者来到河南油田采油一厂江河油矿采油六队维修班采访一位“油井防污防盗发明家”。
二十多年来,他在抽油机的轰鸣声中发现和排除设备较大事故隐患三十余起,为企业挽回了五十万元经济损失。累计实施技术革新、小改小革20余项,创效一百八十万元,其中三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
他就是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石化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采油高级技师孙爱军。
江河油矿采油六队管理着油井120多口,孙爱军总是定期深入现场对设备进行巡检,仔细分析、判断各种情况,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隐患,为维修保养提供准确信息,制定整改方案。在今年年初的一次检查中,孙爱军突然听到J3-907井曲柄销运转中有轻微的异常声音,仔细观察发现曲柄销轴承盖板有条小裂缝,于是果断停机进行检查,原来是几颗滚珠从轴承中跑出顶裂盖扳,由于发现及时,避免了一起重大翻抽事故的发生。
不法分子卸盘根盒压帽进行偷油,造成大面积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严重干扰了油井的正常生产,给生产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怎样才能防止不法分子卸盘根盒压帽呢?成为他脑海萦绕的问题,他白天在井上观察,晚上在家查阅资料,认真研究盘根盒结构原理,图纸画了几十张……。一天,他途径一个自行车修理铺时,看到修车师傅抓住脚蹬子飞快地转动着,后轮上的棘轮只做单向运动,脑海中瞬间产生了一个念头,若是把端面棘轮的工作原理运用到盘根盒上,阻止盘根盒顺时针转动,不就避免了偷卸现象的发生吗。革新的思路一下打开了,他飞快地赶回队上,量压帽尺寸、设计出了“单旋式防盗盘根盒”。这种盘根盒实现了压帽只能单向转动紧固盘根,逆向转动时护罩与压帽自动分离防盗的目的。成果应用以来已累计减少原油损失400余吨,创效40余万元。现在,13号计量站采油工张豪杰一提起孙爱军的这项发明成果就咧着嘴直笑:“可给我们帮了大忙啦,即防盗又避免了污染井场环境”。
“一支独秀不是春”,作为技术工人的孙爱军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同时,不断地发挥技术骨干的传、帮、带作用,不断地提高班组岗位工人对生产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处理能力,带出了一批生产技术骨干,职工的技术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组织开展技术练兵,选拔、培养技术能手,向他们传授自己多年学习和参加比赛的经验。在2007年采油一厂开展的首届名师带徒活动中,他一人就与15名青工签订了师徒协议。当徒弟在实践操作上不得要领、摸不到头绪时,他就手把手地教操作流程,传授技巧和心得;谁在理论上有解不开的疙瘩了,他就循循善诱讲原理,一对一地解疑难;哪个人技术创新上遇到了“拦路虎”,孙爱军总会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一起查资料、想办法、攻难关。
对此,笔者提出了疑问:“你这样尽心尽力地去传经授业,难道就不怕徒弟超过你?”,孙爱军:“技高者为师,这也是对我创新路上的一种激励”。
经过孙爱军的精心辅导,徒弟们的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已有3名徒弟分别获得局、厂技术能手称号,5名徒弟考上了采油技师;局采油工状元、局劳动模范孙小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都已成为一线生产中的骨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