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935期班组摄影•班组创新---本期主持人: 袁克颖
已见报:
■主持人:中铝河南分公司氧化铝一厂 袁克颖
主持人语 当国际金融危机继续向企业纵深蔓延之时,以节能降耗、降本增效为目的的班组创新,也凸现出攻坚克难的强劲作用:提高效率、减少开支,突破“瓶颈”,填补空白……我们聚拢在班组创新的旗帜下,把每个人的智慧集聚为团队力量,让废旧设备起死回生,用废弃角料创造神奇,用行动继续书写班组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动人故事——
原稿:主持词
提高效率、减少开支,突破“瓶颈”,填补空白……处处都闪烁的智慧的结晶,创新的力量。班组中的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爬滚,练就成了班组工作实体中最有发言权的人。我们是班组设备的主人,班组生产、运行的把持者。相信自己吧,只要我们沉下心付出努力、真诚对待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能收获创新的成果。瞧,一些中国企业班组已经行动起来了,让我们一同感受大家通过创新所拥有的快乐。 袁克颖
已见报:
中铝煤粉班:厂家拒修我们上
4月8日,经过半个多月的系统大修,中铝河南分公司氧化铝一厂四车间4号熟料窑煤粉布袋收尘器又欢快地运行了。半个月前,该车间决定对投用10年的煤粉收尘系统实施大修,可设备厂家现场察看后,却以难度大、成本高为由拒绝检修。于是,班长薛吉洲(右)就带领大伙挑起了检修重担。他们对布袋隔离底板等多项难题进行攻关,其中改模具制造为人工铆焊制作一项,就节约备件费用近30万元。 张静 李明航 摄
原稿:
煤粉班组:创新备件制作节约30万
4月8日,历经半个多月的系统大修,中铝河南分公司氧化铝一厂四车间4号熟料窑煤粉布袋收尘器又投入了欢快运行。3月中旬,该车间决定对投用10年之久的的煤粉收尘系统实施大修。设备厂家现场实地察看后,以难度大、成本高为由拒绝检修。班长薛吉洲(右)带领班组员工,对布袋隔离底板等多项难点问题进行了重点攻关,尤其是改高成本的模具制造为低成本的人工铆焊制作,就节约备件费用近30万元。图为班组员工正在测量、安装收尘仓龙骨。 张静 李明航 摄
已见报:
柏林矿机修班:制绝缘瓷保质创效
“一小时制作13个,比过去增加5个,材料消耗减少10%……”4月9日,说起自制绝缘瓷这项创新,川煤集团达竹公司柏林煤矿机修班班长丁华春(左)如数家珍。以前的机车绝缘瓷安装麻烦,不耐用,还易有安全隐患。今年3月底,丁华春带领大伙尝试创新,用8号铁丝作绝缘瓷横单,用16号铁丝捆绑,精确切割绝缘瓷横单铁丝长度,经试验运行,不仅保证了质量,而且还节约了材料,提高了工效。 周承红 摄
原稿:
跟贴,创新班组)柏林矿机修班:创新技术自制绝缘瓷
“一小时制作13个绝缘瓷,比过去增加了5个,材料消耗减少了10%......” 4月9日,川煤集团达竹公司柏林煤矿机修班班长丁华春(左)摆弄着自行加工的机车绝缘瓷自豪地向笔者介绍说。以前的机车绝缘瓷安装麻烦,不耐用,还易出现安全隐患。今年3月底,机修班班长丁华春带领班组员工,创新机车绝缘瓷制作方法,用8号铁丝作绝缘瓷横单,用16号铁丝捆绑,精确切割绝缘瓷横单铁丝长度,经试验运行,质量得到了保证,既节约了材料,又提高了工效。(周承红 )
已见报:
永煤维修班:创新论坛解难题
在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城郊煤矿,各班组开展的“创新论坛”如今已成为员工周学习日的必修课,如何变事后维修为事前预防,已成为矿井各班组的共同课题。该矿主井钳工维修班就通过班组创新论坛催生了“风机滤网快速更换法”、“箕斗扇形门注油改造”等创新项目,解决了工作过程中的一个个难题,令技术工人由“干着算”转为“算着干”,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设备保障。瞧,他们正为煤机闸板限位献计献策哪。 王诚 摄
原稿:
“创新论坛”进班组
如今在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城郊煤矿,“创新论坛”成为了员工周学习日的“必修课”,如何变“事后维修”为“事前预防”成为了矿井技术员工的共同课题。该矿主井钳工维修班就通过班组“创新论坛”催生了“风机滤网快速更换法”、“箕斗扇形门注油改造”等项目,解决了工作过程中的一个个难题,实现了技术工人由“干这算”为“算着干”得转变,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地设备保障。瞧,他们这不正在对为煤机闸板限位献计献策哪。(王诚摄)
已见报:
小河嘴矿检修班:创组装法保安全
“有了整体分段组装法,突击抢修绞车就不难了!”4月8日,刚获得3月份班组“创新之星”的川煤集团小河嘴煤矿机电队检修班,在QC技改小组长张勇(左)的带领下,又大胆地采用整体分段组装法,成功攻克了提升小绞车行星齿组损坏后的抢修组装难题。今年,该班成立了QC技改项目攻关小组,对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设备检修难题一一进行挂牌攻关,并每月评选一名班组“创新之星”,一股浓郁的创新热潮正在该班方兴未艾。 杨涛 摄
原稿:
河嘴矿检修班:众“星”争辉解难题
“有了整体分段组装法,突击抢修绞车就不再是难事了,安全生产也更有保障了。”4月8日,川煤集团达竹公司小河嘴煤矿机电队检修班职工、QC小组长张勇高兴的对工友们说。刚刚获得3月份班组“创新之星”张勇协同工友对煤矿提升运输最重要的设备,提升小绞车行星齿组损坏后的抢修组装难题进行攻关,通过多次摸索,大胆采用整体分段组装法,先将小绞车内部的行星齿组与轴心传动减速装置组装好,放入大齿圈内部套好后,再与水平放置的电机马达齿轮进行套接,使原来的十余道组装工序减少到现在的三道,有效缩短了抢修时间,攻克了因绞车抢修而影响安全生产的难题。 今年,该班把深入开展技改创新增效活动作为班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成立了QC技改项目攻关小组,对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设备检修难题一一进行挂牌攻关,并每月评选一名班组“创新之星”。(杨涛/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