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刘东风
6月13日,深圳罗湖区一名3岁幼童独留家中,搬凳子爬窗寻找父母,不幸从15楼坠落身亡;6月16日,深圳福永一6岁学童因感冒未能上学在家休息,家长急于上班将熟睡的孩子反锁家中,一个多小时后孩子攀爬窗户高空坠亡。四天俩命,皆因家长疏忽看管导致悲剧发生。事后有网站就“读者家中的孩子平时是否有人看管”发起网上调查,统计结果不容乐观:6816人表示平时都有人照看,475人表示偶尔有人照看,343人表示没人看管。这不得不要叩问所有那些没人看管孩子的家长:是什么活计比孩子安危还重要?都知道孩子是个宝但究竟是谁的宝贝?
孩子首先是家长的宝贝儿。作为家长或者法定监护人,除了满足孩子一般生活之需之外,还有不少义务和责任。保证儿童的生命安全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全天候看护儿童不管是从法律还是道德层面来讲都是天经地义的。曾经听说,在美国,家长将孩子反锁在车内哪怕时间再短法律也不允许。也曾经听美国小学校长介绍,家长不在学校放学时间按时接孩子回家也属于违法,校长有权报警。警方接警后将孩子接到警署,再介入调查学生家长有无抚养能力和遗弃儿童倾向。如果有,则剥夺学生家长的抚养权,将孩子要么送孤儿院,要么送有能力的家庭寄养。这看起来似乎有点匪夷所思,但人家的法律从根本上保证了儿童的合法权益,而且连学生家长也没有想当然的余地。而我们的不少家长总是一边念叨着孩子是心肝宝贝,一边又不断地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失职失责。究其原因一是安全意识淡薄,二是侥幸心理严重,三是对生活和生命的意义没有理解深透,说到底是愚昧无知。
孩子其次是老师的宝贝儿。如果老师将孩子视为己出、当作宝贝,就不会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件发生,就不会在家校之间存在种种误会,就不会在交接儿童时出现时间差和监护空当,就不会因为孩子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值得称道的是深圳大部分学校在这方面做得比较规范,学校都有各项应急预案,对学生的处置方式细致有加。譬如学生突发情况需离校,学校总是先同家长取得联系,学生凭班主任放行条通行保安岗;譬如孩子感冒发烧需控制疫情让其隔离治疗,就会同家长商量好接孩子回家并定会嘱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凡此种种琐碎,只为家长负责、为孩子负责、为社会负责,是老师对宝贝之爱的具体表现。
孩子归根结底是国家的宝贝儿。有人问中美教育之异,一位美籍华人司机对曰:“中国人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美国人把孩子当作是国家的宝贝。”朴素的语言却道出了天渊之别的观念差距。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需要,国家除了针对看护儿童专门立法、明确法定监护人监护责任外,还有必要设立“教育假”,让家长们在教育假日里陪同孩子参加各种教育活动,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用人单位在考勤制度上不妨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家长方便,如果因孩子生病等需在家陪护可以请“教育假”之外的特别假,可以考虑不计一般事假,或许可以影响一定的绩效奖,但不能影响晋级加薪等。即便是做不到这点,也应该为家长们调休、调假大开方便之门。回家陪伴孩子不是私事,而是比工作还重要的公事。因为孩子是国家的,是国家的宝贝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