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深情缅怀抗日英雄杨瑞符将军
4月11日上午,我们合川论坛网友及南津街小学的少先队队员们,利用周末休息日一道前往合川区铜梁洞二仙观深情缅怀抗日英雄杨瑞符将军。
杨瑞符,字节卿,天津市静海县人,1902年出生,1921年入伍,在吴佩孚部队任排长,1921年编入国民革命军88师524团,先后任排、连、营长,后晋升为团长。死后赠陆军少将军衔,是孤军奋战“四行”的指挥者之一。
1937年8月13日,日本军国主义海军陆战队大举进攻上海,震惊中外的“凇沪抗战”爆发。为掩护数十万中国军队撤退,国民革命军第524团谢晋元副团长与一营营长杨瑞符一道,率领该团2营400名余官兵(为迷惑日军,对外号称800壮士),以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为依托,与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惊泣鬼神的浴血奋战。
消息传来,上海顿时沸腾起来,白天人们竞相捐助食品,夜晚悄悄运进四行仓库支援抗战。为此,杨瑞符带领的“八百壮士”更是激情满怀地发出铿锵誓言:“宁可死、不退让,宁可死、不投降”。在历时3个月的淞沪抗战中,广大官兵在上海人民和全国同胞的支持下,同仇敌忾,斗志昂扬,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冒着敌人现代化装备和陆、海、空联合作战的猛烈炮火,前仆后继,奋力拼搏,所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天地,泣鬼神!使日军伤亡6万多人,被我击毁、击伤飞机200多架,舰船20余艘。中国军队的牺牲精神和战斗能力,赢得了各国军事观察家的高度评价。
10月27日上午7时,旱桥警戒部队向杨瑞符报告,日军已攻占闸北北站,黑色的太阳旗,已插在北站的钟楼上,另有一联队日军,正沿苏州河北路,向四行仓库攻击前进。在苏州河北路,有大批失效国防工事。这些失效国防工事,原是中国军队专门用来对付租界英军的。四行仓库就在苏州河对岸的英租界边沿;而国防工事的枪眼,都朝着四行仓库开放。因此,坚守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是无法利用这批国防工事的。然而,杨瑞符认为,这些国防工事,对我军虽然失效,但对日寇来说,却“大有用场”。鬼子是肯定要利用这些“现成的防御工事”,来进攻四行仓库的。于是,他决定来个将计就计。
10月27日中午,大队日军气势汹汹地占领了这批“失效国防工事”,并得意洋洋地钻了进去。随着杨瑞符一声令下,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一个个“大日本皇军”,连同这些失效国防工事,全都送上了天!原来,杨瑞符趁日军攻来之前,已事先命令外围警戒官兵,在每个失效国防工事里面,悄悄埋设了数枚手榴弹及迫及炮弹。鬼子刚唧噜呱啦地钻进去,杨瑞符便命令士兵,拉动了手榴弹纯索。失效的国防工事,变成了日本鬼子的坟墓。南墙根,敌尸成山血成河一大队日军与失效国防工事一起“玉碎”不久,约两个联队日军,举着太阳旗,杀气腾腾地杀向四行仓库。为保存有生力量,谢晋元、杨瑞符当即命令外围警戒部队,迅速撤回四行仓库内。不料又来了大批日军海军陆战队。鬼子在3辆坦克、2辆装甲车掩护下,向四行仓库南墙根,蜂拥而来。杨瑞符一边指挥坚守仓库南面的三连官兵,英勇抵抗;一边带领战士赶紧修复被敌军炮火炸坏的防御工事。鬼子如饿狼一般,一波又一波涌向四行仓库南墙根;炮弹如暴雨一样,向南墙根倾泻而来。敌人的疯狂进攻,丝毫没有得逞。杨瑞符与三连官兵伏在地上,一边擦脸上、眼上滚烫的灰尘;一边指挥战士,与蜂拥而来的日本鬼子浴血奋战。午后3时,三连长石美豪面部,不幸被鬼子打穿,血淋满面,但他仍顽强地用手巾敷着伤口,死活不肯离开阵地。不久,石连长的左腿,又不幸被鬼子的机枪子弹打穿。杨瑞符见了,便慌忙命令士兵,将石连长强行背了下去。而此时,敌人的攻势却越来越猛、越来越凶!杨瑞符又立即命令尹求成排长,带领该排战士,爬上楼顶,居高临下,向南墙根下的敌人,猛投手榴弹。一颗颗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南墙根下血肉横飞,鬼哭狼嚎!而杀红了眼的日本鬼子,仍踏着同伴的残肢断腿,不停地向前冲锋。这时,只见那身负重伤的石美豪连长,冷不防抱着一个硕大的炸药包,慢慢爬上了四行仓库楼顶。石连长十分吃力地对尹排长说:“兄弟,大哥先行一步了,过年过节的时候,别忘给我烧柱香!”说罢,拉燃了炸药包引线,翻身滚下了南墙根。随着一声巨响,石美豪连长与南墙根下的敌人同归于尽!日寇的3辆坦克、2辆装甲车,也在南墙根下,变成了一堆堆废铁。南墙根下,敌尸成山血成河!交通银行,炮兵大佐见阎王 10月28日清晨,天气阴暗,淫雨霏霏。日军从四行仓库北面,鬼鬼祟祟的搬来了5门平射炮,炮口朝着谢晋元、杨瑞符率领的500壮士,一字摆开。杨瑞符见了,便马上命令机关枪射手,向敌军开枪扫射,试图阻止敌军开炮。然而,我军的机关枪刚刚一怒吼,敌军架在交通银行屋顶上的歪把子重机枪,便马上向我军还击。我军重机枪手,当即牺牲二人。第三次血战又开始了。在这危机时刻,谢晋元、杨瑞符商定,由他们分头指挥部队,抗击日寇的进攻。具体分工是:谢副团长指挥仓库右翼的第一连阵地;杨瑞符营长负责指挥仓库左翼第三连阵地。敌人的平射炮,又向四行仓库,发起了呼呼乱轰。一发发穿甲弹,打在仓库钢筋混凝土墙壁上,将四行仓库凿开了一个个“窗口”。这可帮了500壮士的大忙!因为,四行仓库的墙壁,全都由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四周无一窗口,不利于发挥我军的火力优势。这下可好了,鬼子的平射炮,为英勇顽强的爱国将士们,凿开了一个个“枪眼”。于是,杨瑞符命令士兵,将机关枪架设在这些刚开的“枪眼”上。大家刚刚才把机关枪架好,正要向敌人射击之时,杨瑞符却突然发现对面交通银行房顶上,一个穿黄尼大衣、腰挎东洋指挥刀的鬼子军官,正拿着望远镜,站在平射炮旁,朝四行仓库张望。杨瑞符赶紧用望远镜,仔细一看,此人正是日军的一个炮兵大佐。那炮兵大佐,刚刚把东洋刀拔出,正要挥刀发令,不料被杨瑞符抢了个先,一梭子弹,击中了炮兵大佐的胸膛。只听得炮兵大佐怪叫了一声,胸口顿时变成了血肉模糊的蚂蜂窝。老闸桥,两船鬼子喂王八四行仓库周围,一遍火海。火海中的孤军,视死如归、英勇抗击日寇的英雄壮举,震动了大上海,震动了烽火连天的抗日中国。“800壮士”的英名,也因此而闻名中外。上海市民感动了,居住在上海的外国友人也感动了。他们不畏流弹与炮火的袭击,不怕流血牺牲,纷纷跑出家门,冒险通过老闸桥,穿过英租界,向抗日英雄报告敌情,运送后勤物资。 10月29日清晨,上海童子军代表杨惠敏小姐,也不顾生命危险,为火海中的孤军,送去了一面崭新的战旗。谢晋元、杨瑞符当即组织战士,在四行仓库屋顶,在嘹亮的敬礼号中,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身经百战的勇士们深受鼓舞。他们忘记了疲劳,忘记了伤痛及流血牺牲,决心与阵地同在!不成功,便成仁!
10月29日下午,恼羞成怒的日军,为切断租界一四行仓库的交通线,于又派了小艇两艘,满载海军陆战队士兵,向英租界附近的老闸桥攻击前进。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四行仓库内。为粉碎敌人的阴谋,杨瑞符决定亲率一排战士,带了两门迫击炮,在租界爱国民众的带领下,悄悄埋伏在老闸桥旁边的煤站内。当两船日军即将靠近老闸桥时,杨瑞符指挥预先埋伏的两门迫击炮,发出了呼呼怒吼。一发发炮弹,愤怒地飞出炮口,精确落在敌人的小艇上,在敌群中开花。敌人的小艇,突然间遭到毁灭性打击,很快便沉入了苏州河。两船鬼子,也在这突如其来的炮轰中,葬身河里,一个个喂了王八。而杨瑞符与随行的一排战士,又很快撤回了四行仓库里。当鬼子的后续援军,匆匆赶来增援时,却遭到英租界当局的干预。自知理亏的日军,又只得悻悻而退。英雄挥泪别四行 10月30日晚上11点,谢晋元、杨瑞符突然接到88师师长孙元良命令:“尔等掩护任务业已完成,着于本晚12时,通过英租界,退出四行仓库。” 一接到命令,大伙只得与自己血汗浸透的闸北阵地,忍痛惜别。深夜12时,谢晋元、杨瑞符率领全营官兵,由四行仓库向英租界撤退。不料日军已事先识破了他们撤退的意图。在“800壮士”撤退的必经之地——西藏路口,日寇架设了两部大功率探照灯、四挺重机枪,并集中各种火力压迫,撤退的孤军全部暴露在日军的弹雨下。谢晋元、杨瑞符趁日军火力稍歇的片刻,奋力冲锋,拼死向英租界撤退。在撤退过程中,杨瑞符左腿不幸被子弹击中,多亏了谢晋元副团长舍身相救,才使他逃脱了鬼子的魔爪。杨瑞符撤到英租界后,随即便得到外国友人的救护,后又转送到天主教圣保罗医院治疗。从此以后,“800壮士”死守闸北的重任宣告结束。然而不幸的是,撤到英租界的“800壮士”,武器被租界当局收缴,人员被租界当局扣押;抗日英雄谢晋元、杨瑞符等,从此又陷入了屈辱的深渊。面对日寇、汉奸威迫利诱,他们仍严正拒绝,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后来,谢晋元副团长被手下叛兵残酷杀害于英租界,时年37岁。而孤军营长杨瑞符,则历经艰难,辗转来到了大后方重庆,后升为第6师17团少校团长。
“松沪战役”结束后的1939年5月,战功赫赫、九死一生的杨瑞符将军,奉命带着他的妻儿及负伤的内弟来到大后方,选址于山清水秀的合川铜梁洞二仙观养伤。在养伤期间,合川社会各界和络绎不绝的市民纷纷前往二仙观拜望这位抗日英雄。杨瑞符将军在此养伤期间将孤军奋战四行的详细经过写成《孤军奋斗四日记》,发表在1939年6月12—17日《合川大声报》副刊上,极大地鼓舞了合川民众的抗日激情。1940年初,杨瑞符将军在松沪战役中留下的枪伤复发,经送重庆抢救无效,病故于医院,终年37岁。遵照杨瑞士将军生前嘱咐,由民生公司的船队将其灵柩运回合川,闻讯的城关镇千余市民胸戴白花,聚集在小南门码头,以悲痛的心情,迎接英雄遗体回归养伤之地,安葬于铜梁洞二仙观左侧。当时,二仙观道长谭遁九感于与杨瑞符将军萍水相逢,交往莫逆,对其抗日殊勋十分崇敬,将自己多年积蓄捐出,购置楠木棺材一副,埋葬忠骨,以示道家爱国爱教之意。县人胡南先、欧阳伯森等人又发起募捐,为杨将军修了纪念塔,塔上刻有孤军抗日的碑文。墓前还立有石碑一块,上刻:“抗日将军杨瑞符之墓。
遗憾的是,十年浩劫中,将军墓惨遭劫难。纪念塔及陵园被毁,楠木棺材被盗,忠骨暴尸荒野,形成了今天的一丘荒冢。抗日英雄遭此下场,实目不忍睹。而今,作为有良知的中国人,应不忘国耻,牢记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不少人纷纷建言建议,请有关部门牵头主持,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资,尽快按照原风格修复杨瑞符将军墓园。一则缅怀英雄,告慰英灵;二则使之成为合川的抗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告后辈,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铜梁山森林公园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供旅客敬仰。合川论坛网友也自发组织起来开始筹集资金,为抗战英雄修复墓碑,开展祭奠活动,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
银 长 民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