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陆工这两个月有点忙,每天的电话响个不停,据他讲,最多接到四十几个电话。有时候午睡醒来,几乎都有十个左右的未接电话。
陆工大多数是早上六点过开车上班,到晚上十点钟下班,当然也有特殊情况便是回来更晚。当他回来时,寝室里室友已躺下睡觉。
陆工每天的开车行驶里程在一百八十公里左右,他的身影穿梭在南京机场线的所有变电所内,变电所里都有他遗留的足迹。
陆工全名叫陆胜军,是公司南京地铁机场线项目部的一名见习生,经过大半年多的工地见习,在师傅的悉心指导和工地现场的认真学习下,他对接触网和变电专业的知识和现场施工技术掌握比较快,学得比较扎实。本人的技术水平有明显的提高,2014年3月项目主体工程完工,进入施工的收尾阶段,很多人就被调配到其他项目部。为了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更好的培养技术人员,项目部大胆决定让见习生陆胜军担任南京机场线项目部的电力调度员,给他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实习机会,当然,项目部分管施工生产的副经理是后盾。
机场线全线送电成功后,地下段、高架桥、变电所都已带电,而有些施工单位还没有完成施工任务,如果贸然进去施工,35KV的高压电,随时有生命危险。按照运营和业主要求,凡是要进行施工的单位必须到南京机场线项目部进行请点,该项目部派专业操作人员将电关闭方能进场施工,再加上全机场线正在进行试车调试,所以一天当中既要关电,又要送电。这个担子落在了陆胜军的肩上。这个工作可谓责任重大。
为了配合相关单位施工,配合运营停送电,配合运营对接触网和变电所检查,保证开通节点。陆胜军在时间上必须每天早出晚归才能完成工作,工作中他严格按照项目部机专场线“停、送电操作规程”作业。他负责管理的十四个变电所,南北横跨空间距离达到五十多公里,每天来回跑几次,也就是一百多公里了,几乎每次都是他自己开车出去,他身上的压力大、担子重。
每天综合部写派车情况,尾号是3p6的小轿车几乎成为了他的专车,于是有人带着略微调侃的味道说道:“原来陆胜军享受的是项目部经理的待遇,专车呀。”当项目部还在吃早餐时,他已开车行驶了几十公里的路程了。
因为早上起床早,中午能够弥补晚上的睡眠不足,对他来讲却成了奢求,因为很多施工单位恰恰在中午拿着请点施工单来签字,中午的电话也是一个接着一个。有时他确实太累,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时,手机显示就有十几个未接电话。
晚上回来时,陆工将车钥匙归还综合部,笔者是综合部的职员,每每看到他脚上的那双已是面目全非、完全被泥土所包围的劳保鞋,裤脚上也有泥浆,心里都有悸动之感。笔者有时候与他谈话,他会说有点累和苦,有时还略微自嘲地安慰道,“年轻人嘛,睡一觉就好了”,他觉得还是能潜移默化学到很多东西。
他说,每天接到很多施工单位打来施工请点的沟通电话,别人对他的称呼也是五花八门,有叫陆调、陆工的,有叫陆负责人、陆总调的,甚至叫陆总工、陆总……
作为年轻人的他,平时喜欢笑,心态也很好,给笔者留下的印象是成熟稳重,从来不多说话,为人处事也不错,他的精气神依旧在。
刘墉在《年轻人为什么得吃苦?》说,“有一天我们很可能发现人生不过如此,甚至觉得这一生所追的不过是个虚幻,但是能够悟到虚幻就是一种实在。你不寻找,怎么找到,你不困惑,如何顿悟呢?正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我们要把握这个冲力,把握这个浪漫,多看多学,以不辜负上天赐给我们的青春。”“就算每个人叫我不必努力、不必冲,我也要努力、要拼命!因为年轻人该吃苦!不是别人叫我吃苦,是我自己应该吃苦,否则,我就枉作年轻人、白来了这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