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39|回复: 2

有感于“你跟百姓有多近,百姓对你就多亲”

发表于 2009-4-17 17:04: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经全面展开。河北省邯郸市要求各市直机关一把手和各县一把手用一周左右时间集中蹲点调研。河北磁县县委书记在蹲点调研后感言“你跟百姓有多近,百姓对你就多亲”,引人深思,发人深省。(4月1日《人民日报》)

  笔者以为,这是领导干部应当树立的一种群众观。记得罗荣恒元帅在任总政主任时曾对机关的同志讲,“不要以为你很高,这种高是因为你骑的马高,下了马该多高还多高。”话虽不同,理却相通:作为领导干部,群众通常对你是敬重的。不过,如果因此这,把自己看得很高,不把群众放在眼里,时间一长,群众对你也就很反感。

  领导干部来自于群众。群众在你的心里有多重,你在群众的心里就有多重;你跟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多亲。然而,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却是很少深入群众,感受不到群众的疾苦,体会不到群众生活的艰难,了解不到群众的所思、所盼、所需,因而他们的决策和做法,往往也得不到群众的拥护,有的甚至伤害了群众的感情,侵犯了群众的利益,引起群众的不满。事实证明,领导干部如果没有正确的群众观,不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而是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这样的领导干部是不会得人心的。

  “你跟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多亲”,体现的是一种对待群众的根本态度,表现在工作上则是一种务实、扎实的作风。群众的利益是直接的、具体的。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解决群众的柴米油盐等问题,满足了群众的需要,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要依靠群众,发展的成果应该惠及群众。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就是在于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果我们高高在上,不愿接近群众,甚至遇到矛盾绕着走,看到群众有困难而麻木不仁,有疾苦而无动于衷,有要求而置若罔闻,这必然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群众又怎么可能对你亲呢?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领导干部惟有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不遗余力地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这样,群众才能与我们息息相通、心心相印。 (付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17:35:48 | 查看全部
   “你跟百姓有多近,百姓对你就多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0:06:57 | 查看全部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领导干部惟有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不遗余力地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这样,群众才能与我们息息相通、心心相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