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罗勇:守望机械
        罗勇,安徽电建一公司唐山热电工程机修钳工。近日,他备受千里之外的公司机械化唐机械化大修厂师傅们的关注,这源于他回淮南探亲的第二天便到大修厂来查找塔吊构造图。有人问他这算出差吗?他摇头;给你报车费吗?他还是摇头,啥都不算,你图个啥?!
        望着罗勇忙碌的身影,几个年轻的师傅“想不通”,叽叽喳喳的议论着。眼前的一切,让我想起了和他共事的点点滴滴。
        在安庆一期工程时,我们实行绩效考评,岗位系数分为“A、B、C、D”档。那时罗勇还不到30岁,是我们钳工中年龄最小的,得分却最高,定为“A岗”,有不少老师傅不服气,认为是他“拉关系、走后门”的结果。但不到一个星期,大家就不再“说三道四”。
        他干活舍得身子,安装龙门吊是个苦活,四十多斤重的连接板,别人搬一块,累得直喘气,他扛上两块,攀爬到桥架上端,骑在小车钢轨上,趴在两尺多宽的钢梁上,对口、穿螺栓,拧紧,独自一人,一气呵成。一天下来,其他作业档的3个人完成的安装工作量和他一样多。
        大伙说他年轻,身体灵活,力气大,干重活他有优势,没有可比性。言下之意,要和他比技术。
        话刚说完,比试的机会便来了。新装的龙门吊卷扬机“抖动”,这是项技术活,理所当然是老师傅“打头阵”。车上车下忙活到天黑,故障仍未排除,第二天继续排查,当时罗勇提出排查建议,被否定。最后,实在查不出原因,采用他的建议试试看,没想到很快龙门吊就恢复正常作业了。
        有人觉得这是他运气好,“碰巧”了。和罗勇一个宿舍的师傅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活再多,再累,晚上罗勇都看专业书籍,雷打不动,成为习惯。
        工间休息时,罗勇经常一个人在工作台练习锯、锉,大家劝他歇歇,学技术要慢慢来,心急吃不了而豆腐。他说,等不及了,这多机械要维护,手上没工夫不行啊!
       “终于找到原因了!”此时罗勇笑不拢嘴。
       上个月,罗勇所在的工程处塔吊顶升油缸出现故障,他判断是油缸内的安全阀“卡死”所造成的。无耐在高空中难以解体,又找不到其附件的构造图,这成了他的“心病”。原打算回来探亲的当天就来大修厂找图纸资料的,由于火车晚点晚上才到家,这不第二天一早就匆匆赶过来了。
就在罗勇满意而归之时,他的手机响了。
       他所在的唐山工程处一台塔吊“溜钩”,操作工来电话向他咨询。他远程指导操作工检修,十分钟左右故障排除。回家探亲还不关机?电话遥控,长途加漫游,电话费高吧?
        罗勇说“不贵”,他办的是接听免费的套餐。他们工程处机械多,修理工24小时开机,机械出现故障,随叫随到。回家探亲,现场机械还在运转,当然不能关机了。
        图个啥?每月的机械台班汇报表显示:唐山工程的机械状况不是最棒的,但完好率却是最高!
        罗勇说,每当看到汇总统计,他感到自豪,心思没有白费!图为罗勇在大修厂查找塔吊附件(夏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