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很崇拜父亲。十多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怀念我的父亲。他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我眼前浮现;他的音容笑貌,朝朝暮暮在我身边萦绕;他的谆谆教诲,无时无刻地在我脑海翻腾……
我的童年,是在父亲的背影中度过的。“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每当村头的高音喇叭响起这首歌的时候,床头那个镶着公鸡的机械闹钟也就对着我“哥哥、哥哥”地叫个不停。接着,父亲把我从被窝里拉揪出来,各喝一碗盐水,然后扛把锄头,光着脚丫跟着他担粗(挑肥)的背影到地里干活。
那个时候,我看到父亲的肩膀并不宽厚,脊梁也不挺直。心里就想,长大后我一定要挑起父亲的担子,像父亲一样“勤俭持家,安居乐业”。每次想到父亲辛劳的一生,我都会感觉到老屋门板上这八个字的分量。从小学到高中这个阶段的课余时间,我一直跟着父亲干农活,无论是到菜地除草,摘菜剪韭;还是到猪牢喂养,池塘抓鱼,担粗施肥;甚至于犁地办田,播种插秧,喷药抠(除)草,割稻打谷,晒粟碾麦,等等,都是父亲留给我的终生财富。
我特别崇拜父亲。父亲善待亲朋好友一贯所持的乐于助人的态度,在我很小时就已烙记在脑际,多年以后仍历历在目。对于我们当时生活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回想起来总有些后怕。
记得年少之时,家门口圈养几头小猪。有一次,父亲买了一个胖猪模样的钱罐给我装硬币。他顺手指着猪圈说,养猪是一个攒钱的过程,千万别乱花零钱,要好好存钱,一定要把有限的钱用到节骨眼上。而令我觉得奇怪的是,每到壮猪出售之后,邻居阿秋叔总要上门借款。我很纳闷,难道阿秋叔就是我家的“节骨眼”吗?要不然,怎么我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养猪攒到的钱老是花到他的身上?父亲却每次都笑着重复一句话:“阿秋叔家有急用,我们能帮多少就算多少。”又有一次,阿松兄好不容易把新房子建起来了,眼看年关将至,寒风乍起,新房也特别通风透气。阿松妈更是忙于筹备儿子的婚事,新娘过门已是指日可待。结婚是人生的三大喜事之一,但我见到阿松兄到我家串门时却总是愁眉苦脸。我就斗胆问父亲:“结婚真的那么可怕吗?女人真的是老虎吗?是担心娶妻容易养妻难吗?”这一次,父亲还是笑容可掬:“阿松兄是为买不起门板而犯愁,爸爸已经到村里的机锯厂交代了一副上好的杉木门,还帮他找到了最好的油漆师傅,你就等着到时去他家吃喜糖讨喜烟好了!”
我真崇拜父亲,在那个艰难的年代,他总有本事能让我们全家有吃有穿,而且还不错。春华秋实,儿时父亲教我的一首古诗仍不时在嘴边溜来溜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后辈虽可轻而易举地诵读出来,但要真正领悟只恐尚须时日的煎熬与岁月的磨炼。
依稀还记得在童年时代父亲曾对我说过,世界上的很多东西,过去了就再没有这支歌仔唱了。可惜我当时还听不懂,总以为自己年纪还小,来日方长。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如不及时好好把握,过了这个村就再也没有那个店了。
十多年前,父亲从村里的集体企业退休,不久就查出得了不治之症。尽管我放下工作带他上省城进最好的专业医院,找叔父请最好的专业医生。但爸爸还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一家人从此再也不能齐齐全全地在一起吃饭了。父亲永远走了,我却没有机会真正请他吃过一次饭。
父亲走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慈父那双深邃的目光……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人世间,父母对子女的亲情是最纯粹的,最可靠的。父母的爱无处不在,是生活,是唠叨,更多的是包容和理解;我们做儿女的却经常忽略父母的爱,或理所当然地享受父母的爱,而不懂得回报。父亲走了,号啕大哭之后我擦干眼泪,默默地为他送行。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领悟:被爱着是幸福的。百善孝为先,不管我们为父母做了多少,都远远不及父母对我们所做的一切。“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但行孝须及时,不要让我们再留下这样的遗憾:子欲养而亲不待。
在我心中,父亲可亲可敬,可学可爱,可尊可仰。善待自己的父母吧,让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有幸福的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