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9|回复: 0

钻井迈入“超精细”时代

发表于 2014-7-18 11:51: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钻井迈入“超精细”时代

——来自川西钻探公司精细化管理的报道


名词解释:【超精细】
   
    钻井“超精细”,是川西钻探公司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钻井行业的管理模式从粗犷到精细,经历了大量改革,比如现场三标管理、杜邦安全理念、壳牌安全文化的借鉴等等,都是钻井精细化管理的一种体现。而川西钻探公司推行的“超精细”管理则将钻井的安全、速度与效益相结合,通过过程管理中的点点滴滴入手,优化每个环节的把控,最终实现钻井综合提速,形成钻井行业的管理模板。

  ■ 新闻背景

    钻井“超精细”,是川西钻探公司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钻井行业的管理模式从粗犷到精细,经历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比如现场三标管理、杜邦安全理念、壳牌安全文化的借鉴等等,都是钻井精细化管理的一种体现。川西钻探公司推行的“超精细”管理是将钻井的安全、速度与效益相结合,通过全流程管理,优化每个生产施工环节,最终实现钻井综合提速。

  “钳牙——4个,铅油——1桶……” 7月14日,在位于长宁—威远页岩气项目的威204H1-2井,川西钻探公司川庆70505队记录工莫佳男正在用一个小本记录今天自己岗位上所消耗的材料。

    莫佳男告诉笔者,他每天都会将自己岗位上的材料消耗情况列成清单,在班后会上进行公示,并和班组成员一起总结有没有“铺张浪费”的情况和可能节约的项目。

    2013年以来,川西钻探公司按照“一口井一个项目”的要求,全面推行“目标周期+目标成本”的“双目标”考核办法。

    “双目标”考核成为提速引擎

    在“双目标”考核办法下,钻井队伍不仅要在公司工程技术部制定的钻井目标周期内打完一口井,还要将成本控制在这个公司财务资产部测算的单井目标成本之内,才有资格拿到奖金。这是对钻井队伍生产经营和队伍管理的“大考验”。

    为了确保“双目标”考核有效实施和全面推广,川西钻探公司要求各钻井队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做好现场成本写实工作。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员工对钻井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实施成本控制,最终达到各个岗位相互配合,共同推进成本控制的目的。

    在钻井队,记者看到员工在进行钻台清洁工作时,外钳工用高压水枪对液压大钳进行冲洗,内钳工立即进行制止,要求其用抹布进行擦拭清洁。原来使用高压水枪将产生大量污水,而污水的转运费用是队伍成本的一个大项目,直接影响“双目标”考核结果。通过钻井作业标准成本管理,这公司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川庆70505队队长何勇告诉笔者,他管理的这台7000米钻机每天费用近8万元。因此,他每天不仅要根据当前工况,制订队伍第二天的工作计划,确保生产工序无缝衔接,还要不断核算队伍成本,反复推敲,减少不必要的开销。

    “双目标”考核不但是一种奖惩办法,还是一种激励机制。在“双目标”考核模式下,钻井队员工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工作主动性大大提高,变“要我工作”为“我要工作”,有效推动了钻井提速提效。

    “三高”团队助力“超精细”管理

    为了使“双目标”考核发挥出最大作用,川西钻探公司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三高”团队:即高效率的管理团队,从机关部室和二级单位及井队领导班子入手,简化烦琐的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一线服好务;高技能的作业团队,为公司想干事、能干事的员工提供平台,通过业务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技能水平,为公司储备技能人才,打造一支打好井、打优质井、打效益井、打安全井的作业队伍;高素质的领导团队,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真正做到“发现问题敏锐,解决问题到位”,打造一支有责任、敢担当、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

    通过打造“三高”团队,这个公司逐步形成作业团队职业化、管理团队精英化、领导团队智囊化,为钻井“超精细”管理奠定了基础。

    川西钻探公司全面推广钻井作业标准成本管理,强化现场成本写实工作,将“双目标”考核落到了实处。截至今年5月,这个公司已完成37口井的“双目标”考核,18口井实现了目标周期及目标成本的控制目标,单井效益实现了新的突破。与此同时,在钻井提速方面,同比公司制定的目标周期,这个公司已完成的37口井合计节约周期102天。“双目标”考核办法促使公司取得了综合提速的阶段性成效,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生存之道。

        ■ 采访余思

    速度要快 效益要高

    过去,有些钻井队伍井打得快,可在结算时却出现盈利低甚至亏损状况;而有些队伍井虽然打得慢,却仍然有可能盈利。川西钻探公司通过分析后发现,问题出在队伍的管理理念上。

    打井打得快的队,不断创造钻井指标,一门心思想提速,没有考虑过成本控制,也就是所谓的“不计成本抓提速”。这种管理方式在钻井总承包制度下,对承钻方而言,必亏无疑。而打井打得慢的队伍,因为速度老是提不上去,队伍只有“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严格控制成本,等到井打完时,虽然没有创指标、破纪录,但成本控制得好,反而还能盈利。但这种管理方式在钻井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队伍只有被淘汰。

    平衡两者之间的利与弊,川西钻探公司出台“双目标”考核办法,力求让钻井板块的速度与效益成正比。通过这种考核办法,让打井打得快的队伍学会算成本,不仅要将每项工序控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还要控制在规定成本内完成,才能盈利;让打井打得慢的队伍树立“只有提速才有效益”的思想,无论你的钻井成本控制得多好,只有在规定的钻井周期内完成钻井任务,才能实现盈利。也就是说,不仅要打快井,还要打效益井,让速度与效益“两条腿”走路,速度更快,效益更高,真正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作者 李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