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宝安区实行行政无为问责制度改革,对7个方面34种“行政无为”情形进行问责,纠治“懒政”、“劣政”、“庸政”行为。
 7月15日,宝安区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全面总结上半年推进深化改革的得与失,对今年下半年的深化改革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希望在新的起点上,齐心协力铆足干劲再出发。
宝安区区委书记田夫主持本次会议,并开宗明义:提升现有成果,将改革之举、创新之为向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聚焦;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打造一批响当当的改革品牌,形成一批叫得响、有活力、可示范、能复制的改革成果,为深圳市全面深化改革交出一份优秀答卷。
改革创新实践
宝安“题材”十分丰富
在市委改革办确定的24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中,宝安区申报的“创新基层文化建设机制推进文化春雨行动”和“深化行政无为问责制度改革”两项改革项目入选。记者从宝安区改革办获悉,上半年,宝安区创新实践活动,已有多项具备“升级”潜力的“题材”。如为企业落户发展、搭建载体与产业对接的“宝安产业地图”,其现实意义在于可让企业花最小的成本、甚至是零成本即可完成市场要素之间的有效整合;其创新意义在于,政府不仅仅是“搭台者”,更是借“市场之手”服务市场。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是政府利用现代网络工具,运用大数据、云平台助推企业转型发展的创新之举。
此外,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推动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试点改革;以投资审批职能转变为突破口,全面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围绕法治政府建设,重点推进行政执法与行政决策法治化;创新微观治理机制,扎实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等,在一定范围内已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宝安区区委书记田夫,走马到任十多天正式主持召开的第一次专题工作会议便是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记者留意到,在短短的十多天内,田夫先后赴石岩街道和福永街道的社区进行调研,目的是探实情、摸症结、听意见,希望为基层的微观治理探索途径,并将既有的改革探索进一步推进、提升。
田夫表示,必须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再认识。“记得王荣书记说过,讲深圳的历史,必须提宝安,讲深圳的发展,应该提宝安,讲深圳的改革,还必须提宝安。作为深圳的改革先行区,在历史上宝安的发展是靠改革,根本的出路还是靠改革。”他进一步阐释:改革是宝安最大的内生动力,必须以改革论英雄、定成败,必须借改革之力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并以此来焕发广大干群的工作热情,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着眼体制机制创新
打好改革“下半场”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宝安区各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统筹下共列出110项年度改革任务。这是一份改革清单,也是一份责任状。其中,已有近半数取得阶段性成果。
田夫在谈及宝安区下一步如何深化改革时,曾作如此表述,“现在的改革不是某一个单向的改革,而是系统性突破,各项改革工作都要向体制和机制方面聚焦。要真正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要向改革要活力、要红利。”改革元年的“上半场”已经打完,大比分尚未定格,关键还看“下半场”。
他举例说,比如说凤凰社区第一个尝试“农地入市”,意义重大,这不仅是股份公司层面的改革,应作为土地体制改革来深化、提升,进而能够上升到土地管理体制的改革。
土地拍卖以后,社区能不能融入项目的建设发展当中,使社区股份公司具有长远的利益,这才是问题所在。要让社区居民获得长久的利益,需探索形成一个长期受益的体制机制,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探索创新。
又如“文化春雨行动”,也可以打造成国家级的项目,所探索的是如何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政府公共服务体制。过去是靠政府办文化,现在靠政府购买社会资源,通过合理配置来解决基层文化供给体制。应该把“文化春雨行动”作为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方面的改革来探索、推进。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宝安区将强力推进区既定的破题项目,并认真提炼成果。与此同时,宝安区将贯彻市委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精神,围绕市委确立的“三化一平台”改革主攻方向,聚焦“制度创新”,梳理出一批重点项目,全力搞好深化改革的“下半场”。
    来源: 深圳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