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2|回复: 0

浅谈如何提高油田基层队站HSE隐患管理的执行力(青海油田公司   王加强)

发表于 2014-7-23 09:48: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浅谈如何提高油田基层队站HSE隐患管理的执行力
王加强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冷湖油田管理处
摘要:隐患管理是推进实施HSE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而各种设备事故、生产事故、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等,绝大多数产生于油田基层队站生产、施工作业的现场、过程中。本文从HSE日常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归纳,探索了提高油田基层队站生产、施工作业的现场HSE隐患管理的现场执行力的方法,抛砖引玉,以期更好的推动石油工程生产领域的HSE隐患管理。
关键词: HSE  现场  隐患管理

引言
对油田基层队站生产、施工作业的现场开展HSE隐患治理是基层队站安全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通过现场隐患管理来强化HSE管理体系在基层队站日常工作中的运行,促进基层队站管理水平提升,确保生产质量、进度、安全及环保工作符合要求,是提高HSE隐患管理现场执行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1 现场隐患管理中的特点及表现
1.1 基层队站生产、施工作业的现场HSE管理的特点及难点
周期短、工序繁、工种多、人员杂、场地紧、交叉作业多、机械设备、用电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管理维护难等,这些都成为了目前石油行业基层队站生产、施工作业的现场HSE管理的特点及难点,也是基层HSE管理中事故多发的重要诱因。如何在充分了解现场HSE隐患管理的内容、特点等基础上,努力探索提高HSE隐患管理现场执行力的有效方法,是我们持续改进HSE管理体系的一项职责。近年来我们相继承担了“老油田安全隐患改造工程”和“两东场站建设项目”等多项新、改、扩建工程项目,通过检查、分析,下列现象在HSE管理过程中时有发现:现场缺少必要的安全警示牌;设备基础预留孔洞在设备安装前没有防堵塞措施;临时爬梯使用时晃晃悠悠,缺少固定安全措施,严重影响爬梯的整体稳定;任意拆除脚手架杆件、任意搬走脚手板、脚手架超载使用等现象时有发生;施工用电管理混乱(突出表现在多个施工单位合用一个配电箱,造成超负荷和线路负载不均衡,有的无插头直接用电线塞入插孔,有的使用花线、护套线作行线,电线电缆随地乱拖;有的不执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一机一闸一漏保”的规定,直接从分配电箱接至用电设备);在同一作业区域有多个施工单位同时作业、人多手杂、管理无序……。凡此种种,使新、改、扩建工程作业现场险象环生。如何加强现场隐患管理,是摆在HSE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1.2 基层队站生产、施工作业的现场HSE隐患原因分析
造成基层队站生产、施工作业的现场HSE隐患管理难、危险因素多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分包单位HSE管理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不足或者现场管理经验缺乏);业主的关注点集中在工程的进度和造价控制方面,对安全生产投入和重视不够;现场HSE管理制度缺失(尤其是合同部分缺乏HSE管理条款等);施工方缺少专职的安全员,现场HSE管理执行力不到位……。
此外,生产、施工作业的项目经理部在进行该项目危险源辨识和评价、应急预案制定等工作中,也缺乏组织施工作业方的充分参与。在多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业主方和施工作业方虽然各自编有项目的危险源识别和应急预案,但互相不衔接、不配套。往往造成针对该项目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辨识不够充分,制定的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也差,且缺少应急预案应有的主要内容,管理工作缺少可追溯性。生产、施工作业项目经理部虽然对项目的安全、质量等作了大量的管理工作,但没有按HSE管理体系的要求形成基本的记录,隐患管理工作缺少可追溯性。如在HSE文控检查中,现场未能提供有效的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安全管理记录(安全培训、安全交底、安全检查等)、项目的“质量控制点”等重要管理记录。
2 提高现场隐患治理执行力的途径
针对上述实际问题,结合多年HSE管理实践,笔者认为: 基层队站生产、施工作业的现场HSE隐患管理过程控制中,提高现场执行力的关键是:加强现场危险源识别和评价、落实岗位职责尤其是全员安全岗位责任(一岗双责)、强化安全监管尤其是过程安全生产控制、加强协调尤其是HSE人力资源的综合利用。
 2.1加强现场危险源识别和评价,加强应急预案管理
危险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是所有HSE要素的基础,也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体现在风险评价应随着项目过程的变化而变化,不是在体系建立之初进行一次风险评价就一劳永逸了,而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改进的管理过程。应该每隔一段时间或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原料时,都应重新进行危险因素的重新识别及风险评价,全员参与识别与管理范围及活动有关的危害、影响和隐患,并对它们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确定最大危害程度和可能影响的最大范围。
有了风险评价的结论,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新的具体预防危险和控制风险的措施,将现场HSE的不利影响(风险)降到最低,成为了隐患治理的关键。
采取的措施相应有:事前预防措施、事中控制措施及事后补救措施等。例如采取在新、改扩建项目现场张贴(挂)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推行习惯性违章现象的分析、总结及预防活动、强化安全“五交底”、推行“安全经验分享活动”等,都是为了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而加强现场HSE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后及时妥善处理等措施是“事中控制”措施。
此外,制定对意外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案及即应急预案,是“事后补救”的一个必要措施。平对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演练,对应急预案进行总结和评估,验证其有效性,发现问题时及时修改,使应急预案在动态管理中不断完善。也是提高现场HSE管理执行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2.2 落实职责尤其是全员安全责任
“属地管理、直线责任”的管理原则和“一岗双责”也是现场HSE责任管理的一个基本要求。它要求项目利益相关方都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安全责任。这就要求生产、施工作业的现场项目经理部理清职责(部门安全责任、人员安全职责)范围、大小、分类等,落实全员安全责任。
“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是现场作业中作业人员的一个互相监督原则,它既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又是全员安全责任的具体体现。落实全员岗位安全责任是实现“三不伤害”的一个有效途径。
落实职责尤其是全员安全责任有效措施大致有:签发安全生产协议,明确各方安全管理的权利、义务、责任;制定HSE管理机构,明确施工现场的HSE管理负责人、联系人;规划现场HSE流程图,制定相应流程管理制度,明确施工现场施工设备、安全设施的交接、使用、管理、维护等环节的手续和安全责任等;各级HSE管理人员应到岗到位,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严格HSE考核制度,积极推行“规范、严格、精细”的安全管理模式;推行HSE隐患分级制及安全隐患逐级如实上报制度,通过对安全隐患及时处理,要做到监控透明、防范有效,逐步消除各种不安全的隐患因素,从而实现自我管理,“我的安全我负责,我的行为我负责,我的属地我负责”。
2.3 强化安全监管尤其是过程安全生产控制
按照海因里希原理,隐藏在“冰上下”的事故隐患是冰山倒塌(事故发生)的量变致因。因此,加强安全巡查、及时制止违章行为、消除事故隐患,是落实执行力的重要举措。
HSE现场管理的主要措施有:强化施工平面管理,及时调整各作业区域的物料堆放与人员作业的关系,避免出现在禁火区域进行明火作业等多种危险因素的组合现象;加强事故关键点的管理和监控,如加强施工用电管理,避免出现违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JGJ46-2005),造成用电事故等;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尽量避免立体交叉作业,减少或降低安全风险的存在;落实安全技术“五交底”,切实向作业班组、操作工人讲清作业内容、作业条件和环境、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危险性和发生危险时的自救措施和报警方式等内容;建立格式统一的HSE隐患管理台账,并保留HSE隐患整改的原始记录,对整改情况及时追踪、反馈等。
强化安全监管尤其是过程控制,是提高现场HSE执行力的一个关键途径。
2.4 加强协调尤其是HSE人力资源的综合利用
按照《安全生产法》、《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规定, 基层队站生产、施工作业的现场项目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整合生产、施工工程作业各方资源,加强协调尤其是HSE人力资源的综合利用。
措施之一:组建包含施工作业方在内的安全生产协调管理组织。统一指挥施工现场施工进度、现场布置、设备设施的使用、管理、维护等现场安全协调管理工作。
措施之二:资源配置上,安全管理和安全隐患排除等方面需要的人、财、物等资源要优先配备。
措施之三: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协调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协调会议制度(应明确会议时间、出席对象、议事规则)、检查评比制度、奖惩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等。
措施之四:强化日常协调管理。按照PDCA闭环要求,做好协调会议、组织HSE制度的落实、加强现场HSE检查、根据现场需要及时落实作业部位的安全防护措施到位等。
3 总结
只有真正将HSE管理的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只有真正把生产、施工工程现场的HSE工作执行到位,切实提高全员参与HSE体系管理的积极性及责任意识,人人参与,切实抓住隐患治理的关键点、关键环节、关键流程,才能真正促进油田基层队站生产、施工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确保生产、施工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及环保工作符合要求。HSE管理体系才能更有生命力并真正创造HSE的经济效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