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1|回复: 3

[随笔] 阿炳的《二泉映月》

发表于 2014-7-23 12:50: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当年,父亲朗诵到这里时,十二三岁的我哭了。被朗诵致哭,人生的唯一一次体验。听过一群穿着超级小短裙的曼妙女子多乐器合奏演绎的《二泉映月》,感觉“为赋新词强说愁”似乎是最佳诠释了。那多种乐器的组合,充斥了满耳的美妙音乐,把原本对辛酸苦辣人生的音乐演绎演变为“伪高潮”般的呻吟了,无论如何也荡不起心中一丝涟漪的。就像一个没有生活阅历的人朗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无论多么声情并茂,恐怕也不能诵出我的眼泪来的。声,因情而茂;情,因声而表,普通话是否标准已经沦为其次了。
      《二泉映月》,跪着听的音乐——小泽征尔说的。因嫖抽导致眼瞎而穷困潦倒的阿炳,其孤独,其无奈,其抗争,其辉煌都被一把孤独的二胡演绎了出来。此时,任何其他乐器的谄媚般凑趣,无论多么金玉之音也都是多余的了。岂止是多余,简直就是杂音了。孤独的一把二胡特有的音质在阿炳手里流淌着的就是完美的人生演绎。那特有的音质形成的音符似有一只无形的手在牵拉着你的心脏你的心灵,你已经根本不能自己!思绪中了魔似的随之起舞、随之感动、随之跳跃、随之挣扎、随之无奈了。
       听着阿炳的《二泉映月》,也许当时的录音效果音响合成远不如女子十二乐坊,音量也要放置最大;和女子十二乐坊等演奏者相比,你也许能明显感觉阿炳的演奏技巧或许稍逊风骚 ,但这都不重要了,因为阿炳和《二泉映月》已经融为一体了,《二泉映月》俨然就是阿炳的音乐形象。任何卖弄似的手法技巧都会有一种画蛇添足之感而使你感到过犹不及形容的精准了。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已经没有表演手法了,也无需华丽的手法来掩饰人生经验之不足,此时,《二泉映月》就是他的哲学他的音乐他的感悟他的呐喊!没有阅历的豪华演奏技巧无论如何也表现不了那种微妙的情感的。
       一杯清茶,独坐一隅,听着阿炳的《二泉映月》,对于“人为何哭着出来”的哲学命题也许你就能有所感悟吧。当然,若你已经不惑以上年龄,那么,阿炳的《二泉映月》我以为能奏进你骨髓里的且一定能“榨出”你所有的辛酸苦辣并装之于你的泪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3 16:39:33 | 查看全部
高山流水的雅致,要有人会赏,凡事都这样吧,呵呵。

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3 17:35:49 | 查看全部
二泉是艺人阿炳出生地无锡所在,茶圣陆羽认为惠泉第二。某天读到阿炳的朋友写关于他的文字: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便觉那种彻骨的寒涌来。而这首曲子原本就这样一直在无锡的大街小巷上空飘荡,或许只有惠泉的一泓清澈才能诠释其间的酸苦。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5 16:48:40 | 查看全部
喜欢这句:阿炳和《二泉映月》已经融为一体了,《二泉映月》俨然就是阿炳的音乐形象。老师的文牵动人心,穿越到了那些个凄苦的日子。不错的文,加为精华,共赏。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