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茂名石化 黄春泽
——读老弦的《心海箫音》
散文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而《心海箫音》里的文章正融入杂文、随笔、游记。
老弦是我认识多年的文友,虽然许久没有联系,可是,在网上或报纸上也常常阅读到他的文章,人是许久不见,他赠送给我的文集却占了我书柜的一个小格子了。
不知何时我开始喜欢散文了,于是我找一个空闲的时间,静下心来认真阅读老弦的《心海箫音》;老弦出版的书集中,多数是以散文为主,我特喜欢他的散文风格,一直都想静下心去写一份读书体会,只恨自己的文字水平不高,难于表达出《心海箫音》书中的意蕴,他也时有创作纯文学小说或者网络小说。
《心海箫音》里的每一篇文章,包括了上面介绍“散”的特色,在《心海箫音》文集中,分四辑,这四辑中我简称有心声、乡音、游记及禅语,老弦永远把他当作几根“老弦”,老弦喜欢用 “挣扎”代表他心中对生活的“呼唤”,对作品的“呐喊”。
他是这样说的:一把古琴,几根老弦,虽然拨不出天籁,却也要挣扎着发出凡响……
散文也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议论等方式表达,而《心海箫音》文集上多数是以这种表达的方式“呼唤”出来。《心海箫音》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有散文的特色,也是作者老弦用心去经营而得来,他用特有的“湘味”创作出文章的特色,造就了浓浓的湘乡之情,这“湘味”让读者感受到文字的清新、淳朴、还有他的独特审美的趣味。
也许是贫困闭塞的大山培养出他特有的思乡情怀,从文章中,可以感受到他淳朴的少年时光,他对家乡的一草一木,描写得真真切切,特别是竹笋拔节的声音,还有七水河的流淌声,阅读着这些文字,给人无尽的身临其境之美感;他对临终前爷爷的描写,联想到了人生命的脆弱,及引发出一代袅雄曹孟德对一生的见解,尔后又引出李白的《将进酒》诗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让读者感受到人活在世上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使自己的酒杯只对着月亮,即是不要自斟自饮,好酒要和好友们共同分享,也只有在朋友们的觥筹交错之间,才是对生活的最大享受……
多篇文章中更是描写到父亲、恩师、玉堂叔、大妹等纯朴的人物形象,人物鲜明,描写细微,给人过目不忘之感。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他的游记,他带领着我游历于山水间,让我禁不住偃仰高歌,对水吟颂,做一名无忧的读者,享受着文字带来的愉悦。
当你心烦意乱的时候,可以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集,静心阅读,相信这也是人生的另一种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