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眼不见为净,也许很多人都听说过,或许自己也常常挂在嘴边调侃,现在要表达的并不是这句子,而是要表达——眼不见为“病。眼不见为净是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顾名思义就是"只要没看见,就可以认为干净"。其意义是指心里不以为然,但又没有办法,只好撇开、不管,也在怀疑食品不干净时,用作自我安慰的话。
一个煎糊的蛋,或者用炭火烧烤过的肉串,难道看得出它的不干净吗?往往致病物质就藏在其中,这些食物已经发生了“梅拉德反应”,容易使人体致癌。“眼不见为净”这句话,多数都是用在饮食方面的形容,从这形容可以得知,说出这话的人,对自己、对别人都不是一个有关心的人,而且思想可能还比较懒惰,也是一种喜欢逃避工作、责任或义务的人。因此,这引发了笔者要表达另一种说法,此说法正好也与“眼不见为净”的心态很接近,即“眼不见为病”。
在企业的日常生产中,许多职工喜欢选择逃避来处理事故,在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居然以一种“眼不见为净”的心态去看待问题,以为选择不看见,或者看见也当不看见,就能逃避生产事故的萌芽及发展。说实在话,无论是什么样的金刚钻都会有老化的时候,更何况在企业里运转或者是备用的设备都是铁制造的呢?一套装置里,运转的设备,多数为机泵,备用的多数也是机泵,可以说机泵是整套装置运行的核心,如果失去了机泵,那么就如同人失去了心脏一样,可以想象到它的重要性。
在巡检的时候,许多职工只是以“走马观花”的形式去巡检,就很难发现机泵的“病因”所在。微小的问题,肉眼是看不见的,要是看不见,就别以为不存在“病”。下面就拿机泵来比如,一台机泵不运行了,一定有它的 “病”因,它的不运行,用肉眼是看不出“病”因来的,这不代表它“无病”。有可能是泵的内部产生了故障,这故障可能是叶轮被什么卡住,或是泵轴弯曲过度,或是泵的动、静部分锈死,或是泵内压力过高,要懂得查、看、摸、听等手法去检查,并不是得过且过的态度,也不要用“眼不见为净”的态度去面对问题。所以说,设备的保养是必不可少的日常习惯,正确的操作及使用也是要提高技能的,这种眼不见到的内在因素,就更加要注意了。
在某装置的正常生产中,常常需要更换设备,或者维修设备的次数也比较多。他们没有去分析那些看不见的“病”因,而是从表面去分析,认为是设备的老化,或者长时间的运行而磨损造成的。就设备老化这事儿,却给一位老龄的操作工给查出了“病”因,是什么病因呢?这是用眼看不见的“病”,操作工人以经验分析了设备及运行情况,并作下了记录,更换过的设备都是新的,为何要常常更换,而别人装置里的设备却不常换,他从采样的分析数据得知,生产装置内的物料含酸性大,容易导致设备穿孔,出现滴漏或喷射现象,如果想不常更换设备,那就得从保养开始,从日常的保养开始,必需每天在装置内加入少量的药剂,这种药剂名叫单乙醇胺,单乙醇胺起到缓冲及防腐蚀的作用,也可叫酸性吸收剂,病因找到了,从此,就减少了设备的腐蚀与磨损了,减少设备的更换次数及维修的费用了。
由此可见,在企业的日常生产中,有些“病”要是只看外表,有时候会出现错觉,要懂得如何剖析,眼看不见的也可能是一种“病”,或者是一种危害,别用“眼不见为净”的态度来说事,有时候眼睛不见也会为“病”。
(黄春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