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30|回复: 0

大地也不能承载这样深重的罪孽——西印度毁灭述略(部分)

发表于 2014-7-30 09:22: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神父      西班牙处理其海外属地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叫做“Consejode Indias” 成立于 1511 年,由于它的职权范围不仅局限于西印度,还包括西班牙其它一 些海外殖民地(如菲律宾),所以我译作“印度等地事务委员会”。“印度 等地事务委员会”开始设在首都马德里宫廷内,每周三次集会,国王可以在 任何时候亲自主持会议。它有权决定殖民地立法、司法、行政、军事、商业 等各方面事务,权力极大。
  美洲大陆于 1492 年发现后,前往该地进行冒险、征服的西班牙人并非是 西班牙宫廷直接派遣的官员和士兵,而是民间组织的探险队,他们得到政府 批准,并与政府签立一定协议后,自己筹资前往美洲进行征服活动,征服所 获利益,除一部分上交西班牙政府外,其余都在内部私分。这些前往美洲进 行征服的探险队首领,叫做队长。与此同时,印度等地事务委员会和国王还 直接派遣各种官员和法官,对新大陆进行控制,这些官员受俸于西班牙政府, 这就是为什么书中总是将征服者和西班牙官员分别提及的原因。
设在西班牙的印度等地事务委员会无法对海外各殖民地进行直接控制,
于是在西印度成立了副王辖区(由副王负责)和比副王辖区较小的总督辖区
(由总督负责)。但是二者之间并无从属关系。此书多次对总督在其辖区内 所犯的罪行进行了谴责。
在副王辖区和一些重要城市,往往设置检审庭,由检审宫组成,它是殖
民地最高司法机构,全权审理殖民地司法案件,也对行政机关的官员包括总 督在内进行监督。《西印度毁灭述略》中也曾多次对检审庭法官的渎职和不 法行为进行谴责。
拉斯·卡萨斯在书中还多次提到要求国王取消分配制和委托监护制。这
两种制度都是征服者用来剥削压榨印第安人的手段。分配制内容是把印第安 人分别编在每一个征服者名下,迫使他们为其耕种土地、采矿和服其它劳役。 这一制度由于从印第安人手中夺取的利益主要流入征服者的腰包,并没给西 班牙王室带来多大好处,因此,不久被委托监护制所取代。委托监护制规定 委托监护主不拥有土地所有权,所有权属于西班牙国王。委托监护主只对受 其监护的印第安人进行“监护”,向他们传播宗教,而印第安人为了“表示 感谢”,应对委托监护主承担一定义务。在委托监护制下印第安人受剥削、 受奴役的情况,拉斯·卡萨斯有过深刻的描写:“虽然法律对委托监护主为 自己征税的数额有所限制,但实际上征收的数目是无法计算的。专权者搜刮 他想要的一切东西,用尽他一切想用的办法,结果一个印第安人有时竟要交 纳二十次赋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不敢抱怨,因为很少可以得到伸张

③ 见何塞·路易斯·比瓦斯著《波多黎各史》中译本 p.97。
正义的机会。”①分配制和委托监护制实际上是对印第安人实行的奴隶制,这 也正是拉斯·卡萨斯所竭力反对的原因。由于这两种制度本质相同,此书往 往是相互通用的。
  15 世纪中叶以前,西班牙处于分裂状态,1419 年,阿拉贡王子费尔南多 和卡斯蒂利亚王位的女继承人伊莎贝尔联姻,他们继承王位后两国正式合 并。1492 年,他们最终把非洲摩尔人赶出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终于成了统 一的国家。《西印度毁灭述略》中常使用“卡斯蒂利亚”一词用以代替整个 西班牙,它并非只指统一前的卡斯蒂利亚王国。
  16 世纪初,西班牙征服者对新大陆的认识是十分肤浅的,他们无法理解 与他们全然不同的印第安社会,于是便用自己在西班牙形成的观念来解释印 第安社会,就连拉斯·卡萨斯也一样,在《西印度毁灭述略》中就出现了国 王、酋长、头人、首领等概念,有时连他自己也搞不清这些词汇之间的区别。 按照《古代社会》的作者康尔根的观点,“王国”其实就是印第安的部落或 部落联盟,而书中的国王就是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即酋长,头人当是酋长 治下的各级官员。
  《西印度毁灭述略》正文开头提到的地方叫“La Hispa?ola”,国内史 书有译作“小西班牙岛”的,也有译为“埃斯帕尼奥拉岛”的。其实此词无 “小”的含义,后者又嫌抝口,因此我译作“西班牙岛”。
最后需说明的是,本书书名中“西印度”一词的译法。此词原文为“Las
Indias”,这一地理概念是指哥伦布及其后来的探险者航行时所发现的所有 土地,其中包括部分美洲大陆地区,因此像许多史书那样译作“西印度群岛” 似不妥当,此书有“大陆的毁灭”一章就是明证。因此,译者将“群岛”二 字去掉。
本书是根据西班牙巴塞罗那市丰塔马拉出版社出版的《西印度毁灭述
略》一书第二版(1979 年)翻译的。 全书共分三部分,即坎波斯为此书写的前言,《西印度毁灭述略》正文
和略伦特撰写的作者生平。前言和生平部分,有助于读者了解拉斯·卡萨斯
的生平事绩,但观点不一定完全妥当,尤其略伦特在作者生平中还对拿破仑 及其助手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屠杀印第安人的凶手克尔特斯等人也作了评 价,其观点都是值得研究的。尤其将拉斯·卡萨斯说成是比塞万提斯更伟大 的人物,越发让人难以理解。此外在涉及殖民问题上和对拉斯·卡萨斯的评 价上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此读者应以马列主义观点,作出自己的判断。
由于本书正文分段较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适当增分了段落。
① 转引自李春辉著《拉丁美洲史稿》p.84。

西印度毁灭述略

前 言

  世界上有的人是永垂不朽的,这里并非指那些以共功绩、事业或著作永 留青史之士,而仅指那些长期以来,以其崇高品格不自觉保持其魅力的人。 这后一种人的优秀代表便是巴托洛梅·德位斯·卡萨斯教士。
  五百年来,很多国家的学者在不同的情况下,以截然相反的目的在两个 基本方面对拉斯·卡萨斯进行研究,一些人重其人品方面,另一些人则重其 历史方面。
  第一种人,常把研究兴趣和对拉斯·卡萨斯的激情混同起来,使其形象 简单化,甚至歪曲他的形象,使之成为他们阐述自己观点的工具。他们不能 真正了解拉斯·卡萨斯人品的复杂性以及他为后人留下的财富。第二种人则 被其著作所吸引,因为这些著作为研究历史学、人类学、地理学、神学和政 治学做出了光辉贡献。
  在为拉斯·卡萨斯的《论文集》一书所写的前言中,研究拉斯·卡萨斯 卓有成绩的历史学家刘易斯·哈姆克谈到他之所以对这位教士崇敬是因为“他 对非西班牙人和非基督徒所持的态度。他不认为在西班牙征服新大陆中所发 现的印第安人是牲畜、不承认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推导出的关于印第安人 是天然奴隶的理论,更否认他们的智力有如儿童般低下,要永远象对待儿童 那样对待印第安人的观点。与亚里士多德相反,拉斯·卡萨斯认为,那些引 起新大陆发现者注意的外乡人的文明不仅值得世人研究,而且值得世人敬 佩。他认为新大陆印第安人的文明完全可以和旧大陆古代人相媲美。他说, 尤卡坦玛雅人的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相比毫不逊色,同样令人赞叹不已。这 一见解比二十世纪考古学家的同一论断要早得多。”①
上面的话给我们勾画出拉斯·卡萨斯的人格,即科学性和人道主义紧密
结合的人格。这次出版《西印度毁灭述略》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表现拉斯·卡 萨斯的这一人格。书后附有马德里历史学会会员,《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批判 史》一书作者胡安·安东尼奥·略伦特撰写的拉斯·卡萨斯生平。
此生平原作为前言附在由其本人编纂并译成法语的一部拉斯·卡萨斯著
作集中的,此集于 1822 年在巴黎由亚历克西·埃梅里印刷所印刷出版。不久, 胡安·安东尼奥·略伦特便启程由法国返回西班牙。在此之前他是因由拿破 仑和约瑟夫·波拿巴政府支持的亲法分子集团失败从西班牙出走的。
尽管他的某些论断现在看来尚稍有欠缺,但应看到他是在当时可能的条
件下,发扬了科学立论的精神,这种精神使他在维护教理和进行辩论方面多 有所建树。略伦特把拉斯·卡萨斯作为为人类尊严而斗争的象征来叙述其如 何热情忠实地保卫印第安人,从而表现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我们认为略伦 特著作的这一特点,尽管在史料上有某些不足之处,但仍是了解拉斯·卡萨 斯形象的良好入门读物。为使西班牙公众深刻了解这位富有战斗精神,学识 渊博的西班牙传教士的著作,我们特将略伦特的这篇文章附于本书之后。
《西印度毁灭述略》初版于 1552 年在塞维利亚城瓦斯蒂安·特鲁希略印 刷所由作者本人印刷出版。此书在西班牙的后两个版本分别是 1839 年马德里
① 参见刘易斯·哈姆克为《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教士论文集》所写的前言,美洲图书馆丛书第 41 卷,
墨西哥文化经济基金会出版社 1956 年版。
版(由米格尔·希内斯塔印刷所印刷出版,被列入《西班牙历史未刊印文献 选》第 71 卷,第 3—83 页)和 1958 年马德里版(被列入胡安·佩雷斯·德 图德拉负责编纂的题为《短评、信札和呈请书》的拉斯·卡萨斯著作集中, 此集是《西班牙作者图书馆丛书》中的一册)。
  《西印度毁灭述略》国外版本极多,以西班牙美洲尤甚,其中重要的有 布宜诺斯艾利斯 1924 年版(被列入《阿根廷珍本书图书馆丛书》第 3 卷)和 墨西哥 1945 年版(由阿古斯丁·米拉雷斯·卡尔洛负责编辑,被列入人民教 育出版社出版的《人民百科全书图书馆丛书》)。另外,还有 1965 年墨西哥 文化经济基金会出版社刊印的版本(这是作者完整的九部著作翻印本之一,
由 L·哈姆克、G·费尔南德斯、J·佩雷斯·德图德拉、米拉雷斯·卡洛和 R·莫 雷诺任责任编辑,被列入上述出版社出版的《美洲图书馆丛书》,第 41—42 卷)。现在读者手中的版本是藏于马德里国家图书馆的《西印度毁灭述略》 初版的翻版。翻印此书的目的在于保持其原貌(编者仅改动了印刷上的某些 错误),书中严格尊重原版的双重辅音,大小写和正字法,如现在的“g”当 时写作“j”,“b”写作“v”,“y”写作“i”,“z”写作“c”,有的词 中间加“h”等等。书中还保持原来的动词变位和现已消失的古老词语,原来 的语法和标点均与上述的正字法一样,保持其原貌。我们认为保持初版原貌, 在阅读上决不会造成严重困难,却能引起热衷语言研究的读者之兴趣。语音、 语法和句法保持初版面貌,还能使读者产生时代感。初版所处的年代正是西 班牙语发生变革的时候,当时西班牙语正在扬弃中世纪的表达方式,代之以 崭新方式。当然大部份语法规则和表达方式至今还是通用的。
史学家在撰写拉斯·卡萨斯传记时,遇到很多困难,因为关于他的出生
地、家庭社会地位及其活动的日期等均有不同说法。目前,最可靠的意见认 为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教士 1474 年生于塞维利亚的一个皈依了基督教 的家庭。其父佩德罗·卡萨斯(或卡萨瓦斯)原为塔里法①商人,因行商关系 后来定居塞维利亚。
拉斯·卡萨斯攻读过拉丁语和各种人文科学,后来接受了一个低级教职
的工作与其父前往美洲,在西班牙岛定居下来。在那里帮助一名传教士在皈 依了天主教并接受了委托监护制的印第安人中传播福音,进行感化活动。后 来,随迭戈·德贝拉斯克斯的探险队前往古巴岛,在那里获得委托监护权,
1515 年从古巴返回西班牙。
  在其滞留美洲期间,有两伴事使他深受震动:一件是多明我会教士安东 尼奥·蒙特西诺在一次布道会上的演说中,谴责了西班牙殖民者对土著居民 的暴行;另一件是西班牙人在古巴岛所进行的一次大屠杀。这两件事他都耳 闻目睹,印象极深,自此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西印度不合理的状况。为此,他 采取很多措施,例如为抨击当时实行的殖民制度,他进行了理论准备;为证 明可用另外方式殖民,他进行了试验,其殖民形式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形式有 所不同,如能成功,定对西班牙宫廷大有稗益。
为实现其目的,他返回西班牙,向当时正在宫廷摄政的西斯内罗斯和阿 德里安两位大主教控告安的列斯群岛上的诸委托监护主滥用职权,说他们刚 一受权以劳役形式向土著居民征税,立刻便把这些居民变成奴隶。由于拉 斯·卡萨斯的周旋,西斯内罗斯大主教任命哲罗姆会教士组成一个委员会前
① 西班牙地中海沿岸的一个海角。——译者
去禁止委托监护主的不法行为。委员会成员于 1516 年和拉斯·卡萨斯一起乘 船到达西印度,此时他已从大主教处接受了“印第安人保护者”的职务。
  哲罗姆会教士并没履行职责,为此拉斯·卡萨斯教土又返回西班牙向新 国王卡洛斯五世提出控告。在宫廷,国王授权他执行其过去曾提出的“大陆 计划”,该计划的内容是在一选定地区(如委内瑞拉的库玛纳地区)通过和 平方式进行殖民。和他一起执行这一计划的人不多,仅有一些方济各会和多 明我会的教士以及一些为数不多的农民,这些人后来组成了“金马刺骑士团” 从事农牧业劳动。
  “大陆计划”是基于印第安人是自由人这一原则制定的,所以只能用耶 稣劝戒的方法向他们传播福音。但是,此计划终因印第安人焚烧了方济各会 修道院,迫使教士撤离而告失败。
  1535 年左右,拉斯·卡萨斯又在危地马拉的韦拉帕斯地区进行了一次类 似的试验,结果由于西班牙移民者的反对,迫使其再次放弃这一努力。
  多明我会教士不仅对拉斯·卡萨斯的殖民事业给予全力支持,而且在其 他活动中也给了他很大帮助。实际上,更准确地说,支持和帮助是相互的。 它始于拉斯·卡萨斯受到蒙特西诺布道影响之后,并在他们为共同目标而斗 争的过程中得到加强。他们的斗争是建立在共同的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这就 自然导致了巴托洛梅教士于“大陆计划”在库玛纳失败之后,于 1524 年加入 多明我会。在这之后的几年中,他蛰居修道院潜心写作,此时的重要著作有
《西印度通史》、《基础教理》等。
  1540 年拉斯·卡萨斯重返西班牙,投身到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发起的保 护印第安人的运动之中。不久,卡洛斯五世下令召开巴塞罗那会议,详细全 面地审查印第安人问题。为此会议,拉斯·卡萨斯在卡塔赫纳教区主教胡安·马 丁内斯·西利塞奥的建议下于 1542 年撰写了他的第一部专题著作《西印度毁 灭述略》。这部著作可能在巴塞罗那会议的某次大会上宣读过,要了解《西 印度毁灭述略》的内容,首先要了解在如何解释和实现吞并新大陆的问题上 所存在的哲学、神学和政治理论诸方面全然相反的种种观点,实际上观点分 歧早在征服初期就产生了。
在理论上,西印度的发现所引起的最根本,也是最易引起争论的问题是
吞并西印度、确保对西印度绝对垄断权的法律根据,在哲学上是印第安人的 本性及其法律地位。哲学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依据,也是解决法律程序的依 据,最终是论述殖民实质和特点的依据。
根据中世纪的教义,西班牙国王把吞并西印度的活动合法化,因为奥斯
蒂亚的大主教兼枢机主教恩利格·德苏萨便是依此教义征服了加纳利群岛, 在那里建立了罗马教皇的飞地。
确实,做为耶稣基督在这个世界上的直接继承人,教皇在精神和物质上 拥有最大的权力,他有权把新大陆发现、征服、传播福音和征收什一税的权 力赐给卡斯蒂利亚国王和王后,即他有权将新发现的大陆赐予二位陛下。确 认这一赏赐的教皇证书是亚历杭德罗六世颁布的一系列教皇诏书,第一部诏 书名为 Inter Coeterea①,分三部分,即 Inter Coeterea,Inter Coeterea Segunda②和 Exinllae Devotiods③,后两部分的签发日期均写为 1493 年 5 月
① 拉丁语:此处为“附加令”之意。——译者
② 拉丁语:此处意为“第二附加令”。——译者
4 日,实际上,三部分的签发日期应分别为 4 月、5 月和 7 月。第二部诏书名
为 Pii Fidelis④,于 6 月签发。最后一部名为 Dudum Siquidem⑤,于 1493
年 9 月 25 日签发。 根据诏书规定,谁要进行发现、征服和移居西印度活动,就必须得到西
班牙国王的恩准或赏赐证书,在取得向西印度探险的恩准后,由探险队长和 王室双方签定协议,规定队长的义务以及探险成功后,他应得的利益。但实 际上,在达到目的地之后,西班牙人便向土著居民随心所欲地提出各种要求。 为此,1514 年帕拉西奥斯·鲁维奥斯博士制定法规,要求西班牙人向印第安 人说明,自己是在教皇的支持下,代表强大的国王来到西印度的,他们要向 印第安人传播天主教,使其成为国王的臣民。作了说明后,如果印第安人进 行抵抗,他们就有正当理由向印第安人动武。骚乱平息后,他们应立即举行 占领仪式,确保他们所发现土地的统治权。随后他们应选择合适的地点,建 立城市,组织市政会,负责把土地分给那些在建城中有功的西班牙征服者。 开始时,西班牙人需要把印第安人作为劳动力,开发矿藏,攫取金银。 使用印第安人的方法是把其全部变成奴隶,但是伊莎贝尔皇后认为她的印第 安臣民体质单薄,毫无自卫能力,对这样的人应进行教育和保护,她反对奴 役印第安人,并为此颁布了禁令。从此土著居民与西班牙人的关系仅局限在 委托监护制之内。这一制度的基本点是国王赐以西印度的西班牙人向印第安 人征收赋税的权力,同时西班牙人要对印第安人和他的一个继承者进行监 护,在宗教和世俗方面关照他们。由于税务可以以现金、实物或劳役方式交 纳,这就使西班牙移民以印第安人天生懒惰为借口,强迫他们象奴隶一样为
其服役。
  当宫廷获知此事以后,引起一场具有实际意义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 是:印第安人是否是有理智的生物,就是说,他们有无人的本性?
概括说来,一些著名法学家,如希内斯·德塞普尔韦达、帕拉西奥斯·鲁
维奥斯、索洛萨诺·佩雷拉、格雷格里奥·洛佩斯以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 学》一书中所阐明的理论为依据,推论出印第安人属低等人种,他们行为粗 野,习俗丑陋,没有文化,只有最低的本能。因此他们断然否认印第安人具 备理智,认为他们既然是低等人种就一定要从属于高等人种,要为高等人种 效劳。他们还认为权威和财产是有理智的人的特征,而缺乏理智的人不应有 任何权力,因此征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将他们变成奴隶是合理合法的。
这种殖民思想和他们找到的法律根据并没被所有人接受。在伊比利亚半
岛和其它国家均有人提出相反论据予以驳斥。 有些国家,如荷兰、英国和法国在政治上主张保证各国航海自由,在法
律上,他们拒绝承认教皇赐予西班牙垄断新大陆的特权。 西班牙方济各会和多明我会的神学家及传教士根据圣托马斯的哲学观
点,也否认基于上述观点建立的殖民体系,主张用其它原则进行殖民事业。 这一派人中有巴托洛梅·卡兰萨·德米兰达、多明戈·索托、弗郎西斯克·德 比托里亚和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他们之间在某些看法上虽不尽相同, 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弗郎西斯克·德比托里亚在其 1539 年出版的《论神学》
③ 拉丁语:此处意为“虔诚的祈祷”。——译者
④ 拉丁语,意为“关于德高望众的首脑”。——译者
⑤ 拉丁语,意为“一段时间以来”,当时诏书均以其开头数词为题,因此有时并无明确含义。——译者
一书中,又把他们的共同观点发扬光大。 比托里亚反对教皇有权拥有飞地,否认教皇诏书的有效性,认为耶稣从
未把世俗权力赐予个人所有,因此,教会也不能擅自使用这一权力。教会的 管理范围应是除异教徒以外的人的精神领域。同时,他还否认君主拥有超国 界的统治权,认为天赋权力才是社会和国家组织的基础。
  另外,比托里亚还驳斥了仅仅因印第安人是异教徒就把他们看作是天然 奴隶的观点,宣布印第安人是自由人,应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因此,反对仅 因印第安人拒绝接受某项要求就对他们发动征服战争的作法。他宣布,根据 福音的规定,人人有接受福音的自由,就是说,尊重人们是否接受福音的意 愿。
  这个从西印度发现后不久就存在的争论,几年来变得日趋激烈,西印度 面临的这一严重问题引起了政界的关注。卡洛斯五世于 1542 年在巴塞罗那会 议上制定了新法,第二年在巴利亚多利德会议上又对新法做了补充修改。新 法的公布是多明我会的胜利,因为在殖民问题上,新法把传播福音置于征服 之上。
  正是此时,拉斯·卡萨斯撰写了《西印度毁灭述略》,书中叙述征服时 期遭到西班牙人洗劫后的美洲各省区的状况。通过此书可见“拉斯·卡萨斯 是位朝气蓬勃,能力过人的宣传家,他的首要武器是向宫廷呈送‘备忘录’, 他坚信国王和大臣如能获悉其同胞对手无寸铁的印第安人所犯的暴行,定会 采取断然措施予以禁止”。①
拉斯·卡萨斯撰写《西印度毁灭述略》和从事其它活动的目的均是向会
议提供材料,旨在改善印第安人的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对拉斯·卡萨斯的攻击主要集中在他的《西印度毁灭
述略》一书上,认为此书缺乏历史严肃性,书中选择的事实是片面的,甚至
诬蔑拉斯·卡萨斯企图诋毁西班牙的殖民活动。现代史学界对此书进行了审 慎的分析,驳斥了攻击者的观点,恢复了此书应有的价值。“把《西印度毁 灭述略》一书说成仅是一部史书或是一部主张禁止征服战争,废除分配制和 委托监护制的检察官的辩护词是彻头彻尾的错误。”②
考虑到对此书理解上的分歧,研究《西印度毁灭述略》一书的真正意义
就十分必要了。而为了正确理解这部著作,着重了解各章的开头和结尾亦是 必不可少的。
此书的篇首对西印度做了概述,下分若干章节,每章叙述一个王国。各
章结构大致相同,开头描述西班牙人来到之前,印第安人的生活习惯。为了 加强效果,作者使用带有启示性的强烈对比的手法。例如书中写道“西班牙 人象穷凶极恶的豺狼闯进了这群驯服的羔羊中来,尽管他们明明知道这群羔 羊有着造物主赋予的上述种种美德。”中间运用夸饰、重复、对比、譬喻的 手法着重描述了在西班牙人洗劫后所产生的灾难性后果,给人一种不安、恐 怖、愤怒和同情之感,与开始的和平宁静景象形成强烈对比。最后用一段充 满忧伤的话语作为结束:“他们毁灭了全岛,灭绝了岛上的居民。到处是一 片荒凉的景象,见此无不令人感到痛心。”
看来,此书无论从结构、色调、还是从风格、方法上都是为勾通与会成
① 引自刘易斯·哈姆克为《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教士论文集》所写的前言。
② 参见马努埃尔·希门内斯·费尔南德斯为《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教士论文集》一书所写的引言。
员和印第安人之间的感情和使与会者在人道基础上理解紧迫的印第安人问题 服务的。为了唤起与会者的良知,书中经常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描写,“每 当印第安人被迫进行类似的长途跋涉时,他们立刻明白这次再也不能生还 了。离家之时,他们总是一面哭泣,一面悲痛他说:‘我们曾在这条路上为 基督徒搬运过货物,当时虽然活很重,但是过一段时间,总还能回到家里, 与家人团聚。现在我们走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我们再也不能活着回来 了。’??看到这些为西班牙人做苦工的印第安人的样子,真令人同情、让 人痛心。他们全都赤身裸体,仅用一块兽皮遮羞,肩上背着一个小网兜,里 面装着几块干粮,他们全都紧紧地挤在庭院里,象驯服的羔羊跪在地上。” 撰写《西印度毁灭述略》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征服战争,废除分配制和委 托监护制。这一目的并非是随意选中的,而是立足于批判殖民制度,经过理
智思考后产生的。对殖民制度的批判,便是写此书的理论基础。
  《西印度毁灭述略》结构十分简单,一般总是以死亡人数做为出发点, 如“在上述四十年间,由于西班牙人极其残酷的血腥统治,有 1200 万无辜的 印第安人惨遭杀害,实际上,我个人认为足有 1500 万人丧生。”在后来的章 节中,作者具体指出了屠杀印第安人的原因和方法“基督徒们之所以如此杀 人,仅仅是为了追求一个目的,即攫取黄金,他们企图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就 飞黄腾达,大发横财,从卑微低贱之徒一跃而成为上层社会的一员。”“到 达西印度的所谓基督徒们,一般用两种主要手段摧残西印度各国百姓,一是 通过非正义的、残暴、血腥的战争;一是通过残酷的剥削压榨。”“这种对 奴隶的剥削和压榨更为残忍,就连牲畜都不堪忍受。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灭 绝印第安人的手法,归根结底都离不开上述两种主要手段。”
在谴责殖民制度时,拉斯·卡萨斯以自然法则的理论作为自己立论的依
据,同时,严肃地把征服方式、殖民者活动以及在征服中印第安人死亡情况 等具体事实做为论据。
在抨击殖民活动和反对西班牙人强行改变印第安人生活和劳动方式时,
作者使用的手法是将其产生的灾难性后果呈于读者眼前。 在叙述殖民者的动机时,作者不以法学理论家的机敏,也不以智者的洞
察分析能力直接描述,而是通过其亲身经历,将殖民者的动机和殖民后果结
合起来,用事实作出强有力的分析。 此书标题已表明论述的范围,即“西印度的毁灭”。和拉斯·卡萨斯诸
多诽谤者的论断相反,作者无意低毁任何人,也没有专门选择几项具体暴行
来撰写他的著作,他并不想夸张,只求作品紧贴主题。根据现代研究成果表 明,一些连拉斯·卡萨斯的保卫者都怀疑的事实,都是确实可信的。例如: 拉斯·卡萨斯说,在殖民过程中被杀的印第安人有“1500 万”,现在看来, 这一数字不仅符合事实,甚至还少说了。即使他对屠杀情况可能有过某些夸 张,也不能因此把普遍事实和数字贬得一钱不值。《西印度毁灭述略》中清 楚地表明为维护西班牙人的统治而对印第安人进行的屠杀和强迫他们接受与 其传统文化和家庭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都是印第安人所不能忍受的。况且 其赢弱的体质,也无法适应这种变化。拉斯·卡萨斯认为印第安人因饥渴、 劳累、恐惧而出走逃亡和因西班牙人所带进的疾病是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的主 要原因。尽管对暴行的具体描写和诸章诸节不厌其烦地对破坏活动的反复叙 述获得了撼人心弦的力量,但拉斯·十萨斯仍能凌驾于这一使人颤栗的灾难 之上,紧紧扣住西班牙人对印第安人及其文化和城镇的毁灭这一主题。那些
对社会破坏、人口灭绝与对印第安人百般折磨的描写相结合的段落,是表现 惨不忍睹场面的高峰。如书中写道:“他们对这些印第安人所施的‘恩典’ 就是把男人送到矿上去采金,这是一种不堪忍受的繁重劳动;把妇女赶到农 场去掘土种地,这种劳动即使对男人来说,也是极为繁重的。无论男女,只 给他们一些野草和其它毫无营养的东西充饥。暴徒们把产妇的乳汁挤干,以 饿死他们的婴儿;丈夫被遣往远方,不能与妻子同居,上述两个原因便使印 第安人绝了后代。在矿山上,男人们死于劳累和饥饿;在农场里,妇女们也 因同样的原因而丧命。”
  1544 年,拉斯·卡萨斯离开西班牙前往墨西哥就任恰帕斯教区主教。刚 刚踏上美洲大陆便遇到因新法的颁布委托监护主所制造的混乱局面。大规模 的反叛和骚乱迫使新法废除。拉斯·卡萨斯毫不妥协的精神惹怒了委托监护 主,他们对他进行各种敌视行动,加上在墨西哥教务会议上内部出现了分裂, 这一切都迫使他决定于 1547 年再次返回西班牙,以便在那里发挥自己决定性 的影响。
  此时,因新法废除而取得胜利的委托监护制的拥护者们早已在西班牙站 稳脚跟,他们在胡安·希内斯·德塞普尔韦达撰写的《Democrate》①一书中 找到了自己最坚实的理论基础。此书虽被禁止出版,但由于作者的理论颇有 影响,拉斯·卡萨斯还是把他作为主要对手,和他进行了为时八年的论战。
1552 年,对委托监护制持截然相反立场的征服美洲的拥护者和反对者们
在巴利亚多利德会议上进行了大辩论,其中心议题仍是针锋相对的老问题, 即印第安人是天然奴隶还是自由人?如果印第安人不屈服,对他们动辄动武 是否合理?委托监护制和分配制是否合法?等等。
在会上,委托监护制的拥护者采取了一系列新攻势,其中之一是要求国
王批准更多人前往美洲从事征服活动。为了阻止这一事态继续发展,拉斯·卡 萨斯决定刊行他十年前写成的《西印度毁灭述略》一书,以此争取舆论的支 持。
奥尔加·坎波斯
① 拉丁语,“民主主义者”。——译者

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向至尊至上、强大无比的西班牙王储、吾人
之君主唐费利佩呈递的奏章

至尊至上、强大无比的君主: 为免使人类误入歧途,为人类繁荣兴旺,上帝着意在世间各王国和居住
地派遣有如慈父般,或如荷马所说,牧师般的君主治理当今世界。因此,这 些君主理应是各国之佼佼者,在其灵魂中,无疑应具王者应有的品质,或有 充足理由认为,他们定会具备此等品质。
  如果在其治下出现某种不良现象、破坏活动和罪恶行径,也皆因国王对 所发生之事全然不知,一旦获悉,他们定会缜密查访,仔细斟酌,当机立断 予以铲除。这一点已在《圣经》的所罗门箴言中得以证实: “Rex qui sedet
in solio iudicii dissipat omne malus intuitu suo”①因为国王一旦获悉 在其治下发生恶行,定会当机立断铲除殆尽,片刻不容贻误,此乃国王天赋 之品质所决定。
  强大无比的君主,上帝和教会赐卡斯蒂利亚国王与王后以西印度的诸王 国,并授其委托监护权,恩准国王、王后二位陛下对上述诸国加以管理和统 治,使宗教精神得以发扬,世俗利益取得进展,使其人民皈依我主基督。然 而,在那众多辽阔的王国中,无耻之徒肆意妄为,无恶不作,其程度达到难 以想象,无以复加的地步。
臣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积五十余年之经验,对他们的所作所为耳
闻目睹,为良心所驱,不得不向殿下禀报彼等最为突出的“丰功伟绩”,并 斗胆恳请殿下严禁彼等在其所谓的“征服”中再复创建此等“伟绩”。否则, 彼等会毫无顾忌,一如继往。然此等“伟绩”,严重危害热爱和平、恭谦顺 从、安份守己的印第安人。彼等行径恶劣,凶残成性、为天地所不容,人神 所共诛。对无数生灵惨遭涂炭保持缄默不啻犯罪,为此臣欲在彼等所犯之大 量虐杀暴行中,列举少数实例——此乃臣早在过去无数事件中挑选者——特 向殿下呈报,伏祈殿下御览。
殿下的尊师,托莱多①的大主教在卡塔赫纳②任主教时曾把卑职之同一奏
章转呈殿下,但或许当时殿下海路迢迢,长途跋涉,日理万机,无暇顾及, 或许以为此乃区区小事不足挂齿,而置于脑后,而利欲熏心、丧失理智的人 们对千万生灵之流血丧命,对土著居民之灭绝,对广袤土地之荒芜,对掠夺 大量财富的手段之残忍全然无动于衷。更有甚者,彼等通过各种途径,借征 服之机制造种种借口(如不违背天神之法,就无从征服。这是何其荒唐罪恶 之念,彼等应遭永世的惩罚!)不断加剧这些暴行。为此,臣以为仍需向殿 下再次呈递此述略,以揭露其肆意破坏和滥杀无辜之暴行,恳求殿下以慈悲 为怀,将此书视为为公众利益和王国昌盛而效劳的殿下的奴仆所写的通常条 陈那样加以对待。垂阅之后,殿下定会了解彼等暴徒对无辜印第安人所犯的 滔天罪行,也会知悉他们屠杀摧残印第安人是何等的不公,何等的伤天害理。 他们仅仅为满足其贪婪和野心,才如此行动。伏祈殿下恳请并说服国王陛下
① 拉丁语,“王坐在审判的位上,以眼目驱散诸恶。”见中文版《旧约全书》箴言篇第八章。——译者
① 西班牙的一个省和教区名,其省会名亦与之相同。——译者
② 西班牙城市,是穆尔西亚教区首府所在地。——译者
明令禁止彼等再干此等伤天害理、令人痛心之勾当,并严禁任何人今后再提 此种极为可怕的要求,违者应予严惩,以做效尤。
  强大无比的君主,圣断此事对卡斯蒂利亚王室和国家在宗教和世俗方面 均至关重要,望上帝赐国家繁荣、昌盛。愿上帝赐福,——阿门!
  
西印度毁灭述略

  西印度发现于 1492 年。翌年,便有西班牙基督徒移居该地。49 年来, 大批西班牙人源源不断,纷至沓来,他们的第一个定居点就是幅员辽阔、美 丽富饶的西班牙岛①,该岛方圆 600 里格②,周围还零零落落点缀着无数大小 岛屿。我们发现,在所有这些岛上都密密麻麻住满居民,有如挤在蜂巢里的 蜜蜂,其人数比世界任何地方都多。人们称这里的居民为印第安人。
  大陆与西班牙岛最近距离为 250 余里格,已发现的大陆海岸线长 10000 里格,现在每天都还有新的发现。直至 1541 年,在所有已发现的大陆沿海地 带都辐辏稠密,到处是人,仿佛上帝特意如此安排似的。
  在上帝创造的各类人种中,以这里诸岛上随处可见、数不胜数的百姓最 为淳朴憨厚,心地善良。他们个个坦白诚实,对人从不虚伪狡侩,且人人天 性驯良,对为之效命的天然头领和基督徒忠心耿耿。他们遇事耐心忍让,心 平气和,从不飞扬跋扈,大叫大嚷。他们从不淫荡放浪,也不争吵不休;从 不动辄发怒,嫉恨于人,也无世俗报复心理。他们身体单薄,瘦弱异常,不 能胜任繁重劳动,而且极易死于各种疾病。其孱弱的身体甚至还不如我们娇 生惯养的纨袴子弟,甚至连他们中身强力壮者也无法与后者相比。他们生活 十分清苦,全都一贫如洗,但却无一人企图占有更多财产。因为他们从不贪 得无厌,野心勃勃,想方设法攫取不义之财,他们饮食粗劣,就连困于沙漠 之中的圣徒们的食品也比他们略胜一筹。一般说来,他们的衣着仅是一块用 于遮羞的兽皮,最多不过用一块约 1.5 巴拉①到 2 巴拉见方的棉布遮身。他们 仅用一张席子当床,讲究的也只睡在一种悬吊着的网上。(西班牙岛上的语 言把这种网叫做“阿马卡”②。)然而,他们全都心地善良,待人诚恳,思想 敏捷,天资聪颖。他们极易接受全部教义和我们天主教的信仰,其良好的习 俗也极少与上帝在这个世界上所规定的戒条相悖。
印第安人初闻天主教的存在,就急不可待地要了解它,要去教堂作圣礼
和膜拜神明,教士只有具备上帝所赋予的极大耐心才能承受得住这种急切心 情。后来人们对我说,所有印第安人对宗教的虔诚都是无可怀疑的,一旦了 解了上帝,他们肯定是这个世界上心地最善良的人。
西班牙人象穷凶极恶的豺狼闯进这群驯服的羔羊中来,尽管他们明明知
道这群羔羊有着造物主赋予的上述种种美德。40 多年来,这些西班牙人做的 唯一事情就是对当地居民滥施暴行,肆意屠杀,其残暴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有些暴行下面我当详述。由于西班牙人杀人如麻, 致使原来生活在西班牙岛上的 300 多万土人,现在只剩下 200 人。
古巴岛,其长度相当于从巴利亚多利德③到罗马的距离,目前也几乎渺无 一人。圣胡安岛④和牙买加岛是两个极为富饶美丽的大岛,现在业已变成一片

① 即现在的海地岛。亦译埃斯帕尼奥拉岛。——译者
② 1 里格相当于 5.6 公里。——译者
① 1 巴拉相当于 0.8359 米。——译者
② 即吊床。——译者
③ 西班牙北部城市。——译者
④ 即现在的波多黎各岛。——译者
废墟。位于西班牙岛和古巴岛北部的卢卡约群岛⑤是由过去叫做“巨人群岛” 和其它大大小小共 60 个岛屿组成的。那里每个岛都比塞维利亚①皇家花园美 丽,那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地方。过去群岛上曾有 50 万居民,现在已不见一人。 当西班牙岛上的印第安人被斩尽杀绝后,卢卡约群岛的百姓被驱赶到那里, 不久也全都被折磨至死。
  一个善良的基督徒,出于怜悯,想使印第安人改变信仰,皈依上帝,他 乘船在各岛间航行了 3 年寻找屠杀后的幸存者,他仅仅找到 11 人,这些人我 都见到了。
  与圣胡安岛相邻的 30 多个岛屿,由于相同的原因,也都变成一片废墟, 这些岛屿的土地共计方圆 2000 里格,现在皆渺无一人。
  至于广袤的大陆,我可断言,由于西班牙人的凶残狠毒,那里的良田沃 野定会疮痍满目,居民也会惨遭杀戮,所剩无几,到处呈现一派荒凉凄惨景 象。大陆上原来有十个大王国,比包括阿拉贡②和葡萄牙在内的整个西班牙都 大,全境长 2000 里格,比从塞维利亚到耶路撒冷还长二倍,各王国里原来全 都住满了有理智的印第安人。
  我们可以确切无误地说,在上述 40 年间,由于西班牙人极其残酷的血腥 统治,有 1200 万无辜的印第安人惨遭杀害,实际上,我个人认为足有 1500 万人死于无辜。
到达西印度的所谓基督徒们,一般用两种主要手段摧残西印度各国百
姓:一是通过非正义的,残暴、血腥的战争;一是通过残酷的剥削压榨。一 些渴望启由、追求自由的人,不堪忍受酷刑终于逃走,但大多数男人和首领 都被杀死,(一般说来,只有儿童和妇女才有可能在战争中活下来。)其余 幸存者均被变成奴隶,备受压榨。这种对奴隶的剥削和压榨更为残忍,就连 牲畜都不堪忍受。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灭绝印第安人的手段,归根结底都离 不开上述两种主要手段。
基督徒们之所以如此杀人,仅仅是为了追求一个日的,即攫取黄金。他
们企图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就飞黄腾达,大发横财,由卑微低贱者一跃而成为 上层社会的一员。由于这种越来越膨胀的黄金欲念和攫取财富的野心难以得 到满足,也由于西印度土地如此富饶,居民如此谦恭、忍让,驯服有如羔羊, 所以西班牙人不顾一切,凶残地对待他们,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甚至把 他们看得连牲畜都不如,——上帝保佑,西班牙人对牲畜还稍微珍爱些。—
—或者说,看得比街上的粪土都不如,我这样说,是以我在上述时间里,耳
闻目睹的事实为根据的。 西班牙人如此“关照”印第安人的生命和灵魂,乃致成千上万的人在尚
未皈依宗教,没行洗礼的情况下就惨遭杀戮。与此相反,下面的事实又是确 凿无误的,甚至连暴徒和刽子手也不得不承认:从没有一个西印度的印第安 人伤害过任何基督徒。相反,他们在受到多次洗劫、欺凌、镇压和侮辱之前, 一直把基督徒看成是自天而降的神祇。

⑤ 即现在的巴哈马群岛。——译者
① 西班牙西南部的城市。——译者
② 西班牙东北部地区,统一前是一个国家。——译者
西班牙岛的毁灭

  如上所述,西班牙岛是基督徒首先定居的地方,他们在那里屠杀了无数 印第安人,制造了巨大的灾难。刚一登陆,他们便掳掠印第安人的妻小,奴 役蹂躏他们,吞吃他们用汗水换来的食物。结果,西班牙岛全部被摧毁,整 个岛屿一片荒凉。西班牙人从不满足印第安人按自己标准——一般说来,这 种标准确实不高,他们总是用少许劳动生产出仅供一天所需的食物就满足了
——所自愿提供给他们的东西,因为足够印第安人 3 户 10 口之家享用 1 个月 的食物,还不够一个基督徒 1 天的食用和挥霍。
  西班牙人的暴行和对当地居民的蹂躏使印第安人开始明白这些外来者并 非下凡的神抵。于是,他们有人藏起食物,有人把妻子隐蔽起来,还有人逃 进深山老林,躲避那些穷凶极恶的入侵者,断绝与他们来往。基督徒对印第 安人动辄拳打脚踢,棍棒交加,连村中的头人也不放过。他们真是胆大妄为, 无耻之极。一个探险队长身为基督徒却把当地最有权威的国王、全岛最高头 人的妻子强奸了。于是,印第安人开始设法把基督徒驱逐出自己的家园。他 们拿起既不能用于进攻,也不能用于自卫的原始武器(他们的战争很象孩子 们用杆子玩耍)进行自卫,而基督徒则用他们的马匹,利剑和锐矛对印第安 人进行前所未闻的屠杀,犯下了种种暴行。他们闯进村庄,见到老少、孕妇 和产妇便挑破他们的肚皮,然后剁成碎块,犹如宰割畜栏中的羔羊。歹徒们 还打赌,看谁能一刀把人从中间劈开,谁能一下子砍掉人头或开膛破肚。他 们还从母亲怀中把吃奶的婴儿夺走,提起孩子的双脚往石头上摔。还有一些 人从背后将孩子推下水,一面狞笑,一面戏弄地叫道:“狗娘养的,下去吧!” 西班牙人还用利剑把母亲连同怀中的婴儿一起刺穿,用力之猛,如果他们前 面还有别人,也会一起被刺伤的。暴徒们还做了一些长架,把印第安人每 13 个一排,吊在一个架上,双脚稍离地面,在脚下放上柴草,点上火,以上帝 和其十二使徒的名义把他们活活烤死。另一些西班牙人则把印第安人全身捆 上干草,然后点火把他们活活烧死。对那些企图逃跑的人,暴徒们便砍掉他 们的双手,然后把手挂在肩上,对他们说:“这就是信,快给那些逃跑的人 送去吧!”意思是叫那些已逃进山里的人感到恐惧。
一般说来,西班牙人是这样屠杀头人和贵族的:在框架上装上柱子,把
他们绑在柱子上,然后在下边点上文火,慢慢炙烤。在这种令人难以忍受的 酷刑下,头人和贵族们发出阵阵惨叫,他们的灵魂就这样离开了自己的躯壳。 一次,我看到在柱子上炙烤着四、五个大头人(我记得,在其它五、六 根柱子上还有其他人在受难),由于他们的哀号声使队长难以忍受或影响了 他的睡眠,他便吩咐绞死这些人,但是那个比刽子手还坏的警吏(我知道他 的名字,我还认识他在塞维利亚的亲戚),懒得动手,为了省事,他把棍子 塞进受难者的嘴里,使他们叫喊不得。同时加大火力,直到把这些头人、贵 族全部烤焦为止。上述事实千真万确,均为我亲眼所见。此外我还看到无数
其它暴行。 为了躲避这群惨无人道、狠如豺狼、人类不共戴天的敌人,凡有机会逃
跑的人都躲进了深山老林,为此西班牙人训练凶残的猎狗,使它们一见印第 安人就猛扑乱咬,一瞬间就能把人撕成碎块。这些狗吃掉一个人就象吃掉一 头猪那样容易。它们就这样到处于这种惨不忍睹的勾当。当然,印第安人由 于愤怒,有时也会正当合理地杀死一些基督徒,但极为少见,即使如此,基
督徒仍定下条例:印第安人每杀一个基督徒,就要用 100 名他们的同胞抵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