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朱丹:中国欧盟商会人力资源协会主席兼瑞博咨询合伙人,同时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荷兰奈耶诺德大学、比利时安特卫普管理学院客座教授,擅长人才测评与跨文化沟通。
今年35岁的Emma是位国内知名高校毕业的博士,毕业后被一家500强公司选拔进入了全球研发团队,并派往海外接受了为期两年的培训。回国后Emma作为中国研发中心科学家从事材料分析工作。
Emma在部门英籍主管Richard的领导下工作了4年,Richard晋升后被调回了欧洲研发总部。Emma因为良好的工作表现,接替了其在中国的职位,并继续与Richard保持实线沟通与汇报关系,同时也与中国的研发中心总监保持虚线汇报关系,这是跨国公司常见的矩阵式管理模式,作为一名下属有多个老板。
Richard回到欧洲任职后,每年的5月和10月都会来中国视察两次工作,每次接待工作都由Emma全权负责。由于Richard对中国的业务及环境相当熟悉,对Emma这位老部下也是毫不客气,每次来都要待上整整一个星期,并要求Emma全程陪同。这对Emma来说苦不堪言,耗费她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也直接导致她手下管理的三个团队、20多位员工的日常工作受到影响。
2012年10月的中国之行,Richard又临时提出让Emma安排会见客户,不仅要求见内部客户(即指公司内各事业部的销售和技术服务人员),而且也要见外部客户(即指公司产品的使用客户)。对于新要求,Emma大伤脑筋,因为通常情况下预约外部客户从提交申请到审批通过,再到接待会晤,前后至少也要一周时间。Emma打了无数个电话,在她“坚韧不拔”的努力下,终于安排了两家大客户。Richard事后对Emma表示了歉意,也对她的工作能力大加赞赏。
老板特别喜欢吃中国菜,这次来特意要求体验一些新概念餐厅。Emma平时是个生活随意的人,虽然和老板共事四年,但对他的口味不甚了解,面对助理搜集来的一大堆菜单,湖南菜、云南菜、贵州菜、日韩料理……她感到头晕,不知如何是好。
2013年Richard在欧洲总部招了好几名经验丰富的下属,Emma定期跑去欧洲和总部同事们开会。同事都是40至50岁的白人男性,在他们眼里Emma还是一个资历尚浅的中国小女生。有一次开会回来,Emma耐心等着同事把会议后承诺发给她的材料,等了三周也不见任何音讯。突然有一天收到该同事的邮件,对方质问她报告材料准备好了没有。这封邮件不仅抄送了很多同事,也包括老板。Emma很生气,感觉被倒打一耙。这个时候去责骂对方、质问对方都是不明智的举动。她决定忍下这个委屈。此后去欧洲开会后,Emma每次会在第一时间将纪要写好并发给大家,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上演。
来源:管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