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8-5 09:08:32
|
查看全部
Re:安全月记忆:永远的安全心愿、强大的安全力量
(三)环境机制。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必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指两种环境因素:一是指人际关系。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会使员工心情舒畅,在友好合作、互相关怀中愉快地进行工作;反之,则会影响工作情绪和干劲;二是指员工工作本身的条件和环境。提高工作条件和环境质量,工作场所的宽敞、洁净、明亮、舒适程度,以及厂区的绿化、美化、整洁程度等,创造良好的职工人际关系环境和工作条件环境,让所有员工在欢畅、快乐的心境中工作和生活,不仅会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也会促进员工文明程度的提高。
(四)选择机制。主要指员工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有应聘和辞职、选择新职业的权利,以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与此同时,企业也有选择和解聘的权利。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竞争机制,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优化组合,有利于建立企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群体。
三、实现人本管理的途径
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人为中心,尊重员工,信任员工。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关心人。要把员工置于组织中最重要资源的地位。这是人本管理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的最大区别,它意味着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围绕如何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而展开。人成为企业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而企业的其他资源(如资金、技术、土地)都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人这一核心资源,如何服务于人而展开。
另外,企业组织由于劳动分工的不同,客观上存在着上下级、管理人员与一般人员的职位差别,这种差别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企业内部成员感情的对立和协调的障碍,导致整体组织的不团结、不配合,集体意识和凝聚力的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为了避免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企业倡导上下级保持平等及密切联系的原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工作上,上级不能只用行政命令或严格的纪律、制度等效率逻辑来管理下属,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用感情逻辑来解决工作问题。
(二)适当授予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的权力。在实行人本管理的企业中,每位员工都是真正的主人,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之间是一种合作分工关系。在工作秩序上鼓励全体员工都对工作进行策略思考,视工作质量为己任,形成自下而上的自主工作秩序。对企业经营者来讲,重要的是把授权搞好,让每位员工都享受权利、信息、知识和酬劳,从而使人人都有授权赋能的感觉。只有尊重员工、信任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使他们竭尽全力为公司服务。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奋斗才是企业前进的真正原动力。授予员工一定的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的权利效果非常显著。
(三)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制度.在企业中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彻底打破靠金钱及惩罚的“胡萝卜加大棒”的传统管理思想和模式,不仅强调物质形式的激励,也强调精神形式的激励。
通过加强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奖惩激励、机遇激励、升职激励、情感激励等,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四)完善劳动福利保障体系。员工要求在干净、安全、有秩序的环境中从事工作,并免除职业病的危害,要求摆脱失业的威胁,希望在生病及年老时生活有保障等,这些都是正当、合理的要求。因此,企业建立和完善劳动福利保障体系来满足员工的要求,以换取员工对企业的好感,把企业作为可信赖、可依托之家是应该、也是值得的。虽然这样做企业要支出更多的成本,损失了一些眼前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能换来员工用优异成绩“加倍偿还”企业的知遇之恩,企业的投资回报却是无法衡量的。
(五)摒弃论资排辈陋习,任人唯贤。摒弃论资排辈陋习,任人唯贤,提高员工素质是激发企业员工活力的根本保证。改革人事制度,实行竞争上岗,让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青年员工走上中层管理岗位,这将不仅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进一步需求,而且给全体员工传达特定信息,即任何一位有能力并干出突出成绩的员工都将得到晋升。 |
|